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首由刘欢老师演唱的《国际歌》,令人线人一新。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天下耐劳的人……”,这是千百万无产者都熟习的《国际歌》,正如革命导师列宁所说:“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哪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哪里,不管他若何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阔别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习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道和朋友。”这首千秋永垂的无产阶级战歌的歌词作者是一位普通的工人、法国的无产阶级墨客鲍狄埃。
欧仁~鲍狄埃(1816一188)出生于巴黎一个包装工人家庭。十三岁就开始当徒工,并学习写诗。十四岁创作了第一首歌词《自由万岁》,对波旁复辟王朝表示无比痛恨。二十四岁创作的《是人各一份的时候了》,发挥了巴贝夫的均匀共产主义思想,在工人群众中激起巨大反响。1865年,鲍秋埃加入了第一国际,成了工人运动的活动家。巴黎公社出身后,他当选为公社委员。公社失落败后的第二天,他藏在巴黎近郊一个工人家里,在白色胆怯中写下了《国际歌》。往后,他被迫流亡英国、美国达九年之久。他病逝往后,成千上万的工人群众参加了葬礼。他们高举红旗,呼着“鲍狄埃万岁”的口号,把他的骨灰与被枪杀的其他公社社员埋葬在一起。
鲍狄埃生平写过许多诗歌集,晚年出版的《革命歌集》集中了他诗歌创作的精华。列宁赞赏鲍狄埃是“一位最伟大的用歌作为工具的宣扬家”,“他在自己的身后留下了一个非人工所能建造的真正的纪念碑”。
而《国际歌》的作曲者皮埃尔·狄盖特(1848一1932),也是法国工人。他生于比利时,后随家移居法国里尔,从小做工,青年时即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时,他赶去参加,由于途中被普鲁士军队逮捕而未成。1920年加入法国共产党。《国际歌》的曲子作于1888年6月。乐曲不仅庄严雄伟,激越动听,而且普通明快,与歌词相得益彰,堪称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