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依风

来源 | 汽车做事天下(ID:asworld168)

路边店4S店连锁店都面临用工荒20年后修车的只剩老头子 汽车知识

“今年是从汽配城搬到小区门口做社区店的第6个年头,买卖不见好,本钱越来越高,员工也不好招,现在店里的4个人是年后陆续招聘过来的,虽然大半年过去了,但是到现在团队还没有磨合好。

周末谈天时,同行老友在店里喝着茶刷着抖音无奈地和笔者倾诉。

五一过后,笔者的门店也好不到哪里去,2个中工空缺岗位招了两个月没有得当的,须要一个业务发卖经理,人为开到8000块保底至今没有得当的人选。

虽然可能是条件比以前高了点,但是行业里面乐意从事汽修事情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这彷佛已经成为行业内公认的事实。

一、汽修人才断档,青黄不接

现在险些没熟年轻人乐意一个月拿几百块,干又脏又累的活,还每天被呼来唤去,坚持煎熬数年去学习一门技能。

也很少有老师傅敢毫无保留花费心血倾囊相授,去培养带教一个可能说走就走的徒弟。

以前带徒弟是解放师傅,可以分担师傅的杂活;现在带徒弟,但凡徒弟有点技能,走的走,转行的转行。

这就导致很多师傅甘心一个人单干,也不愿意再做培养徒弟这种无用功。

对付汽修门店老板来说同样如此,老板不愿意也不敢在员工身上花费太多精力,只是希望招到的员工能够主动给门店带来代价。

反之亦然,员工也不愿意在门店长久稳定乃至扎根,他们只是希望在门店上班,挣自己想要的钱,干自己想干的活,只要涌现一言不合随时都可以把门店老板炒鱿鱼,由于员工后顾之忧的本钱很低,选择权也大。

双方都是在被动地相处和事情,这样的现状导致了专业职员越来越少,人才涌现断档,而现存的大部分从业者都是不上不下的中级水平。

门店老板想招的人招不到,只能委曲求全利用不得当的职员,大家都是凑合着走一步看一步,年年招人年年缺,末了还是老板默默承受了这统统。

青黄不接是汽修行业早已公开的秘密。

还记得刚入行时师傅说的那句名言,“学会修车,吃喝不愁,学成开店,衣食无忧。

由于汽修行业的分外性,职员流动性比较大,研讨技能的,学成之后自主门户,技能小有造诣的不是跳槽便是被挖墙脚。

从事接待做事的履历丰富往后同样也是不稳定,懂技能的只会干活不会发卖,懂发卖只会套路不会办理问题,大家一贯都是单项突出,偏科严重。

而行业里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须要多面手,既要会技能也要会发卖,既要懂管理也要会经营。

加上行业里面对人才的定义也没有统一标准,对付从业职员的培养也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这样就涌现了职员技能水平的差异很大。

十年前乃至更早,如果学习不好,社会上的普遍认知是去学修车,由于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车。

十年后的本日,各行各业都进步发展了,但是修车行业的职员状态彷佛还勾留在十年前,苦、累、穷和脏、乱、差依旧是汽修行业撕不掉的标签。

但是现在学习不好,可选择性可就多了,再加上刚毕业的年轻人家庭条件都还不错,门槛低收入比汽修高的事情很随意马虎找到。

于是很多学习汽修专业的学生从毕业就直接转业,或者演习期结束就跑路,家里先容事情的,同学约请挣大钱的等等,真正能学徒干一年、入行有三年的人真不多。

以是,门店招不到人是常态,招到得当的人更是可遇不可求,目前来看,彷佛无解,汽修门店老板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二、师傅不愿教?徒弟不愿学?

前些韶光,口试了几名应聘技能经理和店长的同行,说心里话,大家的认知和代价不雅观根本无法同频,通过视频沟通和线下口试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有从业履历的师傅现在根本不愿意带教新人,而从业不到3年的应聘者张嘴就先谈自己能得到代价,个中一位谈到上班有学习培训和考察直接选择放弃,缘故原由竟是自己不想被约束。

门店老板都知道,师傅和徒弟搭配干活可以提高效率,创造更多的代价。

但是当下,师傅们也看明白了,徒弟们也不愿意被约束了,一方不愿教,一方不愿学,范例的师傅制越来越被模糊和淡化,大家各干各的。

师傅为什么不愿教?

