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镇玉兰第一社区居民金政元
向嘉定区档案馆捐赠
《上海大众新闻》创刊号
这张宝贵的报纸
记录了上汽大众在嘉定的发轫
小嘉理解到
捐赠人金政元
曾是安亭大众汽车维修站最早的一批员工
1983年4月11日,中国首辆合伙轿车桑塔纳在位于安亭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线。1987年12月,金政元进入上海大众维修站,成为几名“元老级”员工之一。
那时修理站的厂房还未建造完成,工人们也要从零开始学习桑塔纳汽车的构造零件和维修技能,比较“半路出家”的其他同事,有钣金技能根本的金政元上手更快,常常受到领导的表扬。也是从那时起,德国大众对装置工艺一丝不苟的态度,开始融入上海大众的企业文化。
高耸的电动伸缩天线,棱角分明的车身,加上四四方方的车灯,最早一批桑塔纳的“船型”三厢造型影响了一代人的汽车审美。
金政元回顾,他修过的第一辆桑塔纳左边车身严重凹陷变形,车漆已经撞掉一半。为了修睦这辆车,他在师傅的辅导下,画了好几张图纸。“改换左前叶子板、左前门、左后门、左后叶喷漆……”金政元对这些维修细节仍影象犹新。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有当时这辆车的车主,“他说‘修吧!
多少钱我也认了!
’非常爽快。”
90年代桑塔纳备用钥匙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国还没有大众4S店,全国各地有疑难杂症的车,都会开到安亭来维修。在维修岗位的3年间,金政元每天要维修四五辆车。在普遍月薪只有二三百元的当时,金政元已经每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
90年代中期,海内消费水平快速提升,桑塔纳逐渐成为私家车的首选,当时的广告语“拥有桑塔纳,走遍天下都不怕”更是深入民气。1995年4月20日,第一辆桑塔纳2000成功下线,短短一年多韶光,桑塔纳2000便迅速盘踞海内公商务级别用车市场。“那时候的桑塔纳20万元一辆,还要有配额。当时20万元可以买3套屋子了。”金政元说,桑塔纳的热销,维修工也随着吃喷鼻香,自己的技能更有了用武之地。
由于短缺人手,金政元常常要卖力好几个流程。单索赔来说,由于部分零部件是从德国入口的,须要通过查询工位、工时期码与损伤件代码,精确填写一式三联的索赔申请单,先传送给上海大众,再向德国大众报告。而正是这些严谨的售后做事流程,为桑塔纳的脱销不衰奠定了根本。
199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产量逐步上升,金政元的事情也加倍繁忙,“汽车价格降落后,配件价格表也常常调度,培训也增多了。”伴随着零部件家当的崛起,中国汽车家当驶上了超过式发展的快车道,从2009年开始,连续9年景为天下第一汽车大国。
如今,金政元已经由起了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但他依然闲不住。他爱好磨炼,参加过铁人三项。2003年,他路见不平抓小偷,得到了安亭镇“见义勇为前辈个人”名誉称号。
他常常感慨,30年前,汽车还是奇异物,现在家家都有,“修车都用电脑检测,故障判断准确,效率比我们那时候高多了。”即便维修设备推陈出新,但金政元这一代维修工依然被尊称为“老师傅”,被夸有“真本事”!
面对汽车行业的大变革,金政元对无人驾驶充满期待:“希望能尽快实现无人驾驶,方便我们老年人。”金政元也认为,节能和环保是当代汽车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中国的汽车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