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立足实际,创新履行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举动步伐培植、管理和做事水平,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培植的新路子,打通了公共文化做事的“末了一公里”。
11月初,德州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培植新模式,荣获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成为全省30个获奖项目之一。

创新投入模式,打破财力瓶颈,破解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培植难题

山东省德州市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培植新模式 汽车知识

12月10日,在德州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家当互助区的凤仪城社区文化做事中央看到,舞蹈室、棋牌室、字画室、赤色书吧等功能室举动步伐完好,居民可以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我们这个中央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去年7月投用,软硬件举动步伐都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是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的主阵地。
”互助区党工委布告李培海先容,这座文化做事中央还有其余两个身份,社区党建中央和社区办公场所。

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当代公共文化做事体系的履行见地》,鼓励村落级综合性文化做事中央依托村落党组织活动场所、城乡社区综合做事场所等举动步伐,统筹资源、凑集培植,做到“一室多用”、提高效能。

市县乡三级联动,破解财政瓶颈,是德州市的一项主要创新。
德州市连续两年将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做事中央培植列入政府民生实事,市县乡三级投入联动、督导联动、管理联动,环绕“一次方案到位、一次投入到位、一次规范到位、一次运转到位、一次发挥浸染到位”的哀求,市县两级两年投入10亿元,全面开展村落级场所规范化提升培植。
履行拉网式集中督导检讨验收,将“基层公共文化做事体系培植”纳入《德州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定量指标》,强化问责。
县乡实施脱产干部包片区事情办法,实现了村落级无缝对接。

过硬方法收成了丰硕成果。
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22个,基本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全市134个州里(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均达到国家三级站以上标准;建成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做事中央2856个,达标率96%,逾额完成省年度培植任务。

创新供给手段,探索管理新机制,提升基层公共文化举动步伐利用效能

“过去田舍信屋里书的种类和数量都不多,更新也很慢。
现在好了,想看的书自己村落没有,可以到别的州里图书室或县里的图书馆借,我拿的这本书便是从王打卦镇图书室借的。
”平原县恩城镇南城社区的田舍信屋里,正在读书的居民刘广格说。

依托网络科技,创新探索履行图书馆总分馆制,办理了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分散、公共文化做事不均等、效率低的问题。
全市推广“智能e播宝—总分馆系统”,冲破原有的传统总分馆模式,大大增加了数字图书资源。
目前,11个县市区图书馆全部实现总分馆制,134个州里文化站图书阅览室、200个村落(社区)文化做事中央图书阅览室统一安装了“移动e播宝”和“智能e播宝—总分馆系统”,将县图书馆、州里文化站图书室、村落田舍信屋按照总分馆的架构连接起来,增加了数字资源,提升了做事效能,村落民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进行阅读,实现了县域内图书借阅通借通还。

基层文化做事好不好,群众口碑最主要。
在建好基层公共文化做事举动步伐的同时,德州市创新做事供给手段,努力在提升做事水平、增强吸引力高下功夫。

乐陵市16个州里全部建成村落庄历史文化展馆,包括枣村落夫家文化展馆、赤色影象馆、纺织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展馆,打造了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农人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品牌。
禹城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培植了伦镇齐禹抗战纪念馆、辛店镇沙河辛村落村落庄影象馆、十里望回族镇民俗博物馆等各具特色的文化展馆,丰富了文化阵地内涵,增强了吸引力。
“基层文化做事搞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
我们将连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做事供给,增强群众文化得到感。
”市文广新局党组布告、局长杨杰说。
截至目前,德州市市县村落庄四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年接待不雅观众400万人次;全市开展广场舞调演、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 (上接A1版)打造了德城区“百姓大舞台”、乐陵市“周末戏院”等特色活动品牌;市直三团开展“送演出下基层”等惠民演出800场;全市有线电视通村落率达100%,屯子公益电影全部数字化放映。

创新人才军队培植,培训+活动+比赛,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

“俺是文化联结员,自编自导又自演,接地气来扣主旋,弘扬正气丑恶贬……” 12月10日,还没进陵城区经济开拓区任桥村落文化大院的门,悠扬的歌声就已传入耳中。
这是马颊河生态岛关爱艺术团的成员们,在文化联结员任长树的带领下,进行文艺演出彩排。

文化联结员是陵城区办理文化“村落梗阻”的创新做法,他们既是屯子文化活动的组织员、倡导员,又是演职员、宣扬员和监督员。
一名联结员带动一支团队,一支团队组成一个俱乐部,一个俱乐部生动一方舞台,一方舞台造诣艺术梦想,盘活了文化活动阵地,在丰富屯子文化活动、倡树屯子文明新风方面功不可没。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一支业务强、本色精的基层文化人才军队。
今年以来,德州市投入50余万元,采纳“培训+活动+比赛”的模式,不断壮大文艺军队总量。
整年举办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广场舞培训等公益培训50余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00余名,组建了5000余人的专业文化志愿者军队,生动在基层的庄户剧团、文化团队达3000余支。
“组织培训班,让基层文艺骨干在进行自我充电、自我完善的同时,把学习内容传播、推广到群众中,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文艺军队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养,让百姓真正感想熏染到了文化带来的巨大变革。
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群众文化发展模式正逐步形成。
”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张俊霞说。
(尹滨马乐本报通讯员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