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交通运输部发布《现有公路履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方案》以来,浙江省依托322国道瑞东段等4条路段共计348公里,开展安防工程示范路培植,全力打造安全畅通、生态智能的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品质工程。

322国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示范项目(简称322国道安防工程)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条国道示范工程,全长122.39公里,个中温州段约100公里,于2016年8月正式开工。
温州市公路管理局作为培植单位之一,以打造品质示范工程为目标,强力推进交通安全举动步伐提升、智能监控举动步伐完善等十多项重点工程,打消了322国道温州段安全隐患,构建了更加安全、高效、和谐、智能的公路交通网络。

温州公路局打造品格工程老路新安防行畅心更安 汽车知识

因时制宜国道安防标准升级

“比较海内同级别的示范项目,322国道温州段安防工程技能繁芜性较高,公路技能等级较为多样,加之道路沿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且交通运行条件多变,百余公里的工程改造起来实非易事。
”温州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陈显春表示,针对不同路段特点因时制宜制订方案,是项目培植特点之一。

以瑞安段为例,城镇化趋势带来了通畅车辆骤增、通畅空间变小、通畅速率变慢的交通现状。
瑞安段部分公路已演化为城市道路,其功能从远间隔通畅变为近间隔的疏散浸染,安全需求也随之提升。
尤其在瑞安市区附近路段,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充分考虑这一成分,按照城市道路的安全标准和照明需求改造升级322国道,增设中心分隔带防撞护栏、中心分隔带开口处活动护栏、跨线桥防护网和LED照明设备等举动步伐,关注细节,全方位提升安全举动步伐。

在一级公路路段,安置于中心分隔带的新型护栏备受关注。

据理解,在浙江省内首次利用的五索紧凑型缆索护栏,具有占地空间小、缓冲韶光长、碰撞能量接管多的优点。
本次改造工程建成18.27公里的五索紧凑型缆索护栏,均设置在322国道安全事件易发路段。
培植者通过安装钢丝绳缆索和接地式端末立柱,确保护栏分段长度一样平常不超过300米,借助纵向吸能构造来接管碰撞能量。
车辆一旦撞上护栏,独特的钢丝绳能够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挡车辆冲到对面车道,规避二次车祸发生,最大限度担保路面的有序通畅。

为办理夜晚行人横穿道路的安全问题,培植者在行人密集穿城镇路段,设置了49套有源自发光标志。

据温州市公路管理局养护科技能职员何工先容,该标志采取的光控技能,知足了白天不发光、断电情形下的识别需求;赞助LED灯实现了人行横道线局部照亮,帮助驾驶职员识别夜晚横穿道路的行人,提高了道路夜间安全性和通畅能力,较传统灯具少了约70%的电耗。

创新探索科技助力智除险情

“如今是科技时期,为打造一条品质示范路,温州公路管理部门在安防举动步伐科技化、智能化方面的探索也非常突出。
”何工说,工程改造中,培植者试用了不少新材料、新技能、新技艺,个中最具科技含量的是轮毂测温系统。

据理解,轮毂测温系统常日设置在长下坡路段,为大型货车通畅供应安全保障。
“如果车辆永劫光下坡,连续踩刹车可能使制动系统产生高温进而失落灵,乃至发生意外。
”何工先容,该系统利用红外线能够检测到行驶车辆的刹车盘温度,一旦超出设定温度,数据将会传到前方情报板进行警报,提示该车辆停车加水降温,让刹车片得到安歇缓解,降落热衰减涌现的概率。

在视距不良的岔路支路交叉口,温州市公路管理局增设了5套汇入交通智能警告系统,借助红外感应掌握技能,警告系统能够检测出区域内机动车驶入情形,并及时反馈给前端标志系统。
同时,标志上的图形、笔墨等主要信息具备主动发光功能,能够担保交通标志纵然在夜晚、雨雾等恶劣景象下,司乘职员在远处行驶也能看清。
智能警告系统投入利用后,得到了过往司乘职员的同等认可,并且这些图形、笔墨信息只有在检测到车辆会入时才亮起,避免了单一的显示办法导致驾驶职员视觉疲倦而忽略险情,保障了道路交会处的行车安全。

新材料的利用紧张集中在桥面铺装、桥梁护栏改造上。
瑞安段黄祥2号桥为水泥、混凝土稠浊型桥面,培植者首次利用超粘磨耗层,办理桥梁路面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公路的整体性,兼顾桥面减载,担保桥梁构造稳定。
作为公路预防性养护的一种高性价比新技能,超粘磨耗层采取专用设备施工,将薄层厚度掌握在8至10毫米,最小限度增加桥梁恒载,还具有防止公路表面渗水,增大路面纹理和摩擦系数,提高沥青路面综协力学强度、降落噪音、延长利用寿命的上风。
(连政 陈青化 潘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