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9月3日讯早上8时势后,杭州市中央的皮市巷口一下热闹了起来。修腕表、配钥匙、修家电、修鞋子……在统一规整的便民做事车前,每个摊位的老师傅们忙得不亦乐乎。
在杭州不少老旧小区的街巷里,这样的便民做事摊很常见,只要“万能师傅”一开工,总能办理老百姓的所需。但曾经,这些摊点既脏乱又影响交通,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不久前,杭州市城管委正式履行《社区便民做事点设置(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通过规定做事韶光、地点、内容等,使便民做事点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
做事车“私人定制”
蓝灰色事情台,同一色系的移动式手推车,一把座椅、一把可伸缩式遮阳伞……作为试点街道,小营街道的52个便民做事点,在去年就有了新的“装扮”。
在皮市巷巷口,李双良的钟表摊买卖一贯很好。在没有统一“着装”前,他用的是自己做的铁皮推车,还在表面搭了个棚子,像个移动式的斗室子,占地五六平方米。由于占道经营,没少和城监工作职员打交道。
“虽然能办理平日里百姓的所需,但摊主无证经营,违章搭棚、噪音污染、影响环境卫生等一系列的问题更让人头疼,管理起来很难。”小营街道城管科科长徐晓峰说。
由于每个摊主经营的项目类型不同、作业模式也不同,所须要的做事车类格局也不同,因此在一开始设计做事车时,小营街道还根据每个摊主的不同需求,对做事车进行“私人定制”。修自行车、家电的车要有放气泵的地方;修钟表的做事车中间要有抽屉;裁缝的做事车桌子和椅子要保持平行……确定好不同格局的做事车后,杭州市城管委还约请了中国美院进行都雅度的设计。
“如今,晚上也不用把做事车挪太远,非常方便。”老李笑着说。前来找老李修腕表的居民张琦见告:“单个做事点的效果不太明显,但一整排看下来,环境真是清爽、舒畅了很多。”
摊主有了“奇迹心”
翠苑一区的小区门口,做了大半辈子修鞋买卖的老叶,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事情台。
老叶大名叫叶本清,从台州来杭务工,今年是他在杭州的第26个年头。就在几天前,他从街道免费领到了一台全新的灰蓝色事情车。这一次,他以为自己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
老叶感慨地说:“以前也是在这里修鞋,但东西多了、忙了就随意马虎乱扔,摊子就越铺越大,占用道路也是常有的事。”如今,换了全新的事情车,加上持证上岗,老叶觉得对自己这门小买卖有了“奇迹心”,更踏实地在这里做事百姓。
在家门口的摆摊设点也为困难人群、低收入人群创造了就业环境。原则上每个市民都可以申请经营便民做事点,但社区和街道会优先考虑社区里有困难的居民当摊主。
老叶的做事车高1米,事情台的长和宽分别是80厘米和65厘米,事情台下面还有几个格子,存放着材料。在做事车的右上角,还贴着一张统一制作的做事证,摊主的姓名,经营何种业务,摆摊的地点,摊位证的编号、监督电话,标得一目了然。
数十载不变的摊位点,让住在周围的居民认准了“老叶牌”修补点,一旁来找老叶修鞋的小王夸赞说,自己身上用的皮具险些都经由了叶师傅的巧手加工。
网点延伸到城郊
在杭州繁华的商业街区旁,隐蔽着一大片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走街串巷中,总少不了那南腔北调的吆喝声,还有那叮叮咚咚的敲打声。
家住留下街道的刘美娟姨妈一贯很倾慕住在市中央的朋友,一出门就有各色的便民做事点。她说,“家里总有些小零星要修修补补,以往都是到市中央走亲探友时顺道去修理下。”
据理解,杭州对便民做事点的新一轮提升改造已正式启动,在去年改造提升183个社区便民做事点的根本上,今年还将再改造提升150个。在点位选择上,除了市中央街头巷尾的便民点外,西湖区特殊新增了留下街道及三墩镇等城乡结合区域的点位,让州里居民也能享受便民做事的方便快捷。
便民做事点设在哪里?怎么设?《规范》里都有明确规定。设摊的位置必须设在小区大门(围墙)内的得当园地,或者设在道路两侧第一幢建筑物之后,摊位不能超出沿路屋子。其余,做事点的施展面积也做了相应的规定。综合做事类做事点面积最大,不可超过5平方米;修剪刀、配钥匙、修钟表类等单一功能做事点面积最小,不可超过2平方米。同时,摆摊韶光也统一了,从8点到20点,不能影响居民的安歇。
其余还有一个好办法,手机高下载“知心城管”APP后,便可在“便民做事”栏里,找到离自己最近的便民做事点。到今年年底,市民可以在“知心城管”上搜索到333个便民做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