“上半年估计都很难转掉!
”无锡鑫城汽修老板沈国明谈到门店转让一事,显得有些焦虑和无奈。
原来打算2019年年底转让,但是又不想错过2020年春节后的保养小高峰,可是千算万算也没承想会涌现疫情,这件事让沈国明懊悔不已。
门店租金一年9万,2个月后到期,沈国明的转让信息自2月尾挂在某同城网站后,除了中介骚扰,无人问津,为此他只能对转让费作出让步,“只要恳切想转,转让费可以再议。”
显然,沈国明当下的处境在车后市场并不是个例。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无疑放大了这波汽修美容店转让潮带给行业的惶恐。
根据AC汽车以“维修门店买卖下滑,转让还是加盟”为主题的调研结果显示,61.3%的门店有转让的打算。
实在,即便没有疫情,按照市场的自然汰换,每年倒闭的门店也在10000余家。但是,如果你深入打仗这批待转让的门店,就会创造“能活下去的门店都是相似的,而要关门的门店各有各的不同。”
01、什么样的店在转让?
翻看了过百条门店转让信息后,会创造“脏、乱、差”是大多数待转让门店都具有的表象。店招破旧,施工车间满地油污,工具摆放混乱……
如果从面积上看,集中在90㎡—260㎡,工位数2-4个之间,业务模型较为单一,洗美店为主,轮胎店次之,无一例外的是转让费成标配。
众所周知,不管是餐饮行业,还是零售行业,一样平常要转让的门店,99%是买卖做不下去,汽后行业同样如此。
但是,待转让的门店老板一定会找出各种情由,极力粉饰这家店的买卖多么辉煌,如果不是事出有因,怎能忍痛割爱。
或说自己在其他地区开设分店,人手不敷无心照顾分店,只能舍弃;或说老家有事,孩子上学,这么好的店转让实属无奈……
这些在各行各业都能听到的说辞,其背后的目的无非是想做多要些转让费。但是,也有一些门店对转让费的定价,完备是站在补充自身亏损的角度设定,狮子大开口的情形非常常见。
合肥经开区的一家汽修厂,面积265平方,年租金15万,目前还剩3个月到期,转让费却高达43万。该店老板陈飞表示,租金、设备确实值不了多少钱,但门店积累的客户代价很高,现有统计在册的优质客户4000人,接手之后好好开拓,盈利非常轻松。
殊不知,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说辞除非吸引后市场的“小白”中计,但凡有一点行业资历的人也不会进入这样的“坑”。
脱手之前,对接盘者痛下杀手,狠狠宰上一刀,在业内彷佛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上述老板陈飞表示这是行业规矩,自己接手这家店的时候转让费也不菲。从受害者,到成为把维修行业环境推向恶性循环的施害者,不禁让人唏嘘。
02、为什么要转让?对这些披着华美外衣的转让说辞进行抽丝剥茧,我们不难创造待转让门店老板急于脱手的背后,大体有四类缘故原由:
第一,陷进“小店为大店引流”的坑。通过布局社区店,为中央店引流,他们是“1+N”模式的虔诚拥趸者。空想确实美好,但在实际经营中,却创造大型修理厂那一套管理的办法方法在专营洗美或快保的社区店里根本玩不转,终极落得一地鸡毛。
合肥瑶海区恒大城的一家洗美店老板王海表示,在间隔恒大城店8公里的地方经营了一家2100多平的钣喷中央,为了增加产值,去年2月份新开了这家200㎡的快保店导流 ,结果事与愿违,管理本钱很高,还看不到流量转化。疫情发生后,有几个员工就留在老家不来了,招人很头疼。
第二,“行业新人”。部分来自跨行业入局者,部分来自同行业出走创业的技师。这类门店常日成立韶光都不长,1-2年的居多。
常州武进区湖塘的门店老板周德品提起转让的事有些不甘心,“没遇上好时候,以前自己做修理工的时候,我们店的买卖非常好,等到自己出来开店,却创造满大街都在跑的车跟你完备没紧要。”
第三,买卖被互联网平台蚕食,却毫无招架之力。“猫狗虎”的门店就开在隔壁,这种征象已经不再是个例,随着它们的渠道下沉,未来三四线终端门店血拼互联网平台的场景将不断上演。
“两家互联网平台把我们的店夹在中间,腹背受敌!
”苏州吴江区利新行汽车做事的老板赵峰提及互联网平台愤愤不平,他总以为电商平台毁坏了游戏规则。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两大平台的门店逐个业务,我们的保养订单剧减,保养价格也被互联网平台掌控。而我们的事件车业务19年也涌现大幅下滑,核心上风都丢了,再耗下去就没意思了。”
第四,难以承受政策压力,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差,“逃出去”成为坚持生存的不二之选。这种门店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方向于向城市边缘地带转移或返回四五线老家卷土重来。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彦成汽车做事,主营轮胎做事,经营了近10年,老板周国富对这家店很有感情,毕竟一家6口人的吃喝用和老家浙江长兴县的一套屋子都来源于此,返回老家颇有落叶归根之意。
“上海这边对环保、三合一、占道经营查的越来越严,经营本钱越来越高,一年到头就赚个人工钱,不如回老家做,反正赚的都差不多,还能照料家里。”
03、难寻“接盘侠”的背后为什么鲜有同行接手?根据AC汽车近期的调研结果显示,74.2%的门店表示暂时还没有碰到故意向的“接盘侠”。
但总结待转让门店的信息,就会创造这个结果在猜想之中。举个例子,途虎、天猫养车、京车会三大平台在招商哀求中明确提出,门店工位数至少6个及以上,临街商铺优先,主营业务均是维保为主的一站式业务模型。而待转让的门店工位数集中在2-4个,业务较为单一。
有行业人士剖析,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低于6个工位很难做出产值;其次,洗美业务靠管理驱动,车是否洗干净标准不一,主不雅观意识浓厚,管理本钱较高;维保业务靠系统驱动,可以基于车主的行驶公里数、车检情形等利用大数据剖析,效率高也随意马虎出产值。
也有同仁认为,仅看这批转让门店的环境就不难猜想被淘汰的结局,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如果不从用户的需求、体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终极结果只会被用户抛弃。
诚然,接盘侠迟迟不肯现身,疫情影响也是主要成分之一。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本地大连锁或头部企业抄底正当时,然而囿于疫情的后续影响,扩展规模及速率必定慎之又慎。
在这样一个大变局时期,我们都能切身感想熏染到周边的经营环境及竞争情形时候在变革。就算没有疫情的涌现,汽车后市场的格局重塑也在时期演进中悄无声息地进行着。随着行业洗牌期到来,一些力量微弱、抗风险能力差、不雅观念掉队的终端门店被吞并或倒闭,新势力崛起和强者出身已是一定。
“一时转不掉,就边做边耗着吧,实在弗成就空转喽!
”沈国明苦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