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身边是不是也有过这么一个“老司机”:总是说自己开了二十多年车,阅车无数,抠抠你的车漆,敲敲车门子,撇撇嘴见告你:“你这车太软,不靠谱。

他总“教导”你:“别买日系车,一撞就烂,根本不屈安。
还是德国车瓷实,禁撞!

并非不禁撞惨不忍睹的车头也许救了你一命 汽车知识

这样的老司机十有八九是开方脑壳老普桑那代人,不懂汽车布局全靠野路子攒出来的“履历”说教。

日系车薄、不禁撞这类话已经洗脑很多年了,但实际上禁不禁撞和安不屈安没有关系。
除了坦克没有任何一辆汽车真正“禁撞”,那么一撞就烂的车真的不屈安吗?

汽车的安全性指什么?

是人,人,人!

指的是汽车对驾乘职员的保护性,而不是汽车对自身构造的保护。

你一定见过各种汽车的碰撞实验,40km/h撞向墙,车头碎了,垃圾!

官方实际是测试在驾乘职员的安全,是考验汽车在不同的碰撞事件下,对驾乘职员的影响有多大,而不是考验车禁不禁撞、质量好不好。

车头没变形,这车真结实!

车没变形,人就不好说了。

人们什么时候才能懂车头是溃缩区这个浸染呢……

讲个物理小知识。

一辆在以60km/h行驶的汽车,相称于一头大象从3层楼掉下来的能量,当这辆车停下来时,这个能量一定要有一个去处。
正常制动的话,这个能量是通过刹车片持续升温、散热而开释。
如果是通过撞击停下来,这些能量就会通过车辆外围金属的扭曲变形而开释。

如果车辆外围金属没有受到力,那这些力去哪了?

你有没有见过,手机贴了钢化膜,摔了,膜无缺,屏幕却稀碎。
膜的浸染是帮屏幕泄力,力没泄在外部,就会会浸染在里边。

车在碰撞的一霎时,驾乘职员在短韶光内体验极高的加减速率,这会对优柔的大脑和其他器官非常不好。

汽车车头大约有约50厘米的可皱缩长度。
在以时速60km/h发生碰撞的一瞬间,这段车体相称于抵抗了相称于飞机引擎1/4推力的力,接管能量、扭曲变形,险些能消化掉一半的力,剩下的能量分散到车的周围,剩下的才会通报到车内。
车身变形越多,也意味着碰撞减速韶光加长,才会对人有缓冲空间。

实在好的安全性,该当是车前部充分溃缩接管能量,但驾驶室却保持完全。

车报废,人安然是大事件中最好的结果。
不要追求人车都安全,那不可能,我的动量守恒定律不同意。

——牛顿

一辆车哪个部分最该当硬?

A、B、C柱的刚性要足够强。

A、B、C柱内是人的生存空间,以是在事件中,A柱与C柱前不能产生可能导致乘员受伤的较大变形,以是整车刚性最强的地方也是这三个位置。
A、B、C柱内常日利用超高强度的热成型钢板,可承受1000Mpa旁边压强。

重量重、车身高的车辆占上风

物体的重量越大惯性越大,势能也就越强,而相对轻的一方则要承受碰撞中更多的浸染力。
大略点说便是,你开着QQ撞了人家的大G,就像纳什进攻奥尼尔,哭得一定是自己。

当然,我们不可能都去买大SUV。
那么不管是德系还是日系的小轿车主,都要对自己的车有精确的认识,车身构造刚度较低的车,吸能区构造终极将承受所有形变,并接管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
车变形严重是正常,人没事比什么都强。

同等级的车,刚性和安全性能差不多,不过五菱宏光这类前后都没有多少溃缩构造的mpv,在事件中每每受到的侵害最大。

哪些车最安全?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新车碰撞测试)是时下最专业的汽车安全性能测试机构,他们的评价体系包含碰撞安全性能、行人保护以及主动安全设备等多种测试。
测试结果是根据数据打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最高五星,分别是:

五星:乘员严重侵害的概率小于或即是10%;

四星:乘员严重受伤的概率为11%-20%;

三星:乘员严重受伤的概率为21%-35%;

两星:乘员严重受伤的概率为36%-45%;

一星:乘员严重侵害的概率大于45%;

五星成绩意味着车辆的安全性能达到了评测中的最高标准,这也可以作为购车的参考。

2018年欧洲NCAP评定的五星车型有:

你看,日系车比德系还多了一个,

那些听了好多年“日本车不屈安”的谣言,从本日开始就忘了吧。

安全带是给警察系的吗?

这个东西是“汽车用品”里最害人的,

没有之一。

那些车祸伤亡的事宜,最常见的一种,是由于巨大的惯性,头部撞向前方向盘或直接被甩向前挡风玻璃;其次,是被甩出座位,乃至甩出车厢引发了二次受伤,这是去世亡率最高的。
末了,是车辆翻滚,人在车内撞上撞下导致重伤;

以上三种常见侵害,但凡系了安全带,是可以大幅度降落乃至避免受伤的。

可有些老司机要面子,以为系安全带便是对他车技的一种侮辱。

我们可以担保自己不撞别人,但不能担保别人不撞自己。
系安全带不丢面子,无知和自大才丢人。

安全带是你唯一自己可掌握、把握的生还机会。
——易教授

教授叮嘱

如今,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看重汽车的安全性是好事,不过不能走进误区,纵然是“禁撞”的车,撞了也得检讨也用修。

有条件选择主动&被动安全配置更高的车固然好,但不能把安全希望寄托于车的质量。

有敲车门抠车漆的工夫,不如每一次出行都把安全带系紧。

声明:本文转自微信"大众号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