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1640-1715),清初济南府淄川人,因到省府济南参加乡试,多次途经章丘,有比较确切记载的就有四次。

蒲松龄在章丘期间,曾留下不少诗文及故事。

蒲松龄生平十数次乡试竟不下二十次路过章丘留华章 汽车知识

明洪武九年(1376),山东行省治所由青州移至济南,济南成了山东首府。

明清期间,各省乡试所在地均为本省首府所在地,山东乡试地点也随之转移到了济南。

淄川间隔省城约100公里,章丘基本位于淄川与济南中间,东西各距约50公里。

明清期间,章丘是从淄川至济南官道上的主要驿站,是东部淄川、潍坊等地到省城参加科考、游历的必经之地。

顺治十五年(1658),蒲松龄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试第一的成绩而受人瞩目,得到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蒲松龄从康熙二年(1663)首次参加乡试,至康熙四十一年(1702),在近40年的韶光里十次参加乡试,从23周岁考到62周岁,均因各种缘故原由落第。

第一次确切记载蒲松龄来章丘的韶光是康熙十七年(1678)。

这年,38岁的蒲松龄第四次来省城参加乡试,返回淄川途中在章丘遇大雨,道路波折难行,便在旅社暂住。

此时,大雨如注,入夜如漆,想想二十年间四次落第,心情之糟可想而知,便写下《明水阻雨》一诗抒怀:

横流浩岛接苍冥,白鸟红莲缀远汀。

急雨来时村落舍黑,垂杨深处酒旗青。

宁堪鸿雁随秋至?况是芭蕉向晚听!

四十年来人似旧,可怜险阻已全经!

论语曰“四十而不惑”,“黑”的不仅仅是村落舍,恐怕更是心情,一首诗道尽了蒲松龄的沉沦腐化伤感与对出息的无奈。

第二次确切记载发生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

这一年夏秋之交,蒲松龄陪伴新任淄川知县张嵋,同来拜访后者的杭州同乡、章丘知县钟运泰,三人同游百脉泉,诗酒相和,心情相称不错。

为了和张嵋的诗句,蒲松龄先后写了八首同名诗《和张邑侯过明水之作》,个中一首较为出名。

诗曰:

楼台近接绣江阳,菱荷风来水气喷鼻香。

黄鸟时鸣杨柳院,清流长红稻荷喷鼻香。

僧房窜鼠松云冷,苔茎无人鹿迹荒。

乍有高轩来系马,惊鸥飞去不成行。

如果单看前四句,明水美景如画,秀色袭人;

再看后四句,则给人一种内心压抑和苍凉之情。

在次年丁卯(1687)科考中蒲松龄第六次落第了。

落第的直接缘故原由是“越幅”,将字写在了规定的答题纸张范围以外,这被视为作弊。

等创造时已经晚了,试卷因此被黜。

他曾在《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抚慰,感而有作》提到过此事:

“得意疾书,转头大错,此况如何,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1690),蒲松龄第七次参加乡试,因生病“呻吟直到天明”,导致了“庚午秋闱,二场再黜”。

第三次确切记载发生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

56岁的蒲松龄第八次参加乡试,再次留在章丘,但这次因未按规定写“臣谨对”三字再次落榜。

第四次确切记载发生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即蒲松龄59周岁这年。

这年蒲松龄曾两次来章丘。

第一次是秋日,目的是来省城参加乡试途经章丘,对这次乡试史乘没有切确记载,但可以从《蒲松龄年谱》等史籍中推断可知。

康熙四十一年(1702),蒲松龄曾在《寄紫庭》一诗的表明中写道:“这三首五言绝句,为乡试落第安慰紫庭,且安慰自己

以及“回顾三年前,含涕犹在目”,“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等,可以推断他参加了本年的乡试。

本年度第二次来章丘则是为现在的章丘官庄乡长申地村落的“浆水庙”撰写《创修五圣祠碑记》,是受长申地村落群众之请专门而来。

原碑高2米、宽0.72米,圆首,这块碑至今仍在,字迹可辨,现藏于章丘博物馆。

碑文如下:

“长申地,章丘东南山村落也。
环村落皆山,气秀而野,四顾层翠叠峦,如列樊篱。
地虽隶章,因近淄,淄之豹岩、龙丹诸山,螺髻烟鬟,近在几榻。
村落中数十家,率朴识,有古道。
结庐人境,而无车马之喧,则鸣犬桑麻,何此异桃园村落巷哉!
凡村落皆有神祠,以寄歌哭。
村落以小,故独无,居人忧憾之。
比年稍丰,共发愚忱,捐金庀材,创为五圣祠。
庶几春秋祈报,可信如在之诚。
浆水呼名,亦有招魂之地。
词虽近俚,而固无害于义,村落夫之诚朴,亦从可知也。
初冬落成,使余记之,余亦从俗,而为之记。
康熙三十八年纪次己卯阳月中浣 淄川蒲松龄沐手拜撰“

碑文详细记载了立碑经由、村落风村落貌,笔墨朴实嘉美。

从底部题名可知,碑文的撰写韶光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农历十月(阳月)的中旬(中浣),这与碑文中“初冬落成,使余记之”的内容符合。

此时天已变凉,北风已起,但蒲松龄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

蒲松龄十数次参加乡试,生平穷苦潦倒,但没有人否认他的才华。

生平中他不下二十次途经章丘、停在章丘,对章丘印象颇为深刻,并因而写下许多关于章丘的诗文。

章丘百姓亦钦佩于蒲松龄的才华与人品,专门请他撰写《创修五圣祠碑记》即是一例。

值得一提的是,《聊斋志异》中的许多鬼怪故事里都曾提到章丘的一些地方或民俗,解释章丘已深刻地印在了蒲松龄心中。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