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乾乾,与时同业。回顾2019,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终年夜的义乌,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风雨无阻、昼夜兼程,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迸发提高的力量。
履行“十大改革”作战图,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以改革匆匆开放、以开放匆匆改革,不断促进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哀求,不断提升群众得到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擂鼓鸣号,千帆竞发——
365天,须臾即逝;365天,迎难而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研究改革议题232个,“一把手”抓改革、真刀真枪抓改革、一锤一锤钉钉子抓改革。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政府数字化转型、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跨境综试区、市场发展、地皮、金融、社会信用、国资国企、机构改革、综合配套等十大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出台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啃下了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取得了丰硕成果。
勇立潮头 实现自我打破
2019年,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的起步之年。如何高质量高水平建成天下“小商品之都”?答案毋庸置疑,改革,还是改革。
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改革之敏感、繁芜、艰巨程度前所未有……
开弓没有转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
义乌履行十大改革,全面发力、多点打破,一些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坚冰正在被冲破,全面深化改革激流勇进。
早上刚刚申请供电,下午就完成了送电。这几天,办理了三相用电业务的金师长西席对义乌的供电速率啧啧称道。一个电话,24小时通水通电通气;开办企业实现全流程仅需一张身份证、一个环节、一个事情日(8个事情小时)、零用度办结。
义乌审批的效率大大提高,背后是行政权力的简化下放。
这样改革实践是义乌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9年,义乌致力打造“干事不受礼、办事不求人”营商环境,构建“18+2+6+X”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六个一”工程。“互联网+监管”事情得到李克强总理指挥肯定,全省现场会在义乌召开,义乌“一网通管”试点成为浙江统一行政司法监管平台培植原本。商事登记改革受国务院勉励,4项事情获省政府勉励。“义网通办”平台省定事变实现100%网办和掌上办,行政做事中央窗口从120个再减至72个。
一年韶光里,人们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感想熏染到那股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的“猛”劲儿。
屯子宅基地跨村落跨镇安置、工业用地姓工、国企改革……一项项议论多年、阻力较大、牵扯深层次调度的改革,在顶层折衷与推动下启动,以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陆续被砸开。
这是一份实干铸就的成绩清单。
——履行外商居留和签证便利政策,为1600多名外商落实了二年期、五年期签证政策,累计发放外籍商友卡19万张,让外商在义乌有了“市民卡”。
——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央办理100余个国家(地区)的牌号申请、版权登记申请、外不雅观设计专利预审等9000多件,实现注册牌号专用权质权“家门口”登记申请。
——开展全域地皮统筹利用,镇街谋划“万亩千亿”家当平台成果显现;新增培植用地8423亩,供地12931亩。
——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设立1亿元入口家当增信基金,设立10亿元关税担保保险授信,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义创投基金。
——试点国有成本授权经营系统编制改革,下放权限15项,给企业赋权赋能。
——开展屯子领域改革,所有村落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随着一系列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方法落地生根,变革正在乌伤大地持续迸发。
势如破竹 冲破路径依赖
2019新年伊始,省委省政府批复的试验区框架方案,为下步深化改革开放锚定了方向。全会报告指出,对标自贸区、干实试验区,必须强化改革开放主基调,突出试验区主业主职,鼓励探索、勉励创新、勇争一流。
不谋全局者不敷谋一域。
这一年,义乌环绕试验区谋篇布局,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航程。
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激活“一池春水”,打造“义乌码头”、天下货地踏实推进。入口市场孵化区开业,“保税+”业务模式孵化初见成效,要地本地新型海关监管模式探索有了新进展,义乌入列浙江“四港”同盟,创新由政府部门作为公共投保人的入口关税保险制度,企业缴税期限从15天延迟至最长65天,为企业缓税超1亿元。
跨境电商综试区培植持续推进,数字贸易朝阳东升。与阿里巴巴开展eWTP计策互助,共同孵化数字贸易新规则,跨境电商保税入口1210业务单量列第三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第一。义乌快递业务量连续超过上海、深圳跃居全国第二,占全国的近8%。
市场发展系统编制改革逐步深化,实体市场加速升级。标准进市场,市场国际化做事体系逐步完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破冰,“义乌好货”上线,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呈现,网红直播发卖额约占全国的5%。
社会信用体系有效推进,织就数字化信用监管网。搭建公共、金融、商务三大信用库,将信用与“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服”等全环节打通,履行“30个拳头性项目+70个常规性项目”的百项信用运用,信用红利惠及22.3万人次,发放纯信用贷款2.57亿元。
机构改革踏实推进,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初步形成。省委编办发文批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管委会机构体例事变。履行机构改革,优化市政府派出机构设置,设立市场发展委员会,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出台勉励干部“双十条”和12分制动态管理机制。
综合配套改革有序推进,改革集成效应和放大效应持续显现。《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颁布施行,让试验区改革有法可依、于法有据,首批13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同步公布,新承接11项省级、15项市级权限和1项部委授权。
一年来蹄疾步稳的踏实推进,不仅使改革举措串点成线,更使改革意识不断强化。
实干干实 让希望变成现实
改革,便是要让老百姓拥有越来越多的得到感、幸福感、安全感。
地皮制度改革的大刀阔斧,让北苑街道柳二村落村落民李燕充满欢畅。
2019年,义乌在全国创始宅基地跨村落跨镇安置,整备宅基地1668.5间,已安置1048.5间,既办理了老百姓住房问题,也壮大了村落级集体经济。李燕便是个中的受益者。
“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了,心里踏实了。95岁的公公也能圆新居梦了。”李燕看着自己的新居笑得很愉快。
柳二村落于2014年7月完成第一批旧改庄家安置,由于培植用地指标紧缺和屯子地皮政策的限定,剩余64户有宅基地资格权的庄家建房问题几次再三搁置,成了村落民们心里的结。有村落民由于宅基地未落实,流落在外租屋子生活;在等待安家的5年里,有几位老人带着遗憾去世了。而这5年里,村落里发放的过渡费也已近千万,村落集体经济压力较大。跨村落(跨镇街)安置试点政策的出台,让村落民们看到了希望。
以往,为使新生儿成为真正的“社会人”,家长要跑医院、行政做事中央等多个部门,环节多,流程繁芜。
如今,义乌开拓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运用系统,推出“医院一窗受理,部门在线审批”模式。通过线上申请、数据共享、后台审批、集成做事,新生儿出生证、户口簿、医保卡、市民卡、预防接种证、生养补助金申领实现“六合一”联办,3个事情日内邮寄到家。
新生儿“一件事”办理,看似小事,却办理了困扰一大批家长的大问题。
……
公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过去的一年,一系列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向前,以点带面,牵引带动其他改革一并推进,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义乌高质量高水平建成天下“小商品之都”注入了澎湃动力。
然而,破局开路,绝非一日之功,更须要久久为功的韧劲。
道虽迩,弗成不至。2020年,站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义乌依然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以改革疏通堵点、纾解痛点、占领难点,以开放汇才引智、增强后劲、赋能创新,让天下“小商品之都”培植再上台阶,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样板城市、以天下“小商品之都”为特色的国际样板城市。
(原标题《风吹春水逐浪起 ——义乌市十大改革推进综述》,原作者王婷。编辑楼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