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拥有14个展厅的艺术殿堂容纳了2万多件展品,多数来自清富丽院的藏品以及校友和社会人士的捐赠。
这座国家一级博物馆都有哪些宝藏藏品?藏品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一起一睹为快!

总台央视李晶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本身就称得上一件艺术品,它由瑞士的建筑设计大师马里奥·博塔主持设计,立体几何的造型简洁流畅。
博物馆顶部的方正线条与支撑的罗马式圆柱相得益彰、刚柔并济。
走进博物馆,最引人瞩目的是从一层贯穿到四层的宽大阶梯,这些阶梯连通着每一层的展厅,它们就像艺术的阶梯一样,一层一层引领着不雅观众走入这座艺术的殿堂。

文化中国行丨向美而行无问西东打卡清华这座宝藏博物馆 汽车知识

在这里,你能明显感想熏染到不雅观展的热潮,一大早,来自各地的研学团和以家庭为主体的不雅观众就已经相继而来了,这段韶光,均匀每天的不雅观众人数达到了6000人。

总台央视李晶晶:这个暑假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看什么?从典雅富丽的丝绸家具到抽象个性的当代艺术,从独具匠心的古代陶瓷到充满童趣的动物绘画,可以说是佳构荟萃,无问西东,我相信总有一种风格符合你的审美,建议你一定要给眼睛留足韶光,给手机留足空间。

01

“把文化穿在身上”

令人叫绝的东方审美

在织绣展厅,一百多套明清古董衣让你一次看个够。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你会深深折服于老祖宗的品位,不知道是谁的巧手,把山水自然和花鸟鱼虫全都绣到了衣服上。

如果你喜好新中式穿搭,这些明艳精细、格局多样的清代百褶裙一定会让你眼馋,裙身上的织造暗花、刺绣图案和裁片褶皱完美领悟,裁剪之精,绣法之美,技艺之高,共同形成了细微美妙的层次感,你会恨不得急速把它们穿在身上。

谁不喜好“出门见喜”?清代织绣讲究“有图必故意”,象征金玉满堂的花卉彩蝶,祈求多子多福的百子嬉戏,还有希望夫妇和美的琴瑟和鸣,我们看到的是古人对付幸福生活的渴望。

展现中国传统艺术和生活美学,除了织绣,还有以字画、家具、瓷器为主题的常设展览。
等着大家来探索,一起超过时空,与美相遇。

家长:带着孩子一家人来的,紧张是熏陶情操,清华大学珍藏着其他博物馆没有的展品,艺术的氛围比较浓厚。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傲,源于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东方美不但在精美华美的橱窗里或是古旧的文籍中,它正越来越契合时代,融入我们的生活。

总台央视李晶晶:看完展览觉得还不过瘾,想把清华打包带回家?没问题,博物馆的艺术商店懂你。
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制作精美,而且把馆藏经典的IP都一扫而空。
比如清朝丝织品的纹样就被设计成了帆布包、鼠标垫、条记本,乃至连清华校门都被做成了立体便签贴,彷佛在对无数仰慕她的学子说,我们清华见!

02

师说“镇馆之宝”

尺素传情 遗墨流芳

大概你会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有这么多的宝贝,那什么是它的镇馆之宝呢?可能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清华民气中,镇馆之宝一定和清华大学“发奋图强,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一脉相承。
常设展览“尺素情怀:清华学人书信展”广受不雅观众好评,它展出了130多位为社会和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清华已故学者的书信、文稿、日记等,让人感想熏染字里行间的大师风采与家国情怀。

宝宝,妈妈不知道要若何见告你许多的事,现在我分开来一件一件地讲给你听。

这套图文并茂的书信手稿吸引了很多不雅观众的目光,它是87年前,林徽因写给女儿梁再冰的一封宝贵家书。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们刚刚完成了对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古建筑的测绘,在代县得知战事,那时8岁的梁再冰正在北戴河随大姑姑消夏,夫妻二人迫于场合排场无法探望,于是林徽因给女儿写了这样一封信。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她用非常民平易近的语气写了十句话,便是小孩子一看就能懂。
“中国人要顶年夜胆,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我以为这一句是很经典的,一个母亲对一个八岁的孩子娓娓地在讲述,在这里我们看到的爱国是具象的,是身体力行,林徽因的家世用一个词“满门忠烈”也不为过,她从小受到熏陶便是这样的,以是她通报给她的孩子。

