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辅导,全面深入学习宣扬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市委网信办精心打造《廊坊最网红》网络文明品牌,生动讲述群众身边表示“真、善、美”的动听暖心故事,大力弘扬网络正能量,勉励广大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马贺年给学生们讲革命故事
马贺年,今年80岁了,是廊坊市一名普通的退休老西席,多年来热心公益、爱管“闲事”,人送名号“马管事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马贺年发挥余热连续18年做公益,他创办青少年景长公益教室,低廉甜头社区宣扬报栏,连续十几年到学校开导交通,捐资建立了九州镇“城乡文化志愿者大舞台”等等。得到了“第七届河北省道德模范”等名誉称号。
01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家庭主妇们煎、炒、烹、炸大展技艺,空气中弥漫着炖肉喷鼻香味,这是过年特有的气息。
一大早,马贺年下楼买早点,出楼门口,创造小区院子里聚拢许多人,爱管闲事的他不由想到“又失事了!
”
马贺年挤上前,见人群中一妇女在诉说着:“还差300元钱车费,孩子奶奶想回老家过年。”
尾月将尽,景象冷冽,地面滴水成冰。女人衣着臃肿,仍冻得瑟瑟颤动,孩子紧缩在她怀里。她们已经站了良久,女人在探求保洁的活干。
马贺年看不下去,走上前,“年根底下,都整顿完了,你找不到活儿。”
女人眼圈红了:“没活儿,可怎么办?”
马贺年以为女人碰着难事,问:“碰着事了?”
女人哭诉,“我们来廊坊半年,婆婆帮我带孩子,我做保洁。钱挣得不多,想回家。还差300元车费!
”
马贺年从兜里取出300元,说道:“不用再揽活,拿上钱和婆婆回家过年吧!
”
女人千恩万谢,马贺年又叫住她:“还没准备过年衣服吧?我再给你们买几件衣服,面子子面回家!
”女人不肯,马贺年拉着她进服装店,给她们三口每人挑了一身新衣服。
送走女人回家,已快中午,一进门,老伴就问,“早点呢?”马贺年一拍脑袋:“忘了。”老伴清楚,永劫光回不来,肯定去管“闲事”了。
马贺年爱管“闲事”,在小城有名。
02
2014年春,景象微寒,和平路树木新芽摇绿,焕发生机。公路上车流如注,人行道熙熙攘攘。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下文称“管三小”)路口,车流骤然结束。车和人越挤越多,和平路断交。
原来,骑电动车送孩子妇女焦急赶韶光,闯红灯横穿马路,撞到正常行驶汽车。好在司机急刹车,没有造成伤亡,汽车前保险杠被电动车剐出划痕。
司机生气,拽住妇女:“怎么不看旗子暗记灯,明明红灯亮了还硬闯?”妇女振振有词:“你开车不看路,往人身上撞。”
司机要妇女修车,妇女狡辩被撞伤。双方各自为政,吵得不可开交。
马贺年挤进人群,劝道:“上班韶光,大家焦急赶路,难免磕碰。这样,你的车蹭了漆,要多少钱修,我赔。咱让开路,让大伙儿走好不好,不能误大家上班!
”
妇女见状难为情了,“也没撞哪儿,修车的钱我出,给大伙儿让路吧!