韶光本钱高——在汽修界,找到一个修车苗子基本是可遇不可求。

带教技能须要花费大量的韶光和精力,师傅们在事情的同时还要分心辅导学徒,这样无异于自找烦恼,不仅影响师傅们的事情效率,还会影响他们的收入。

带教能力弱——这一点是很多汽修师傅的短板,自己干没有问题,一旦带教徒弟,大部分都是赶鸭子上架,不是吵便是喊,并非所有汽修师傅都具备良好的传授教化能力,或者故意愿去传授知识,他们更多可能善于实际操作而不是传授教化。

保留技能上风——有的师傅可能担心传授了技能往后,自己会在门店或行业里面失落去了上风地位,还有的会认为带教徒弟会减少自己的经济利益,尤其是如果徒弟学会将会成为竞争对手。

末了便是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技能的不断呈现,一些师傅会觉得到压力大,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履历。

如果徒弟的学习态度、职业操守或者技能水平让师傅不认可,师傅投资的韶光和精力得不到预期的回报,再加上学徒的流动性大,辛劳培养的徒弟很快就会跳槽到其他店铺或者自主门户,都让师傅们越来越不愿意带教徒弟,宁肯一人加班,也不带教徒弟花费自我。

徒弟为什么不愿学?

首先,缺少兴趣的成分可能占到很大一部分,周围很多门店的学徒工在谈天中坦言,自己并不喜好修车这个行业,是家里人哀求来学习的,一旦碰到这样的学徒,对修车没有兴趣或者激情亲切,他们是不可能乐意投入韶光和精力来学习的。

其次,恶劣的事情条件,永劫光的劳动强度,缺少适当的安歇和娱乐,想让年轻的学徒长期坚持,就目前看来我们自己都不愿定。

还有便是薪水和发展出息,挣着卖白菜的钱,干着操心和着力的活,加上现在门店买卖的惨状,从老板的脸上根本看不出任何发展出息,自己也得不到更好的提升,这就会使学徒以为学习没有长远的代价,得过且过,混一天算一天。

末了便是师傅的带教方法,如果师傅的带教方法不适宜学徒的风格,过于严厉和批评,学徒可能就会抗拒学习,加上师傅的技能传授不敷以及事情强度和压力,很随意马虎让学徒感到不适应,一旦学徒承受不住,结果便是直接跑路。

挣不到钱,师傅想转业,事情不顺心,徒弟要跑路。

对付门店老板来讲,天时地利人和,当下来看我们彷佛都不具备,门店业务保住基盘就很难,再做增量会更难。

职员这块不管是管理还是培养都让人焦头烂额,更不用说大多数老板本身就不善于这一块,到末了,门店越是留不住人,更招不到得当的人。

三、汽修人的事情现状不太乐不雅观

表面看这是一个全民消费降级的时期,实则是全民消费智商提高的时期。

还记得刚入行时一个月的人为是300块,一顿早餐3块钱,那个时候换一台车机油净利润不会低于150,装一台导航低于500块利润没有人干,大修一台发动机工时费低于3000块车紧张给门店老板买烟送水说好话。

很多门店老板单枪匹马通过这个行业买了房和车,很多汽修工通过这个行业实现了自己的老板梦。

由于有这样的结果,以是事情强度大、环境差、收入低等对汽修人来讲都不算事,在那个一套工具和设备就可以开店当老板不缺客户的期间,没有太多的想法和压力,便是齐心专心想着学好技能,办理问题,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翻身赚更多钱。

虽然有竞争,但是各赚各的钱,汽车后市场被定义为亿万级的大蛋糕,在这个行业事情,出息不可限量,每一个人脸上和心里都充满了希望和动力,只是溘然有一天,我们的汽修梦被冲破了。

从O2O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我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来实现职业方案和发展。

车越来越多,产品、技能和做事也越来越好,曾经从业职员和门店也达到了顶峰,平台和连锁风靡全国,他们大量的招兵买马,开始冲击传统的汽修门店和从业职员。

还记得有一年和某连锁店的店长和技能经理谈天,俩人从业都不到3年,在这之前在汽修店水平连中工都算不上,只由于在短期内通过了内部的考察认证,薪水和之前的收入比较直接翻倍,干净舒适的环境,统一有序的形象和考察,干的活少,收入还高。

