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衢州市消费维权范例案例

1、汽车按揭担保金轇轕案

玻尿酸打完毁容了去年衢州维权这些案例令人难忘  第1张

2014年10月以来,衢州市12315投诉举报中央陆续接到101起消费者投诉,消费者称在二三年前在衢州某汽车发卖有限公司,按揭贷款购买家用汽车,分别交纳按揭担保金为1000-15000元不等(多数为3000元)。
贷款还清后汽车公司一贯拖着不退担保金。

接到投诉后,投诉举报中央指派柯城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处理。
经现场实地拜访调查:该公司于2009年1月由聂某注册成立,于2013年3月10日将公司70%的股权转让给了郑某经营,并签订了转让协议,之后又经口头协议将剩下的30%股权全部转让给郑某,但没有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一贯持续至今。
由此造成了法定代表人是聂某,实际经营者是郑某的局势,因双方履行转让协议过程中涌现了轇轕,导致拖欠客户按揭担保金不能按时退回。

柯城区司法职员多次到公司检讨,并及时调取了客户的原始材料,节制了消费者维权的第一手紧张证据,同时检讨了《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往来票据及干系资料来帮忙调查。
经查实,该公司共涉及未退担保金的消费者288名,涉案金额95.94万元。

接着,司法职员向公司投递了限期《调度关照书》,经多次调集公司双方当事人协商,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在协议书上具名,并立即动手开展退还消费者担保金事情。
从2015年4月20日起,该公司陆续退还消费者担保金,至2015年底已退98户,退还担保金额32万多元。
公司承诺将分期分批退还到期的担保金。

2、以翻新手机伪装新机消费轇轕案

2015年3月7日, 消费者曾某与朋友徐某,在三衢路一家手机卖场各花了2200元购买了两台苹果5(iphone5)手机。
据业务员说该款手机为美版、三网通用,为新机,但手机为舶来品,保修半年。
3月9日徐某又推举其朋友郑某去这家店购买了两台苹果5手机。
当晚,郑某看二部手机外包装标签千篇一律,有可能存在问题。
当天曾某、徐某去该店见告业务员四台手机外包装的序列号一样,可能是假冒平产品,哀求商家退一赔一,未果。

2015年3月10日,曾某通过12315电话投诉该店。
当晚,再次去手机卖场哀求办理轇轕。
商家不同意并拨打110报警称被敲诈。

2015年3月11日,柯城区市场监管局司法职员对消费者反响的以二手机伪装新机发卖行为进行了现场检讨。

经查,该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手机终端是手机厂家授权的区域包销商,春节期间,包销商联系了深圳的李某,约定以9405元价格进购一批苹果二手手机。
由于是二手机,以是外包装上的标签该当都是一样的,为仿制,投诉人购买的便是这批手机。
投诉人一共从在三衢路的手机卖场里买了4台该批苹果5手机,每台售价2200元,一共是8800元。

经司法职员对这起消费轇轕的调度,商家将购买苹果5手机的钱款退还投诉人,同时每台手机补偿2500元,双方达成了消费调度协议。

同时在检讨中,司法职员创造还当事人业务场所内有32台标有“iphone4”的手机其外包装盒上的产品编号均相同,该批手机由于涉嫌标签不合格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干系规定。
经查实,该批手机系对二手“iphone4”手机回收再利用、并进行翻新处理的手机,当即对此备案调查。

认为该行为违反了《中华公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属于发卖没有再利用产品标识的再利用电子产品行为,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五十六条第(一)项之规定,责令当事人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五日内改正;惩罚款公民币壹万元整。

3、汽车转向系统故障维修轇轕案

消费者吴师长西席于2014年10月22日在衢江区某汽车4S店购买了一辆家用轿车(27.3万元),两个月后车子的转向助力失落灵,汽车经销商给予维修,经销商说如果再次涌现同样的故障予以换新车。
2015年3月尾该车辆又涌现同样的故障,商家却不履行承诺,遂于2015年4月2日向12315电话投诉。

