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位“敬老”家电维修工

梁志军在帮老人维修家电的过程中,也会帮助一些老人办理生活中的其他困难。
张存立 摄

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社区有位敬老家电维修工 汽车知识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罗素玲

柳州市福柳新都小区有1300多户人家,为修电器他进过个中的两三百家;他的手机里存有二三十位独居老人的电话号码,时常给他们打电话问候;路遇老人跌倒,他会悄悄地扶起、默默地守护,看着他们安全了他才离开……他是福柳新都社区一家电维修部的维修工,来自融安县大良镇的43岁屯子青年梁志军。

把老人的小事昔时夜事办

2月15日,约好的采访韶光被梁志军几次再三推迟:上午,家住柳江区的一位老人打电话请他上门修洗衣机;下午,两位家住河西的老人分别请他上门修冰箱、洗衣机;傍晚,一位福柳新都小区的老人请他修旧电饭锅……

“老人的小事也是大事,不能让他们久等。
”2月15日晚上10时已过,梁忙完末了一单维修活回到家,怠倦地向阐明道:“老人都是万不得已才找人帮忙,如果怠慢,会伤他们的心。

梁的手机里存有二三十位老人的电话号码,他们都是独居或不与儿女住在一起的老人,多已年过古稀,最远的家在柳江、鹿寨,最近的就在福柳新都小区。
与他保持联系韶光最长的一对老人,家住滨江路一单位宿舍,已持续十余年。

这些老人都曾找过他修理过电器或厨房插座、开关保险丝等。
只要他们打来电话,梁都能立即说出其基本情形。
昨日下午,一位姓杨的老人打来电话,他立即提高声音问候。
他说,这位老人已80多岁,听力不好、性子急,说话要大声地、逐步说她才能听清。
老人的老伴一年前去世了,现在一个人住,更要耐心听她说。

做老人有求必应的做事生

“独居的老人困难多,须要有随叫随到的人在身边。
”梁志军说,每一次走进这些老人的家,他都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5年前的一天,一位朱姓老人凌晨1时许给他打电话,说家里的电开水壶坏了,老伴病倒了,想喝开水没法烧……他翻身起床就跑往朱家,看到两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脸上那无奈、无助的神色,他差点落泪……

“没有儿女陪伴的老人,许多困难自己无力办理,最须要人分忧。
”梁说,他自己的母亲也已年过八旬,每次打电话,母亲都舍不得放下。
他深知身边这些老人与母亲一样,常有无法排解的孤独、无助,他愿做他们有求必应的做事生。

从那时起,他把上门做事过的、独居的或不与儿女住在一起的老人电话存进手机,每隔一段韶光就打电话问候他们,他妻子蒋梦婷也帮着回访。
哪位老人韶光久了没来电话、没瞥见走出小区,就会打听清楚。
有一次他去福柳新都探望一位老人,刚准备上楼,就创造老人跌倒在地,他立即扶起他、给他的家人打电话……看着老人安全离开后他才放了心。

工具包里常有老人塞的苹果

“小梁师傅是我们社区的活雷锋。
”福柳新都社区主任叶如霞称,2012年以来,社区开展的便民做事、责任活动,梁志军都是带着妻子女儿一起参加。
小区里有1300多户人家,梁志军说他走进过两三百户人家,帮修过电器、换过保险丝。

福柳新都已年过八旬的莫阿婆说,最近四五年,她家的电器坏了、保险跳闸,都是小梁师傅帮办理的,并且每次都不收钱。
有时候,她只好悄悄地往他工具包里塞一两个水果。

“我老公的工具包里常常有苹果、喷鼻香蕉或红薯,有时老人还把水果送来家里。
”蒋梦婷说,很多老人要修的电器已用过20多年,零件都买不到了,梁仍会想尽办法帮他们修睦,以是老人很感激他。

“老人修的是情怀。
”梁志军说,老人修家电有的是为了省钱;有的是家电里有一段不屈常的故事,还有的是老人想借修理找他聊谈天。

“小梁从学徒那时起,便是个厚道人。
”梁志军的师傅孔令锐见告,2000年秋学徒时,身无分文的梁样样都争着干抢着学,对老人十分尊敬,能帮只管即便帮。
梁则非常感激地说,如今自己有现在的技能、对老人有求必应、随叫随到,“都是当年师傅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