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刀郎老师翻唱的红歌《十送红军》吗?相信很多人对张士燮作词,朱正本作曲的《十送红军》这首歌肯定不陌生。
歌曲以送别红军长征为题材,于1961年创作完成。

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落败后,中心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施计策性的转移退出中心根据地进行长征。
对付很多人来说,长征不仅意味着离开保卫多年的革命根据地,更意味着很可能从此就要永久离开自己的家乡。
然而大家面对无小家的情状,没有人犹豫过。

宋祖英平易近族唱法和刀郎的通俗唱法十送红军歌词不雅赏  第1张

1934年10月,部队开始转移,一听红军要走动听至深的一幕,上演了苏区各个村落庄的老百姓纷纭赶来送别红军。
母送子,妻送郎,子送父,场面非常动听。
乌云压顶,长路漫漫,人们心里装满的是担心悲哀,但脸上却开释着笑意。
他们一边送一边唱,依依不舍,直到再也看不到红军的身影。

这首很悲怆的离去歌,深情惜别是主题,又始终不忘叮嘱亲人红军早早归来,殷殷期盼贯穿全曲,动听至深。
它曾被电视连续剧《长征》选为主题歌,悠扬委婉,凄清伤感,唱出了红军战士与送别百姓之间难以割舍的鱼水情深。

很多歌唱家唱过这首歌,网上也有不同的版本,我们听两个片段。
一个版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秋雨绵绵秋风寒,树树梧桐叶落尽,愁绪万千压在心间。
相对付另一个版本比较直白,短缺一点蕴藉美。

刀郎老师采取的歌词版本开头是这样的:秋风小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哀嚎,树树梧桐叶落完。
歌曲用了比兴手腕,开头很有蕴藉之美,也更符合人们当时压抑着心头悲哀,脸上强颜欢笑的环境。
我以为刀郎老师在选版本的时候肯定是存心了。

还有一些歌手把这首歌唱得过于甜美,我个人以为要唱好这首歌该当有悲哀,压抑之感,中间也透露出期盼与武断。
一首动人的歌,一片小儿百姓之情,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刀郎和云朵。
演绎的这首《十送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