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称人为感情的动物,确甚恰当。忘情方为太上,足见脾气之际,最难调服。善於用情者,其唯贤人乎!
古人云:「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此为大乘境界,非常人可知。然情之为用,非专指男女间事,如扩而充之,济物利人,方见情之大机大用也。人谓苏曼殊为出家菩萨,意其出家而又沉溺於男女爱情。实则曼殊非出家比丘,只是失落意世途,窃方外戒条,冒名为游戏耳,且其诗文,据闻多经章太炎与柳亚子等改正而成今日之面孔。
然其意境仍只限於儿女痴情之小范围,不及西藏法王第六代达赖远矣!
达赖六世,名仓央嘉措,自幼以转身灵童迎养入宫,掌藏中政教大权,以法王而兼人王,可谓备极人间荣显矣。然其才华聪慧,尤为历世达赖之冠,故其行为亦大有异於众者。曾因私出后宫,微服夜游拉萨酒家,结识一当炉女子,两情绸缪,美谈外传,事为权臣所悉,即引为废立奸谋之藉口。……遗著有情歌六十六首,流传至今,为藏中文学之名作。藏中青年男女,每当朝昏夕阴,高歌一曲,可化高山之积雪,回大地春光矣。抗战时,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曾缄,字子固,为译成中文七绝六十六首,载于民国二十八、九年间西康培植月刊。曾氏并仿长恨歌体,附有拉萨宫词古风一篇。师谓昔日皆可记诵,今则不能全忆,屡欲觅其原什而不得,仅得数首,为余辈诵之,以作谈助。仓央嘉措情歌诗云:
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负倾城
世间那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又:
入定修不雅观法眼开
启求三宝降灵台
不雅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又:
动时修止静修不雅观
历历情人挂面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
即天生佛有何难
又: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随意马虎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又:
但曾相见便相知
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
免教辛劳作相思
……
又记曾缄拉萨宫词断句云:
拉萨高峙西极天
布拉宫内多金仙
黄教一花开五叶
第六僧王最少年
僧王成长寞湖里
父名吉祥母天女
侍臣迎养入深宫
当头玉佛金冠丽
窣地金沙氆氇红……
诸天时雨曼陀罗
万人伏地争膜拜……
只说出家堪悟道
谁知成佛更多情……
由来尊位等轻尘
还我本来真面孔
依然天下有情人……
买丝不绣阿底峡
有酒不酹宗喀巴
尽回大地花千万
养活情天一喇嘛
曾氏拉萨宫词与译词之格调,均甚典雅,惜皆影象不全,难得原诗而校勘之。然较其他译藏文译经之词,利害何啻天壤。即仓央嘉措之情诗,寓意亦每每超越普通情歌,不能作平凡喷鼻香艳美谈视之。……师云:如仓央嘉措者,应是菩萨化身,所谓应以爱情身得度者,即现爱情身而为说法也耶?一笑!
且曰:小子识之!
应作如是不雅观。是耶?非耶?
——引自南怀瑾师长西席《金粟轩诗话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