“前奉函嘱对留美公费生杨振宁君之研究操持加以辅导.......杨君对原子核物理之理论尚有门径,赴美深造适适合时。
”这封信是20世纪40年代西南联大期间,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王竹溪写给校长梅贻琦关于杨振宁培养见地的复书,推举杨振宁去普林斯顿大学深造。
信上有赵忠尧、王竹溪的署名盖章,还有梅贻琦手写的一个琦字,记载了清华大学一段主要的办学史和留学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杨振宁赴美留学,他实在是想做高电压实验物理,可是两位老师认为他理论物理的功底还是相称有根本的,而且在当时这种高电压实验难以开展难以进行,以是建议他学原子能的理论物理,这个实在非常主要。
这封信能够反响出在西南联大期间,当时办学对国家未来的科学发展和技能发展实在它是有所考虑,联大的老师对付物理学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处于天下前沿的。

清华大学学生周芙瑶:书信一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常常以尺素传情,现在我们从这些书信里看到清华的文人名家一些生活的痕迹,他们独特的见地和思考。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对付我们本日思考如何办好高档教诲也是非常有启示的,特殊是本日的家庭教诲该如何进行,本日的学子该如何励志、成才、报国,通过我们的展览都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

03

向美而行

打造多元美育体系

作为高档学府的文化殿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肩负着双重担务,一方面要做事学校的人才培养,一方面也要洞开大门,做事于全民美育教诲。
从2016年开馆以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已经接待了超过370万的海内外不雅观众,社会不雅观众超过90%,成为高校开展艺术传播和文化互换的主要场所之一。

这个暑假,“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展览人气特殊高,展现在不雅观众面前的是270多件以动物为主题的绘画与雕塑艺术作品。
大家惊喜地创造,黄永玉的猫头鹰、田鸡,齐白石的虾等作品被制作成动画小视频,展厅里回荡着小鸟的歌声、田鸡的叫声、猴子的嬉闹声、潺潺的流水声,充满意见意义和创意的数字化展陈办法,让一件件展品“活”了起来。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我们每年暑假都会针对青少年儿童特殊进行策划,今年我们基于馆藏特殊梳理了齐白石的一批藏品,由于今年是齐白石诞辰一百六十周年、黄永玉诞辰一百周年,串起了包括吴冠中、虚谷、任伯年等在内的三十几位艺术家的动物题材作品,特殊受孩子们的喜好。

这个暑假,清华大学的志愿者们定时在展厅进行深度讲解。
伊朗的三彩钵、巴基斯坦的人面陶瓮、意大利的马头来通杯,这些来自“抟埴之工:古代东西文明互换中的陶瓷艺术”特展的珍品,以其艳丽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令不雅观众叹为不雅观止。
此外,展览还针对16岁以上不雅观众开设了“手作之美:抟埴成器”陶艺泥塑体验课,很多专业不雅观众更是为了学术而来,深入研究中西方早期陶器和晚期瓷器艺术的不同特点。

“抟埴之工”策展人谈晟广:这个展览打开了很多人的视野,很多学者也专程过来看,都说这个展给大家的启示很大。
我们还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讲座,约请国际还有海内的有名学者给大家做遍及。

既遍及美育又深耕科研,在提升大众审美水平的同时,针对美术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还特殊展出了艺术家的创作草稿和创作条记,为从业者供应了深入理解作品的宝贵机会,助力专业水平的提升。

未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还将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活动,致力于打造天下一流的大学博物馆,通过多元美育体系,更好地做事社会、向美而行。

(总台央视 李晶晶 赵迎晨)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