衢江区市场监管局司法职员对此消费轇轕进行了调度。
双方达成了调度协议。
汽车4S店对该事宜表示了歉意,但退换车须要申请和折衷,按照汽车三包任务规定吴师长西席的情形还不敷以退换车,可以对吴师长西席进行适当的补偿。
由4S店卖力修理方向机,补偿消费者公民币13000元,并无偿改换机油、机油滤芯5次,如果一年内再涌现同样的问题,4S店将按照汽车三包规定退换车辆。

本案中,消费者吴师长西席的车子在利用两个月后第一次涌现转向助力失落灵的情形,通过和4S店协商办理了这次问题;之后在购车不敷半年的韶光里再次涌现了相同的问题,首先双方确定是车子干系部件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是当时修理不到位的问题,应由4S店承担紧张任务。
同时,根据《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改换、退货任务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吴师长西席的车子在第二次还没进行故障修理的情形下无法达到退换车的哀求。
但4S店对该事宜的处理比较积极主动,赞许再次维修并给予消费者一定的补偿。

4、重大疾病保险理赔轇轕案

投诉人刘女士于2013年4月到龙游县某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大病保险,如投保人首次患重大疾病将得到10万元赔偿金,保险费每年4000元,周期为20年,已经交了两年。
2014年9月刘女士被查出颈部恶性淋巴肿瘤,住院治疗。
2015年1月,刘女士凭保险条约向保险公司提出10万元的理赔申请,却被保险公司奉告:因其在十年前患过乳腺肿瘤疾病,两种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有争议,本次所患疾病不属于首次发生的重大疾病,不能享受保险政策。
公司的初步办理方案是退还刘女士8000元的保险费,谢绝给予其他赔偿。
投诉人对该公司的阐明不认同,认为当初投保时曾将自己的病情如实奉告保险公司业务员,业务员在签署保险条约时并未提出异议。
如果这种情形不能享受保险,为何当初又许可其参保?于是消费者刘女士拨打了12315电话投诉。

龙游县市场监管局司法职员对此消费轇轕案进行了调度。
经查,按照保险公司的内部规定,业务员是不许可向患过恶性肿瘤的职员推销大病保险产品的,该保险公司在条约的审核中没有严格把关,导致投保人的这份理赔申请很难得到审核批准,存在一定差错。
经由司法职员多次耐心细致地调度沟通,双方终极达成一存问见:投保人撤销保单,保险公司退还投保人8000元保险费,并给予刘女士40000元补助赔偿金,消费者对此也表示接管。

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订立保险条约,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形提出讯问的,投保人应该如实奉告。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奉告责任的,保险人对付条约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件,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任务,并不退还保险费。
保险人在条约订立时已经知道投保人未如实奉告的情形的,保险人不得解除条约;发生保险事件的,保险人应该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任务。
本投诉案件中,刘女士在条约签订之前已经向业务员奉告自身的情形,履行了如实的奉告责任,且按条约约定按时缴纳了保险费,已经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当然,保险公司也有审核的权利。
但由于保险公司一样平常只规定50岁以上的投保人购买大病保险产品才须要在承保前被哀求进行体检,而刘女士在投保时只有46岁。
保险发卖职员明知公司的规定,为了提高古迹,增加收入,在发卖过程中对公司和投保人双方都遮盖了原形,误导消费者购买保险,导致保险理赔过程中产生轇轕。
业务员属于公司的员工,其行为属于公司授权的业务范围内,以是公司答允担赔偿任务。

5、电动车轮胎爆炸致伤赔偿轇轕案

消费者王某于2015年3月30日在本村落某电动车经销店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越日在骑行过程中后轮发生爆炸,导致王某肋骨断裂并住院治疗直至4月22日出院,花费医药费8000余元。
被诉方对王某所说情况基本认同,认为电动自行车轮胎质量可能存在问题,并乐意与厂家进行折衷,承担该当承担的用度,包括医药费、误工费、营养费、陪护配、交通费等。
但双方就误工费的详细数额无法达成同等。
被诉方表示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打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均匀收入打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均匀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所在地相同或者附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均匀人为打算”的规定实行,住院22天,教化3个月,数额约在10000元旁边。
但投诉方表示,自己是做茶叶买卖的,失事时正处于一年中买卖的黄金期,丢失的收入超过30000元,不适用该规定。

