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套科学管理系统
位于梁家村落的东莞市石碣岭南名优蔬菜科学研究所基地,正在探索“水箱养鱼”的养殖办法,走上了一条高效养殖路。黄闰福见告笔者,该基地主要供应蔬菜新品种、新技能研究开拓、示范、推广做事。今年引入“水箱养鱼”养殖办法,进行高密度养殖。
在养殖区内,因采取了自动扮装备,只需1名养殖职员管理。“我们引入东江水,将东江水储存在一个池塘内,经由一段韶光的沉淀,将水温掌握在鱼最佳的成长温度。”黄闰福先容,除此之外,他们设计了一套系统,履行自动化投喂的养殖办法,减少了人工处理的环节。如什么时候换水,什么时候放饲料,饲料比例多少,都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黄闰福还翻开了一个饲料袋,展示了他养殖的黑水虻,“这是原生态的天然饲料,用它做饲料,比传统饲料的代价还要高,而且本钱可降落40%以上。”
高密度养殖实现高产出
“你看,我们改装的水箱宽5米、长6米,水深1.2米,这里面养的是丁桂鱼。”黄闰福指着个中的一个水箱先容,这种高密度池养鱼实际上是用小的地方履行高密度养殖,比较传统鱼塘养殖,可以节省更多本钱。
笔者理解到,这个水箱的水体有33立方米,养殖的丁桂鱼是今年1月23日放养的。以1立方100斤鱼的产量来打算,一个水箱大约养殖3000斤的成品鱼,达到高密度养殖的效果。
“高密度养殖今年1月份才正式开始,估计到7、8月份,成品鱼可陆续推出市场。”黄闰福满怀期待地说。
来源:精彩石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