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省常住人口增加72万人,个中自然增加人口6.5万人。
也便是说,绝大部分净增人口,都从省外流入。

“七普”数据进一步显示,2020年,省外流入浙江人口1618.6万人,居全国第二位,比较2010年,总数增加436.2万人,增幅达36.9%,规模相称于2个衢州市的常住人口。

来了就是浙江人丨这个黑龙江家庭靠啥在义乌开出切切元级网店 汽车知识

迁徙,是为了更好的回报。
人口流动的故事里,也有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的缩影。

他们来自哪里,去往何处,因何集聚?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录这些新浙江人的故事,推出“来了便是浙江人”系列,敬请关注。

你的老家在哪里,你在这里有什么特殊的故事,欢迎联系我们,讲给我们听。

征稿地址:zbsdbdb@126.com

深夜,被誉为“中国网红直播第一村落”的浙江义乌市江北下朱村落,灯火通明。
浙江新闻客户端拍友 吕斌 摄

浙江的春天,来得惊惶失措。
顷刻间,春意染遍大街小巷。

黑龙江牡丹江市人李云喷鼻香,决定要到义乌闯荡的动机,同样来得溘然。

“在南非做外贸买卖的小姨打电话来,说义乌什么都有,满地都是机会,问我想不想过来帮她。
”2000年,千禧年刚拉开序幕,不少城市的电话还勾留在7位号码,人们腰间别着寻呼机。
20岁出头的李云喷鼻香,正在北京一家商超做收银。
早已厌倦两点一线生活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下来。
坐上京沪线,她辗转近30个小时,在义乌和小姨会合了。

“我怕啥呀,啥都没有,啥也不怕。
”刚下大巴的李云喷鼻香,为面前的景象惊叹。
那时,她的老家,工业重镇东北,正在经历一场巨变,国有企业改革、工人下岗分流,经历着发展的困难和巨痛。
而当时的义乌,小商品城(现在的篁园服装市场)人来人往,带着各式口音的广东人、江西人、安徽人,还有浓眉大眼的外国人,到处涌动着市场经济活力和财富梦想。

李云喷鼻香骑车穿梭在义乌街头,用奋斗创造改变命运的机遇。
采访者本人供图。

刚开始,李云喷鼻香和小姨在村落里租厂房,做库存供货。
“每天跑市场,娃娃、袜子、首饰……什么盛行就往库存里堆什么。
”李云喷鼻香说,事情做起来大略,但确实不赢利,没攒下多少身价。
但市场上交往返回、买卖场上摸爬打滚三五年后,她攒下了不少履历,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中了利润颇高的帽子、围巾两样主打产品。

初出茅庐的阿里巴巴,带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买卖”口号,开始改变商品市场业态。
人们从线下来到线上,纷纭感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最近一部热播剧《人间间》里,有个激情亲切旷达的东北妹子乔春燕,李云喷鼻香像乔春燕一样头脑灵巧吃苦刻苦。

李云喷鼻香说,电商刚兴起那几年,买卖特殊好做,只要把产品上传到平台,就不怕没单子。
但给产品上架这个看似随意马虎的活,对学历不高的她却非常困难。
去市场“偷师”、自学拍照、挑灯修图、上运营课程……这个不服输、肯吃苦的姑娘,硬是把网店做了起来。

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在义乌相聚。
采访者本人供图。

这便是义乌,乃至全体浙江的魅力。
义乌人常说“客人是条龙,不来就要穷”,这座讲究“我赢利你发财”的城市,不排斥任何来自异国他乡的“淘金客”,这个靠“鸡毛换糖”起身的城市,也懂得欣赏奋斗,为无数人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

买卖变好了,李云喷鼻香煲电话粥的韶光就少了。
不忍心女朋友一个人吃苦,男友王光涛放弃老家稳定的事情,也辞职远赴义乌,帮着李云喷鼻香一起创业。
没多久,小两口就租下了900平方米面积的厂房,还雇了四五个员工,一年光针织帽就能卖10万多个。

2013年,李云喷鼻香和王光涛步入婚姻殿堂。
婚宴摆了好几桌,老家的亲人和义乌的朋友,齐聚一堂。
这一其乐融融的画面,便是一个开放、原谅、和谐浙江的缩影。

女儿齐齐,也在那一年出生了。
父母离开老家,来到义乌,帮他们带娃。
散在天南海北的一家,在义乌会聚。

李云喷鼻香一家齐聚义乌。
采访者本人供图

家庭、奇迹圆满的李云喷鼻香,依然没韶光“躺平”,变化多端的市场,使令着她不断前行。

2016年前后,微商、直播电商在义乌兴起。
为了抢抓“风口”,李云喷鼻香在被称为“中国网红直播第一村落”的江北下朱村落租下如今的店面,挂上“云喷鼻香佳构帽子围巾”招牌。
除了拉货、打包、采购的人外,还专门招了直播带货的兼职员工,打理店里两个快手直播账号。
底薪加提成1万多元的月薪,在年轻人中颇有吸引力。

这些年,户籍人口仅1300多人的江北下朱村落,一跃从平凡村落落变为全省有名的“网商”聚拢地。

依托小商品市场、低物流本钱等上风,大力发展快手、拼多多、抖音等电商新模式,吸引各种从业职员扎根义乌,创下1000多个社交电商品牌,拥有持照市场主体4500余家,快递企业驻点30余家。

曾经的义乌江北下朱村落。
图片由村落委会供应

改造后的义乌江北下朱村落村落口。
龚献明 摄

如今,李云喷鼻香的店铺,年发卖额打破1000万元。
“小喷鼻香”变成“喷鼻香姐”,还带出了不少徒弟。

比如33岁的张晓瑞,在老家河南安阳读完中专后,卖过家具、手机。
前几年嫁到江西,和亲戚合开了一家手机店。
2020年4月,她又毅然和父母带着不到两岁的儿子,来到江北下朱村落,在李云喷鼻香的店里做兼职主播。

这座城市,激情亲切地收受接管了她。

一年不到,学会选货、直播、运营的张晓瑞,正和新认识的小姐妹商量,组建自己的直播团队,干出一番新奇迹。

没有随意马虎的人生,更没有唾手而得的成功。
每晚,张晓瑞忙完回家、洗漱上床,基本已是12点,但一家人在一起,看一眼儿子熟睡的脸,怠倦的身体又满血复活,等待新的一天,连续为空想打拼。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义乌常住人口185.94万人,与2010年时的123.4万人比较,10年增加62.5万人,增长50.68%,是浙江人口增长最“猛”的县级市。
在上扬的义乌人口增长曲线背后,是一条同样上扬的经济增长曲线。

来到义乌,来到浙江,来到的是这片飞速发展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