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袁邦东来自江西,在义乌做油漆工已有20多年了。7月3日,他上木梯作业时,不慎从高处坠落。7月7日,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去世亡。
7月8日上午,年夜夫从他身上摘取了一对肾脏,用以挽救他人的生命。“根据他的生前遗嘱,本来要把所有有用器官都摘下来的,可惜除了两个肾脏,其他器官都已坏去世。”年夜夫说,袁邦东生前主动提出捐赠器官的做法冲动了医护职员。
家庭贫寒的他喜好帮人解困
7月8日下午1时多,袁邦东的家人和亲戚先后来到义乌稠州医院重症监护室,听说袁邦东身上的器官,除了一对肾脏,其他器官都已无法摘取捐给他人以延续生命,不禁大哭起来。
45岁的郑顺兰是袁邦东的妻子,面对丈夫的尸首,她几度晕倒。据悉,患有羊癫疯、高血压等疾病的她,自丈夫送进重症监护室后,多次涌现抽筋、晕倒等征象。提及丈夫的不幸遭遇,她泣不成声:“他是个年夜大好人,非常喜好帮助别人,咋会这样呢?”
31岁的周振位,是袁邦东的老乡和工友。“看到人家有困难,他一定是第一个上去帮的人。”周振位说,来义乌已有5年,最感激的人便是袁邦东。“初到义乌,我人生地不熟的,是他安排我吃住,给我先容事情。很多老乡来义乌,都是他帮着找到事情的,他对老乡可谓是‘有求必应’,实在他家的生活也很困难。”
唐明炬是袁邦东的表弟,他向讲述了袁邦东的不幸遭遇———7月3日上午,袁邦东来到义乌阳光小区一户人家刷油漆,当他登上一名木工师傅(家居装修工程的小包工头)搭的木梯时,一块木板松动了,他被重重地跌倒在地上,当场不省人事。随后,他被120救护车送进稠州医院抢救,直至7月7日去世。
“他虽然只活了48年,但不知帮助了多少人,反正是看到人家有困难,能帮的他都会去帮。”唐明炬说,袁邦东是个性情爽朗的人,平常总是一副爱说爱笑的样子。每次回江西,都会给村落里的老人捎这捎那的。“隔壁邻居有啥须要帮助的,他从不会回绝,还常常买东西送他们,人品和口碑都特殊好。”
据袁邦东生前的几个好友先容,袁邦东虽然家里条件不太好,但常常在网上捐款给须要救助的人。
生前多次提出捐献全身器官
袁邦东与妻子育有一儿一女。女儿叫袁英,21岁,今年刚考上大学(高考成绩超过二本线60多分);儿子叫袁成,17岁,三年前辍学来义乌学修汽车。
“我爷爷75岁了,患老年痴呆很多年了;妈妈身体又不好;姐姐又要上学;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我就提早休学出来打工了,由于我是个男人,要为家里担当。”袁成虽然个子不高,身材瘦削,提及话来却像个成熟的男子汉。“爸爸住进医院创造自己动弹不得时,多次提出捐献身体器官的欲望,他希望自己去世后还能帮助到他人。”
“爸爸对墙上的器官捐赠事变解释特殊感兴趣,实在他是知道自己这次可能没得救了。”袁英指着重症监护室墙上的一张器官捐赠宣扬画说,爸爸很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我们都知道,爸爸哀求去世后捐出器官,是为了减轻家里人的包袱。”
袁英说,起初家人对爸爸的这一“医嘱”完备不认同,但后来经由义乌市红十字会器官捐赠折衷员俞欢的耐心开导后,以为爸爸的做法是对的。“去世后还能连续帮助他人,让爸爸以另一种办法陪伴在我们身旁,我们以为爸爸很伟大。
(原标题《爱谈笑的油漆工走了,捐出了双肾 家属:希望他以另一种办法陪伴在我们身旁》,原作者王志坚。编辑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