”
司机见此,笑笑:“这点划痕,我回去打点蜡就可以,你往后骑车不要闯红灯,危险。”
人们连续赶路,散了。
一场难解难分的抵牾化解,马贺年心里却犯了纠结。他找到社区和交管部门反响,多次协商。交管部门难堪,抽不出警力到这值守。
马贺年联系十多个退休职工,每天早上到管三小路口,当交通协管员。马贺年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定时涌如今路口,掩护交通,开导车辆。
管三小街口车不再堵,马贺年责任掩护交通上了《廊坊日报》《廊坊都邑报》。
马贺年把这两篇文章剪下,一份收进“藏宝箱”,一份贴在客厅。
马贺年“藏宝箱”收藏着奖状、奖杯、获奖证书,包括年轻时得到的赠书及印“奖”字水杯、毛巾、搪瓷缸,乃至还保存多年前捐款证明及捐款当时人为表。这些都是让他感到自满的“文物”。
03
上了报,马贺年觉得周围人都在把稳他,腰板下意识挺直,头也昂得高高。
马贺年是“廊坊市首届模范班主任”。去市里开表彰大会,受到市领导接见。那次,让他光彩好永劫光,只惜,年代有点久远。
改革开放初,国家粮食困难,马贺年号召家人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食,一家四口三年省出475.5斤粮。当时,这四百多斤粮如取出卖钱,是一笔不小收入,马贺年绝不犹豫上交万庄粮库。
万庄粮库给他们发了一张《存粮证》。这张《存粮证》被马贺年保存。《廊坊日报》举办“赤色印记——传承家风”栏目,《存粮证》被晒动身布。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里号召下乡支教。马贺年此时已五十开外,他带头报名支教马柳乡。当时,马柳乡穷,电话费欠300多元,教室里土台子做桌凳,孩子们穿衣破旧,文具也缺书少本。
马贺年拿自己人为给学校交电话费,并把马柳乡学校和市区管三小结成帮扶对子。他率先捐出一个月人为,管三小师生也纷纭捐钱捐文具,他带领学生代表去马柳乡捐赠,市里孩子受思想教诲,乡下孩子得物质帮助。
04
2015年,马贺年家有十六万元存款。对马贺年而言,这是一笔巨款。他想在“公益”上投入。
马贺年每天在管三小路口开导交通,这一天他碰着一件烦苦处。
那天是孩子们下午放学韶光,马贺年照例站在路口值勤。此时,从一大街里面跑出几个半大孩子,他们一边跑一边闹,马贺年没来得及阻挡,一个孩子就撞到一辆骑行飞快自行车上。
孩子跌坐在地,胳膊划破皮,自行车连人带车倒在地上。人没摔伤,但是车筐里的鸡蛋却摔出来,碎了一地。
骑车妇女生气,拽住孩子就打。
“有事说事,凭什么打人?”马贺年上前质问妇女。
妇女拽住孩子不放:“你是谁,干嘛多管闲事?”
马贺年把孩子拉过来护身在后:“这段路归我管!
”
“放学韶光,孩子们从街口出入,为什么骑这么快?骑车撞人不闻不问,动手打人,得找地方说理?”
女人无言以对,仍野蛮无理,“他把我鸡蛋撞烂,得赔”。
马贺年明白,孩子们在马路上打打闹闹,确实不屈安,也不对。马贺年从兜里取出二十元给了妇女,转头安慰孩子:“下次过路口,一定要把稳,这样乱跑,被撞坏了怎么办?”途经家长纷纭议论:“这些孩子每天跑来跑去,危险。”
马贺年萌生要给孩子们办“四点钟教室”想法。“四点钟教室”预备很顺利,马贺年找到社区,居委会主任亲自接待:“居委会腾一间屋,做教室。”
“四点钟教室”办起来,“马管事儿”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电视台、报纸来采访,马贺年成小城新闻人物。至此,他收成不少名誉:“最美廊坊人”“冲动廊坊十大新闻人物”“廊坊市金牌志愿者”。
05
马贺年在九州二村落有一套房,哥嫂住着,熟习的发小也在这儿,他常回老家转转。
二村落中央有大水坑,坑边有几棵粗壮茂盛杨树。到夏天,有许多老人在大树下纳凉谈天,下棋打牌。马贺年回老家,习气在大树底下坐坐,和老伙计们话家常。
后来,村落委会垫平水坑,安上健身器材,成了健身广场,人们更喜好到这里了。闲时,有人来小广场吹葫芦丝、拉二胡、唱戏,热闹非凡。
“咱们在这里搭一大舞台!
