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很多用户供应了便利但也常常能碰着货不对板

遮盖瑕疵等问题,日前,严师长西席买车就踩了坑

浙江余姚花5千多买二手车上路10分钟报废 汽车知识

买二手车,刚开了10分钟就坏了

今年1月,严师长西席在浏览某二手交易平台时看中了一辆汽车。
据卖家王某描述,该车系其母亲转给自己的二手车,车辆里程数为6万公里,车况无一点问题,售价仅为6000元,这样的车况信息让严师长西席颇为满意。
后经讨价还价,该车终极以5850元的价格成交。
第二天,严师长西席在实地看车后办理了过户手续,之后便兴冲冲的开着“新车”回家了。

然而,令人糟心的是,车子刚开了10分钟,故障灯就亮了起来,提示汽车涌现了水箱过热的征象。
无奈之下,严师长西席只能将车辆送到了修理厂维修检测,没想到,这结果却让严师长西席大跌眼镜。

花5000多买的车 维修费高达7000多

检测结果显示,该车的实际行驶里程数为9.2万公里,同时还存在车辆水箱机油污浊乳化、发动机缸套破坏等问题。
之后,严师长西席在查看机动车登记证书时意外创造,该车并非卖家所称是其母亲过户给他的二手车,而是从别人处过户来的“三手车”。

几天后,严师长西席到宁波某车辆养护店改换轮毂时,该店维修职员剖断车辆发动机冲缸,无法正常利用,建议发动机大修,维修金额为7470元。

刚买的“新车”还没开到家就坏了,协商问题时,王某不仅态度恶劣,还多次言语辱骂。
朝气之下,严师长西席将王某起诉至余姚法院,认为其出售的汽车与描述完备不符,该行为已构成敲诈,且该车维修本钱高昂,与车价完备不成正比,哀求撤销双方之间的买卖条约关系,王某退还购车款。

卖家构成敲诈,退车还钱!

在庭审过程中,王某辩称,严师长西席是在现场验收车辆,确认车子没有问题之后才买的,车辆不存在质量问题,武断不同意退款。
而在法官讯问其为何要虚报里程数时,其表示之以是把车子的公里数写少是为了车子好卖一点,本来还想写1万公里。

结合案件的干系证据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敲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形下履行民事法律行为,受敲诈方有官僚求公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本案中,王某在出售案涉二手车时存在虚报车辆里程数,将其刚从案外人处第三次过户所得的车辆表述为其母亲的车辆等欺骗环境。

虽然案涉交易标的为二手车,其在性能方面不等同于新车,但作为出售方,应该负有如实陈述车况的责任,王某在描述车况时表述为“一点问题都没有”,却在交付一周之内就涌现发动机冲缸环境。
虽然未有证据显示交付时是否发生了冲缸,但结合涌现问题的韶光短,现场勘查机遇油口乳化严重,王某交易时数次欺骗,以及其自述做二手车为副业,对车辆比较理解等情节,认为王某存在遮盖真实车况的环境,该行为构成敲诈。
以上环境足以影响严师长西席是否购买该车辆的决定。

综上,法院讯断撤销双方之间的买卖条约关系,王某退还购车款,严师长西席返还车辆并帮忙王某变更登记手续。

法官提醒!

如今,“双11”“双12”等韶光节点的匆匆销活动频繁,不少人都会在网上购物,然而网络购物每每真假难辨,遭遇网购敲诈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

作为消费者而言,由于汽车产品自身具有繁芜的构造、配置,一样平常消费者没有专业能力进行鉴别,只能依赖于经营者的奉告,因此,消费者应该只管即便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二手车经营者,有条件的也可委托第三方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而作为二手车经营者来说,在进行二手车交易活动中,应该向消费者供应真实、全面的交易车辆信息。
如果存在敲诈行为的,根据《消费者权柄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返还购车款,并进行三倍赔偿。

来源:余姚法院 山东高法微信"大众年夜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