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平常人以为这句诗出自佛经,但如果细究出自哪本经典的哪一章节,就找不到干系原文了。
有熟读经书的网友称,并未在哪本佛学文籍中看过这句话。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句话最早是一间亭子上所题的对联。
原文为:“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天下,一叶一如来。
”然而这座亭子目前在网上也难以考证(找不到亭子照片),如果有网友见过,欢迎分享到留言区哦。
不过无论这句诗的作者到底是谁,都不影响它所传达出的人生聪慧。

仓央嘉措系列

有关古代诗词的话题在十年以前一度非常盛行,那时候安意如的书还很脱销,微博上的自媒体人非常喜好分享仓央嘉措和纳兰容若的经典名言、爱情故事。
然而,有关仓央嘉措的诗歌有不少都是误传,并非他本人所写,乃至包括那首家喻户晓的《那一世》。

那一世作者并非仓央嘉措聊聊这些误传已久的名人名言  第1张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喷鼻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这首诗在十几年前曾是不少女学生心中的情诗典范,当然也有说法认为诗中的“你”并非指女子,而是崇奉。
不过这都不主要了,由于这首诗实在是著名音乐家何训田所写的《信徒》中的歌词,收录于1996年的《央金玛》专辑中,演唱者为朱哲琴。

作为歌词而言,《信徒》写得诗意浪漫、触动人心,何训田老师也是

其余还有一篇《问佛》也被传是仓央嘉措的作品,然而

人的统统痛楚都是对无能的愤怒

知乎上有句盛行语,曾传是作家王小波所写,原句为“人的统统痛楚,实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看措辞风格和思维办法确实蛮像王小波会说的话。
但有网友从王小波著作的电子版中搜索过,并未找出原文,而且也没有人能供应出处,直到有网友在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中找到了这句话。

其余还有句话

这些以讹传讹的名人名言有些可能是误会,有些则是有目的的伪作,比如后世有不少人假冒苏轼编出许多他和佛印的段子,而苏轼自己在科举考试时也编过名人故事。
想来,有些话若不假托名人之口,其吸引力和关注度就会大大削弱。
小编上学时为了搪塞语文考试,也会在大作文上胡编些莎士比亚的名言,这件事倒真的是古今同等。
不知道大家写作文时有编过哪些有趣的名言,欢迎不才方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