接到投诉后,龙游县市场监管局司法职员立即组织双方进行现场调度。
事情职员先对双方达成的共同点进行了固定,对不合进行分解,希望双方在法律规定的根本上适当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形。
经由双方多次沟通及耐心调度,被诉方赞许在误工费上适当增加赔偿,终极双方达成协议:被诉方卖力修睦破坏的电动车,并一次性赔偿投诉方医药费8000元、误工费20000元、营养费、陪护费及交通费10000元、其他用度2000元,共计40000元整。

根据《最高公民法院关于贯彻实行<中华公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多少问题的见地(试行)》第143条:受害人的误工日期,应该按其实际危害程度、规复状况并参照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或者法医鉴定等认定。
赔偿用度的标准,可以按照受害人的人为标准或者实际收入的数额打算。
受害人是承包户或者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打算标准,可以参照受害人一定期限内的均匀收入酌定。
如果受害人承包经营的栽种、养殖业时令性很强。
不及时经营会造成更大丢失的,除受害人应该采纳方法防止丢失扩大外,还可以裁定侵害人采纳方法防止扩大丢失。
本案中,投诉人王某是做茶叶买卖的,受伤时正处于一年中买卖的黄金期,丢失的收入较大,在打算误工费时该当考虑详细情形。

6、新购汽车保养轇轕案

张师长西席于2014年11月15日从浙江省江山市某汽车贸易公司购入一辆丰田凯美瑞轿车,同年12月27日张师长西席开车到4S店保养。
检测员说:“电脑系统上显示,您的车已于2014年5月和8月期间在安徽省六安市有过二次保养记录,有可能是一辆二手车。
”张师长西席立即向江山市某汽贸公司求证,对方给出的答复是:车辆库存韶光有点长,风吹日晒对油漆的影响;该车是从外地调入,有二次保养记录本公司不清楚。
张师长西席很朝气,于2015年1月7日向12315电话投诉。

江山市市场监管局受理投诉后,及时对案情进行梳理,认为该案有敲诈嫌疑并迅速组织司法职员展开调查。
经查:该部丰田轿车由安徽省六安某汽车发卖做事公司调入江山某汽贸公司,江山某汽贸公司以18.38万元卖给张师长西席。
查证结果显示:该辆车在2014年11月15日前无过户记录,这解释该轿车不是“二手车”。
可是保养记录又如何阐明呢?事情职员又产生了疑问。
随后,事情职员又多次拜访了干系汽车4S店,从业内人士理解到,根据汽车发卖业盛行的“潜规则”,当车型比较紧俏时,4S店为了多向厂家要车子,会在系统中做手脚,其余,为了搪塞厂家的考察,提高首保率或发卖额,4S店也有可能制造发卖假象,并将车子提前做“二保”。
那这辆车的出生是不是如4S店所说,是行业“潜规则”?那谁为“潜规则”埋单呢?事情职员向经销商求证,经销商表示对此也不知情,该车是根据顾客须要从安徽省六安某汽车发卖做事公司调入。
事情职员又向安徽省六安某汽车发卖做事公司发去了调查函,二个月无结果。

