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浙江的刘师长西席就碰着了这样一件糟苦处。
去年,他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某品牌的折叠电动自行车,上面不仅写着,新国标,还明确标注了全国可上牌。
当刘师长西席花了2599元买得手、组装好上路后,没走了一段就被交警拦截。

网购的电动车居然上不了牌别慌走司法轨范能退一赔三  第1张

各种信息都不符,无法上牌

交警见告他,“车必须上牌,不然不许可上路”。
这时候刘师长西席也没以为有什么问题,赶紧携带着电动自行车的合格证、发票等就去了车管所,结果没想到得到的回答给了刘师长西席当头一棒。

“师长西席,合格证上的型号、参数、电池容量、生产厂家书息与车辆实际不符,无法上牌。

这回刘师长西席可蒙了,赶紧就联系客服进行讯问,很快,卖家就重新给他开具了合格证,但反复开了两次,车辆都无法上牌,事情职员在查询之后都见告他,“各种信息都与车辆实际情形不符。
”尤其是蓄电池,合格证上的蓄电池生产企业为东莞某公司,而该车实际蓄电池的生产厂家是黑龙江某公司,容量为22Ah。
根本不一致。

退一赔三,获赔10396元

一气之下,刘师长西席将卖家告上法庭,哀求其进行退款。

法院认为,卖家向刘师长西席供应的电动车合格证与实际情形完备不一致,宣扬信息也与实际情形不符,导致刘师长西席基于虚假信息作出购买涉案商品的行为,应认定其行为构成敲诈。

终极,刘师长西席将车退回,其余卖家向刘师长西席支付三倍赔偿,总计获赔10396元。

买家要谨慎,卖家讲良心

这件事给买卖双方都敲响了警钟。

对付买家来说:线上购物需谨慎,尤其是电动车这一类,刘师长西席虽然窝火憋气,好歹没有受到生命威胁,而有些无良商家会将杂牌车挂上大品牌的幌子发卖,线上交易难以辨别,如果真在骑行过程中发生危险就得不偿失落。

对付卖家来说:虚假宣扬不可取,贪一时利益一定会造成长久丢失,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