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刘雅鸣、刘怀丕

这边河洛大鼓咚咚锵、那厢豫剧咿咿呀,还有古诗词的吟诵声……连续高温下,人们不免有些倦怠,但在巩义市民文化广场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庶平易近的文化广场 城市的市平易近会客厅  第1张

外地人到河南巩义,当地人都会盛邀他们到文化广场看一看。

环绕提升市民文化得到感,巩义启动了“百姓文化广场”活动,在市民文化广场设置“诗乡月明”“戏班喷鼻香韵”“河洛书场”等6个文化小广场。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受到市民普遍欢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上苍……”在广场西北的“诗乡月明”文化小广场上,一尊朴实的杜甫雕像前,三四十名孩子年夜声诵读杜甫的诗歌名篇。
作为诗圣故里,以杜甫老家人为荣的巩义人,把诵诗念词变成了一种新风尚。
每到傍晚,很多诗词爱好者就会来到这里参加诗词吟诵、诗词讲解等雅集。

64岁的王德普是杜甫文化的民间研究者,常在这里做领诵诗歌的志愿者。
“弘扬诗歌文化,杜甫故里人义不容辞。
”王德普说,这里诵读的诗歌以杜甫的最多,每天参加诵诗的都有几十人,加入巩义诗歌角微信群的已达300多人。

在广场东南角的“戏班喷鼻香韵”文化小广场上,专为演出铺设了木质舞台,戏曲脸谱装饰在周边,巩义人的另一位引以为傲的家乡人、公民艺术家常喷鼻香玉的雕像耸立其间。
在这里,大家伙儿可以欣赏到隧道的戏曲演出,也可以上台唱几句,过过戏瘾。
目前,巩义市已举办六届戏曲文化艺术节。

河洛大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近八旬的尚继业是河洛大鼓的代表性传承人。
自从建起“河洛书场”文化小广场,他的绝技有了稳定的展示平台。
除了传统书目,他还带着弟子自创有关爱党爱国、脱贫攻坚等主题的节目,既贴近生活,又具时期感,每每让听众如痴如醉。

市价暑假,不少大学生也纷纭来到市民文化广场,自发组织吉他展演、歌唱展演等活动,为广场带来了青春活力。

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各有其好的市民和游客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共鸣处。
在喝采的不雅观众当中,也有不少是当地的领导干部,巩义市委布告袁三军便是市民文化广场的常客。
“开展广场文化活动,让大家都参与到文化培植中来,提高了巩义百姓的幸福指数。
”他说,要让群众文化活动越办越好。

为知足百姓文化需求,巩义市整合了市文化馆、20个镇(街道)的综合文化做事站、316个村落(社区)活动综合文化做事中央的资源,构建起覆盖市镇村落三级的公共文化做事体系。
同时,又从细处入手,开展文化志愿做事,增设照明、音响等举动步伐,加开夜间公交班次等,尽力为老百姓参与文化活动供应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