3月11日,司法职员、江山汽贸公司卖力人和消费者张师长西席一同前往安徽省六安市。
在该市场监督管理局职员的帮助下,经查实,该汽车发卖做事公司果真在这辆新车上做了手脚,在电脑系统中先做了虚假的发卖记录,并提前为这辆车做了“二保”,在销车时,对江山市某汽贸公司遮盖了这个事实。
这家汽车发卖做事公司为提高发卖古迹,虚假记录了两次保养,向厂方套取返点获利。
为证明所说是否属实,事情职员哀求实查发卖记录及实物样品作比对,结果查实确系车还在库房,发卖维修系统已有记录,新车的“离奇出生”因此而明,困扰了张师长西席3个多月的“谜团”被逐一解开。
在查明事实,分清任务的条件下,经调度,双方当事人在2015年3月12日达成如下协议:安徽省六安市某汽车发卖做事公司赔偿消费者张师长西席40000元,并补偿江山市某汽贸公司差旅费等丢失2000元,同时连续为张师长西席供应轿车“三包”做事。
历时三个多月,跨省维权,此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张师长西席、江山某汽贸公司、六安市某品牌汽车发卖4S店对此结果都表示非常满意。

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干系规定,安徽省六安汽车发卖做事公司弄虚作假,陵犯了消费者张师长西席的知情权,应该赔偿张师长西席由此带来的经济丢失。
江山某汽贸公司对调入新车把关不严,售后做事质量也有待提高。

7、汽车停车场破坏轇轕案

2015年10月2日,外地游客张师长西席一家在开化某酒店入住,张师长西席将其皇冠轿车停放在酒店供应的免费停车场。
10月3日晚22时,张师长西席创造汽车被酒店停车场内的一颗大树枝所砸,造成车辆天窗等部位的破坏。
当晚,张师长西席立即报案,交警在理解详细情形后认为这不是在道路交通中发生事件转110接警,110接警后同保险公司一起赶赴现场,酒店方也积极合营处理事件,但因双方不合过大未果。
10月4日上午,张师长西席拨打12315电话投诉。

接到投诉后,开化县市场监管局芹阳所司法职员赶赴现场理解情形。
经理解,停车场属于党校,但平常也赞许让酒店客人免费停车。
酒店方认为树枝掉下砸坏车子属自然磨难,可以免除自己的任务;张师长西席则认为客人入住酒店,车子停在他们供应的停车场受损,酒店方理答允担赔偿任务,双方各自为政。
经司法职员多方调度,双方终极达成调度协议:酒店方赞许在保险公司理赔的根本上其余补偿投诉人现金4000元,并免除张师长西席一家人所住的两个房间的房费1080元;张师长西席自己也承担一部分任务。
协议达成后保险公司将张师长西席的车拖往衢州某4S店进行维修。

随着开化创建国家公园事情的不断深入,外地游客自驾游朝阳东升,旅游安全已引起开化县干系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根据《消法》的规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享有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权。
该案中不能完备打消大风吹落枯枝砸坏车子属自然磨难,但酒店方未完备尽到提醒责任,不能免责;张师长西席在停车时没有只管即便把自己的车子停在阔别高大树木的底下也有过失落,也答允担部分任务。
在事情职员耐心细致的调度下,顺利达成调度协议。

8、美容成毁容索赔轇轕案

2015年8月,消费者童女士在衢州某美容会所做微整,在鼻子和下巴处各打了一针“纽拉美斯玻尿酸”,共花费5000元,并预交后期处理用度880元。
9月初,童某创造在做过微整的鼻子、下巴处涌现红肿、硬块等不良反应。
随后,童某随美容会所到上海、杭州等地求医,终极于9月尾在杭州某医院做了注射材料取出手术,共花费70000多元,全部由美容会所垫付。
但由于注射材料散落在体内,不可能完备取出,双方就后期保障、赔偿用度上产生轇轕投诉至衢州市市场监管局。

衢州市市场监管局直属分局司法职员本着公正、公道、互谅、和谐的原则,历时一个多月,组织多次协商,双方当事人终极达成协议,由美容会所一次性赔偿后期用度40000元,并退还用度5880元。
并将情形反馈给卫生部门。

该案件中,某美容会所的经营范围限于生活美容,却给消费者做了微整,涉嫌造孽行医,其职能部门为卫生系统。
但根据《中华公民共和国消费者权柄保护法》干系规定,美容会所给消费者造成丢失应该进行赔偿。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