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转业》中提到十不闲莲花落及发四喜

莲花落,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
宋代传入民间,为托钵人乞讨时所唱。
莲花落的兴盛当在清代乾隆之后,始有职业艺人涌现,并与民间盛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的天平会,名为十不闲莲花落。

郭德纲总唱的十不闲莲花落及发四喜小编帮你们找到出处和文本了  第1张

“十不闲,是用木架上锣鼓镲,一人居中,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锤,敲打单皮及大鼓。
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踏之使响。
言其惊悸失措,口中唱词,以是谓之十不闲儿。

十不闲莲花落儿演出时先由全体职员敲击十不闲打击乐器,唱〔四喜〕、〔八掌〕、〔架子曲〕作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
演出形式分单唱、彩唱。
前者1人演唱,后者2、3人分饰旦、丑两个角色,分包赶角,尤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凡子弟票友演唱的组织,称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称为浑门,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托钵人演唱的大口莲花落。

四喜(发四喜)

《福禄寿喜》

福字儿添了来喜冲冲,福缘善庆降瑞平.福如东海长流水,恨福来迟身穿大红.(\公众恨\公众字唱成\"大众汉\"大众音,禁忌恨音.)禄星笑道连仲三元,鹿衔灵芝口内含.途经高山松林下,六国封相做高官.(\"大众六\"大众字唱成\公众陆\"大众音,上口字.)寿星秉寿,万寿无疆,寿桃寿面摆在中心.寿比南山高万丈,彭祖爷寿活八百永安呐康.喜字花儿掐了来,戴满了头,喜酒斟上瓯上几瓯哇.喜鹊鸟儿落在房沿儿上,喜报登科独占鳌头.

《花名古人名》

正月的迎春独占先,女扮男装花木兰.手扶万花红佛女,替夫出征廿九年.仲春里来花芽儿发,三下寒江樊梨花.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刘金定下南唐四门杀.三月里的桃花满园开,九里山前又把兵排.项羽拉着虞姬手,盖世英雄落下泪来.四月里来玫瑰花儿喷鼻香,杨贵妃陪伴 唐明皇.君妻入了销金帐,宛如彷佛梨花配海棠.

《西厢记》

姐儿在房中绣喷鼻香袋,绣出西厢诸人来.这一边绣的是莺莺女,在那一边儿绣的是张秀才.张秀才来你好呆,为何不跳这粉皮墙来墙又高来那楼又大,姐儿把楼门大洞开.你是谁家的俏郎才,标布(当时的洋白布)的袜子蝴蝶梦的鞋.前门不见姐儿打水,后门不见姐儿抱柴.忽听门外叹声咳,姐儿匆忙走下楼来.搬了一个椅子郎君坐,金壶盛酒银壶筛.

八掌儿

据侯宝林师长西席回顾,开场时先唱“什不闲”,几个人同时唱,为了招徕不雅观众,先唱“福”、“禄”,“喜”、“寿”四个字的吉利词儿,唱完了还有八句独唱。
这八句词便是八掌儿,一样平常人都是这么唱的:一上台来且留神儿,一边财神儿,一边鬼神儿;也有唱喜神的,那便是:一边财神儿,一边喜神儿,财神手拿着摇钱树,喜神手托着聚宝盆儿;聚宝盆儿倒有金马驹子在,金马驹子一上来托着金人儿;金人手拿八个字念来……大伙儿问:“怎么样啦?”那人再唱:念诸位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儿呀,豆豆,切豆切豆呛……

架子曲

单人唱的小段儿叫做\"大众架子曲\"大众

《一门五福》

一门五福,三多九如.七子八婿,满床笏,胜似那文王百子图.寿星佬跨鹤在云端舞,龙头拐杖相渲染紫金葫芦.那紫金葫芦里面飘仙气,飞出来十万八千燕蝙蝠.

《一上台来细留神儿》

一上台来细留神儿,一边是财神,一边是喜神儿.财神怀抱着摇钱树哇,那喜神怀抱着聚宝盆儿.聚宝盆里倒有那金马驹子在,金马驹子上坐着银人儿,银人儿手托着八个大字来吧您哪,愿您:\公众招财进宝,日进斗金儿!\"大众

《十 喜》

喜得是一门五福,福禄增,喜得是二字恭喜,高挂花红.喜得是门前倒有三阳开泰,喜得是四角完好福寿康宁.

喜得是五子登科麒麟送子,喜得是六(音\"大众陆\"大众,上口字)国封相状元红.喜得是七(妻)才子禄您哪辈辈行孝,喜得是八仙过海各显奇能.喜得是九凤重阳民安乐,喜得是当朝一品您哪十字披红.

《十仲春》

正月十五闹元宵,仲春二的薄饼卷了一个包.三月三逛了一趟蟠桃会,四月初八把缘豆儿嚼.五月初五的樱桃桑葚,六月六把《西厢》瞧.七月十五盂兰盛会,八月十五月儿高.玄月九登高逛了一趟法塔寺,十月一又把包袱烧.冬子月尾月没有什么事,大年初一吃煮饽饽又把醋浇.

末了,送上

编辑整理:紫气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