于是很多传统门店培养和留存的职员纷纭加入了平台和连锁的怀抱。

在一段韶光内,对付汽修人来说的确是件好事,由于事情环境改变了,事情强度降落了,收入水平提高了,我们的身份也逐渐被认可了。

但是美好的事情总是短暂的——收入和代价要成正比,事情才能持续的发展下去。

从平台之争,连锁之争开始,流量战、价格战、品牌战等,车主的痛点不断被办理,车主的期望不断被拉高,车主的认知不断被丰富。

刚开始门店和职员形象好,做事好,车主很新鲜;到后来,产品好,价格好,车主很满意;再后来,车主见的多了,懂的多了,没有福利和活动,车主不愿意再主动消费和买单。

直到我们经历了疫情,全民都重视现金流开始,能十次花的钱武断不会一次性消费完,车主不愿意费钱,表面上看是消费降级,实在是车主的消费智商提高了,消费意愿淡薄了。

于是,不管什么门店、平台和连锁,大家都要保基盘,提增量,这个时候,KPI就白热化了,技能更新迭代,很多人赶不上节奏,事情内容和强度开始加码,收入水平和古迹直接挂钩,客户的投诉增多,沟通难度加大,包括常常性的无规律的作息,一下子相继而来。

对付没有两把刷子的人来讲,除了事情环境发生了改变,现在的事情比起之前难多了。

于是,现在的汽修从业职员面临了新的事情哀求:不分老板和员工,多面手综合性人才被行业和社会认可;员工既要懂产品会发卖,还要肯学习能提升,既要懂技能能干活,还要懂客户会套路,既要懂方案定目标,还要看绩效创代价,否则对门店就没有太大代价。

老板既要懂技能能带教,还要学管理会沟通,既要懂财务还要拍抖音,既要能学习还要能落地。

这统统的哀求,对付大部分从业职员来讲是有难度的,大家干好一个事情哀求都不一定能达标,现在一个人有这么多的哀求肯定不是大家都能符合的。

以是,员工累、老板难,心累常常是我们的事情口头禅。

虽然行业在发展,但是当下汽修人的能力和从业哀求并不匹配,很多人都有逃离这个行业的想法,大家的事情现状并不乐不雅观。

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经历过的行业老兵只要收成到回报也该当能够接管当下的现状。

但是对付那些从业韶光不长乃至刚开始要入行的人来说,这个行业到底行弗成,满脑筋的疑虑乃至是一头雾水,一个地方挖不到水,立马就换地方这是现在大部分从业者的想法。

以是,成为一个有代价的汽修人才有多难?

绝对不是早些年的吃苦刻苦,技能闇练把活干好那么大略。

成才的韶光周期长、哀求高、竞争压力大、回报低,让很多入行新人看不到希望,进而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久而久之,这个行业的职员又会实在已经涌现断层,门店想招聘得当的人只会越来越难。

四、守正出新,拓路前行

在和几位同龄、至今还坚守维修岗位的好朋友谈天中创造,他们对付当下的行业变革基本上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方向,觉得自己的技能代价与回报差距较大,只想干自己善于的事情,对往后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截然相反的是,在和店里的90后00后谈心创造,他们不太乐意扎根汽后行业,更多在意的是个人代价能力提升:现在修车盛行流程和标准化,他们以为这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代价,乐意做。

现在修车盛行拍视频号,搞抖音直播,他们以为很故意思,乐意参与和展示;现在修车盛行搞培训做管理,他们以为自己将来是要当老板带团队的,以是乐意随着走。

唯一一点让老板不满意的,是他们不愿意干低级、着力和频繁重复的事情,更不愿意被别人强制必须干他不认可的事情。

两种不同的从业经历和认知,导致了现在门店师傅和学徒之间涌现了思想和行为上的抵牾。

对付汽车后市场的从业者来说,如果是技能生存,那就不要抱负自己只干技能活,由于现在门店也好,连锁店也罢,技能职员是要承接经营产值的,我们须要通过专业的检讨和施工,结合门店产品,通过合理有效的沟通表达,终极车主买单,这才是代价。

如果非技能生存,那么在老客户管理、新客户引流、门店经营管理等方面,要不断地加强和增值,这才能办理门店经营痛点,成为门店的人才。

当然,末了一个,二者都须要解锁一个新媒体的技能,不管是朋友圈还是抖音视频号,一定要宣扬曝光自己的代价,否则依然无法知足温柔该当下竞争内卷的行情。

作为门店老板,如果明白了当下员工的诉求和行为缘由,那么就要在员工管理这方面去下功夫,而不是每天想着喊着招不到、留不住人。

想招人,先想好怎么留人;想留人,先想好怎么用人。
从事情环境到薪酬报酬以及发展方案,如果看得见希望,拿得到结果,即便涌现职员流动,得当的人才自然会慕名而来。

不管行业怎么变,一定要守正出新,不断适应当下,拓路前行,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代价,这才是我们该当追求的。

由于当下不是我们不值钱了,而是我们须要做当下车主和行业认可值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