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辽沈以《身高1.66米的居民进楼磕脑袋》为题宣布了沈阳市大东区机校街44号楼单元门只有1.585米高,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常有居民撞门框的事情发生,居民称,单元门原来就矮这是事实,但施工单位改换新门时将门变得更矮了,“为啥就不能趁着这次改造将门再加高些呢?”

6日记者来到大东区房产局,旧改办事情职员邹继光卖力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他说,该楼由于楼体下沉,单元门原来尺寸就小,改造时是按原尺寸改换的新门,地面没有加高,“我们改造的项目当中没有涉及加高门这一项目事情内容,招标时哀求也是按原门大小装新门,并没有哀求加高单元门,并且也没办法加高”。

旧改时没有加高这项 新门按原尺寸更换 汽车知识

邹继光称,该片区于2022年春季开始改造,9月份基本落成,制作单元门是按照原单元门尺寸进行定制的,“原来为铁门,后装的是白钢门,我虽然不知道原门的尺寸,但新门的大小和原来是同等的,不存在新装门变矮的说法”。

至于居民称出门碰头,邹继光称,单元门确实矮,“当时我们也看到了,以往在其他小区也涌现过类似情形,原来多大,我们就做多大”。
该小区改造包括楼顶防水,粉刷楼体外立面,楼道刷大白,改换单元门窗,重做园区排水等项目。
重铺园区地面时,是按照原有标高施工的,地面也没有加高,“楼的主体没有动,原来门1.6米就做1.6米的门,不影响工程的正常验收”。

邹继光回顾,施工期间,并没有接到干系部门和该楼居民提出的加高单元门的诉求,也没有这方面的方案,“现在改造竣工快两年了,也没有办法加高,超出我们的职责范围。
如果变动单元门高度,得由社区向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由干系单位进行处理”。

有读者致电辽沈,就1.585米高的单元门揭橥个人意见,认为不敷1.6米高的单元门很少见,对付北方人的身高来说,实在是太矮了,“各方不用尺量就能看到问题的所在,干系部门该当及时办理居民的困扰,也不至于拖了这么久。
便是没有站在居民态度上为办理问题想办法,这还用居民反响吗?谁家的楼门不到1.6米啊,换门这种关乎百姓安全的事,怎么能如此不上心呢?”

本报 金国建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