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清晨6时,城市还没完备清醒,衢州聪慧新城不雅观棠府小区的一个田舍菜自销群,已经热闹开了:“本日黄瓜还有”“马齿笕要不要”“包子啥时候再团”……隔着屏幕,卖家和买家迎来一天里满满的烟火气。

高温不出门,团购货直达

衢州高温天带热团购消费  第1张

这个夏天,持续霸屏的高温天,悄然带热小区团购群,被景象吓退不愿出门的“马大嫂”“家庭煮夫”,纷纭借助云端完成日常采购。
建了3个团购群、做了5年团长的罗女士说,最近群里很是生动,仿佛便是一个“空中菜场”,“上周日,饺子团了近300个,丝瓜团了40多根,新农都的两箱明虾,不到半个小时就抢完了。
”这样的架势,让罗女士颇为惊喜。

放假在家的研二学生小杨,便是通过团购,把父母上班不在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周一做了油焖虾、冬瓜排骨汤,干掉两碗饭,本日再做个牛肉炖土豆,配上冰镇绿豆汤,超爽。

小杨虽然就读法律专业,但热衷做菜,寒暑假在家,大部分时候都是他掌勺。
原来,小杨喜好骑车到菜场买菜,无奈最近景象酷热,他实在不愿顶着毒辣的太阳出门。

于是,小杨把目光转向了之前加入的小区团购群,他创造,群里的团购信息琳琅满目,从季候果蔬到面点小吃再到生活用品,差不多搜罗万象。
小杨比对了价格,基本属于正常范畴,产地直达或老板自己配送会更便宜一些,品质也还不错,像鱼虾,都是做好氧化处理直接送到小区的。

多次下单后,小杨十分依赖这种模式,跟邻居们逐渐混熟的他,有时还会在群里喊话:“水晶包还有吗?家里已经吃完。

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大部分人表示,微信里都有团购群,个中有两位,常年通过团购群采购日常所需。
“早饭我也是团购。
”作为00后,夏姑娘认为,团购最大的特色是方便,特殊适宜景象酷热或寒冷的日子,而且,团购的单子一样平常量较大,也免去自己单买须要凑单的烦恼,“我以为这种办法蛮好。

该当选择持证上岗商家

团购中也会存在一些尴尬。
在采访中,受访者提到最多的,莫过于食品安全问题。

有一次,夏姑娘就曾经碰着过团了小吃、馅料还没烧熟的情形。
后来,夏姑娘一打听,卖家只是一个厨艺爱好者,本职是发卖职员,根本没办过《食品经营容许证》。
这件事之后,夏姑娘再也不敢随便找不熟习的卖家下单。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柄保护分局局长姚大虎相告,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施容许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发卖、餐饮做事,应该依法取得容许,须要办理《业务执照》和《食品经营容许证》,否则就属于无食品经营容许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行为。

作为一名资深团长,罗女士相告,她对接餐饮买卖时,首先要确认对方有没有实体店,是不是正规经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借此提醒一下广大团友,现在很多团购群鱼目混珠、职员繁芜,大家务必选择持证上岗的商家,一样平常来说,正规商家都是团主审核过的,相对稳妥,只有源头上严格把关,吃进肚子才放心。
”罗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