”一次回老家,马贺年站健身广场中央,对乡亲们讲。大家来了兴致,七嘴八舌议论,可惜,没钱。
“我这有四万块,搭个大棚够。”马贺年说道。
大舞台开工培植,老人们热心承担督工任务,临时短缺材料、工具,就从自己家拿来。马贺年要给他们算钱,大伙儿说:“自己的事,搭点东西该当。”
健身广场上很快建起一座俊秀彩钢大棚。大棚里面是封闭舞台,铺红地毯,舞台三面墙贴绚丽彩色宣扬画。
老人们兴趣勃勃,自带乐器登台演出,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
马贺年并不知足老哥几个演出,他想得更多。
马贺年是廊坊市国际花园社区志愿者。社区里藏龙卧虎,许多退休戏曲名家成立志愿者宣扬队,在社区活动室排练节目。九州镇艺术氛围也很浓,有小车会、秧歌队。马贺年有心把城乡音乐爱好者聚在大舞台,让这里成为他们展示才艺、弘扬精神文明阵地。
马贺年的想法得到国际花园社区和九州镇的支持。大舞台被命名为“城乡文化志愿者大舞台”。
志愿者宣扬队成立起来。
2016年春节,大舞台开演,精彩节目吸引九州镇附近村落落村落民,一韶光,万人空巷,都来看文艺演出。
马贺年作为大舞台联结员,帮志愿者宣扬队编排一场场大型文艺节目。逢年过节,特殊是“七一”“八一”“十一”重大节点,他宣扬党史,宣讲时政。宣扬内容奥妙穿插在文艺节目中,大家在看节目时理解党政策,谛听党声音。
周末,马贺年组织社区志愿者宣扬队来大舞台演出,村落文艺爱好者也登台献艺。大舞台成了城乡舞台。
2017年,廊坊市文联举办京津冀豫鲁评鼓书擂台赛。马贺年以为机会来了,如能请到五省市名角演出,大舞台可扬名。
通过与有关部门沟通,马贺年请参赛艺人到九州镇家,包吃包住,四十天下来,为艺人节省上万元住宿费。艺人们白天在市里比赛,晚上在大舞台为村落民演出。
06
马贺年的名号“马管事儿”越叫越响:2015年到2017年,马贺年连续三年荣获“冲动廊坊十大新闻人物”;2016年到2019年,连续四届成为“全省关心下一代事情前辈事情者”;2019年荣获河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2021年获“全国关心下一代事情前辈事情者”称号。
名誉让马贺年对公益更上心。碰着“闲事”,他会去管,没有“闲事”,他会想办法寻“事”管。
马贺年在国际花园社区和九州镇设立阅报栏,定期改换。当有人从架子上抽出报纸来看时,贰心里特殊高兴。他用纸浆板和旧木条制作一个活动宣扬箱,表面是“雷锋名言、雷锋精神和简介”广告布,里面立着一座雷锋等身铜像。开箱,雷锋像庄严展现在大家面前,洞开的箱门上还有《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马贺年推着宣扬箱来到管三小门前,领孩子们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那一刻,他觉得非常神圣……
07
马贺年退休金每月5000多元,拿出3000元做公益,“四点钟教室”改成“马管事儿辅导站”。
为办好“马管事儿辅导站”,他自费编排和印制《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小册,还把报纸上摘抄下的英烈人物故事编成册子。这些都是辅导班教材,也免费向社会发放。
马贺年开办了“学困生”辅导班。为办理师资困难,他去航天学院联系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帮扶。几年来,帮扶农人工子女、英烈子女、低保家庭学习困难孩子1200多名。
“学困生”脱困了,考上空想学校。农人工带着考上学的孩子来辅导班致谢。望着他们朴实诚挚的笑脸,马贺年想起身乡的子侄。马贺年想把“马管事儿辅导班”办到乡下。
城乡教诲差别,一贯是马贺年心中解不开的结。2016年,他拿出5万块钱在老家院里加盖厢房和车棚,加上原来的屋子,办起“好孩子快乐班”,连接上北京101网校,让屯子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诲资源。每逢周末,他还会约请航天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辅导作业。他还从市里请来书法家责任授课,孩子们踊跃学习。
辅导班办得好,得到村落民认可,大家都把孩子送过来,“好孩子快乐班”人满为患。
08
马贺年平时最喜好戴一顶赤色小帽,上面有志愿者字样。他穿衣服很特殊,有时青春时尚,有时品牌时髦。实在,都是航天学院学生淘汰下来的衣服。
他乐呵呵地说:“衣服遮体保暖就行。”但,他却看不了别人困窘。一次,在管道局中学门口,他接送外孙女高下学,听家长们议论:蔺同学的妈妈常年生病,损失劳动能力,他爸爸抛弃他们,家里只有他和奶奶带着生病的妈妈相依为命,靠奶奶捡褴褛生活。蔺同学学习成绩特殊好,他妈妈病越来越厉害,能不能读完高中是个问题。
马贺年没有参与议论。他找到蔺同学家,对他讲:“孩子,你要好好读书,爷爷每学期帮助你2000块钱,一定帮你完成学业!
”
三年高中,马贺年一共帮助蔺同学14000块钱,蔺同学没辜负他,以精良成绩考上大学。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作为金牌志愿者,马贺年走小区做流调,给生病在家不能下楼老人送菜送粮,忙得不可开交。转年初,小城疫环境势严厉。小区门口志愿者值班上岗,供他们安歇的铝合金值班室寒气逼人,志愿者在值班室冻得瑟瑟颤动,马贺年立即买了电暖气,骑三轮车,亲自送到辖区四个值班室。
又是一个鲜花烂漫的春天来临。在小区门口,在公园广场,马贺年头戴小红帽,手持宣扬材料,深情地向人们宣讲赤色故事。
洁白的槐花飘落在他身旁,一地芳华。
来源:人物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