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心红军超越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回顾长征以来所降服的困难险阻,满怀豪情写下的壮丽诗篇。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落败后,中心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施计策性转移,撤出中心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先后打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盘踞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终极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强渡乌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个中,中心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捐躯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均匀年事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由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两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吴起镇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道曾就长征精辟总结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扬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因此我们胜利、仇敌失落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这首七言律诗,记叙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主要历史事宜,精髓精辟简洁地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进程,豪迈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不雅观主义精神。长征标注了民族精神的高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是人类精神的不朽丰碑。长征途中形成的伟大长征精神,也始终勉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勇往直前。
◈2021年度“精良澎湃政务号”揭晓,邯郸发布上榜!
◈转发收藏!
邯郸市最新核酸采样点信息公布
◈全国通报表扬!
邯郸1县成国家级前辈,祝贺!
来源:邯郸市委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