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翠峰点位卖力人”群里亮起了当天第一条信息——“8个小组均已到岗并完成点位分配”。
晚上23:12分
牢牢贴在背上,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防护服,终于被逐步拽离,瘫倒在沙发上,皮肤和他都长舒了一口气。
从2月开始,这样的日子,刘红卫已经度过了不知道多少天。
苏州链家/双湖大区/独墅岛店/刘红卫
我们口号是“保住大家的绿码”
“请出示康健码”
“请保持间隔”
“请戴好口罩”
从今年2月开始,这大概是刘红卫说得最多的几句话。
3月21日,最低温度6.4°
4月12日,最高温度33.6°
大半个月跳崖式的环境温度周期里,刘红卫能感知的体表温差更大。
刚给业主送完所需药品和生活物资,又马一直蹄赶到核酸检测点坚持秩序,太阳暴晒下,趁着中午安歇,测了一下防护服外边温度,刘红卫直呼:“好家伙,37度2!
”
社区拉来的冰块,累到吱呀作响的电风扇,这些外界物理工具已经无法抵挡表面的气温。“很热,基本上都快脱水了,但大家还在咬牙坚持着要把事情做完”,摘下帽子,被汗湿透的头发,额头上勒出来的印记,这样的状态,险些成了所有社区志愿者的日常。
额头上被压出的爱的徽章
从2月到4月,从瓢泼大雨到酷日暴晒,从凌晨三点的检测点到夜晚十一点半的社区。
穿着好防护服,佩戴好口罩、手套、鞋套和隔离面罩,无条件服从社区安排,提前到达做事社区,参与搬运医疗物资、搭建帐篷、掩护现场秩序、帮忙登记身份信息,马一直蹄,全心助力社区防控,保障居民安全有序地开展核酸检测。有时太累,他就争分夺秒席地而坐安歇下,水是不能喝的。
“6点穿上,12点才能脱下来,期间不能喝水,不能进食,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一件防护服的本钱还是蛮高的,大家都舍不得。”
挺身而出,奋战一线,他们说:“我们的口号便是——保住大家的绿码”。
“终年夜了,我也要学习做年夜夫”
一座城慢下来,一群人动起来,在与疫情的战斗中,没有察看犹豫者。
爱是相互的,在全心为社区付出的过程中,刘红卫也收成了很多的冲动。
“在做志愿者的时候,小区居民常常会过来给我们送水送吃的。有一件事,我特殊冲动。那天是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做核酸,排队的时候,孩子说终年夜也要学习去做年夜夫,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我不是医护职员,但听了这个话,我特殊冲动。”
其余,一幅幅送到“大白”手中的漫画,孩子手写的加油信,薄薄的纸张、一笔一画写下的祝福,承载着孩子最朴实的感谢。
“感激您们给我们的康健担保,让我们一起打倒新冠!
加油!
”
五年公益付出,爱心夫妻档
2月,投身苏城战疫行动,但刘红卫的公益之路却远比这个长。
我小时候兄弟姐妹很多
受到过很多邻居的帮助
感想熏染过很多温暖
终年夜后
在别人有须要、我有条件的时候
我以为我也该当站出来
更好地通报这份爱
5年光阴,100多场公益活动,都有刘红卫的身影。但正式成为志愿团队的一员,是在三年前。2019年,刘红卫加入了他所在翠湖社区的志愿团队。
帮忙社区治安,勾引垃圾分类,做事关爱儿童暑假班,教社区老年人如何利用智好手机,人口普查期间,爬楼拍门帮忙统计人数……
当问到做志愿者,家里人的态度时,刘红卫自满地表示:“我媳妇儿也跟我一起,家里孩子比较懂事,安歇日我们去做公益,他就一个人在家安心学习,让我们省心不少。”
截至2022年4月13日,刘红卫累计参与志愿做事时长408.5小时,他的妻子刘忠兰女士累计136小时。
544.5小时,32670分钟的投入,在前行的步履中,他们堆叠出韶光的光辉轨迹。
投身公益,刘红卫夫妇也受到了表彰。
左:刘红卫 右边:翠湖社区布告
在疫情这场大考下,像刘红卫夫妻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的目标是做好防疫“城墙”的“一块砖”,哪里须要往哪搬。
朝阳升起之时,他们坚守在采样通道上;
夜色降临之时,他们带着红袖章欢迎业主回家。
扫样本采集码,受检人二维码,大略的两个动作,一上午重复了数百次……
在链家,在做公益的路上,刘红卫有无数盟友。爱心图书馆、大地美容、教老人用手机、免费打印、送春联等社区活动……在社区开展公益和共建活动,并利用门店位置的先天上风,供应各种便民和志愿做事,为社区的美好生活出份力,苏州链家一贯在努力。
疫情期间,爱是“苏康绿”,暖是“守护红黄”,赢在“超级白”。
用暂时封锁的脚步,换取拥抱爱的自由。
苏州加油,链家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