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认证为“华为智能汽车办理方案工程师”的微博博主针对问界M7的碰撞测试成绩做出解读,他表示:“正面25%偏置碰撞A柱变形≠安全性差,还有A柱变形≠A柱断裂,断裂与变形完备是两个观点。”
这被网友认为是避重就轻、失落包观点,也引发业内人士强烈质疑。11月10日,#华为工程师回应问界M7安全性子疑#登上微博热搜。
红星成本局向问界方面讯问M7碰撞测试争议问题,截至发稿没有得到回答。
↑7月16日,上海,市民咨询华为问界M7 图据视觉中国
车身构造专家向红星成本局指出,现在汽车都是弹性车身,碰撞后A柱肯定会变形,碰撞后车门能打开便是合格的。但须要把稳的是,合理变形是吸能,挤压乘员生存空间是侵入,要考虑详细的变形程度。“这次碰撞测试问界M7的侵入量并不大,但卡着标准的临界点,缺少余量,让大家不太能接管,而且与一起参加测试的空想L9、领克09形成了强烈比拟。”
车身构造专家还表示:“如果把握不住变形程度,最优解是用强度更高的材料。目前A柱钢材强度一样平常能达到900mpa。不过强度越高本钱越高,厂家要在材料强度和本钱上取舍。”
问界M7碰撞测试A柱变形
引发安全性子疑
日前,中保研发布了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022年测评车型第一次结果。参与这次测试的14款车型包括空想L9、本田思域、领克09、华晨宝马X5、AITO问界M7等热门车型。评价标准由高至低依次为G、A、M和P(精良、良好、一样平常和较差)。
大部分参评车辆都得到了精良评级。在整体测试中,问界M7被评为G级,个中车内成员安全评价G;车外行人安全评价G;车辆赞助安全评价G;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得到了M。
然而汽车博主@懂车老王指出:“根据中保研网站显示,问界M7在25%偏置碰撞后,车辆前部发生溃缩,A柱与车顶连接处,疑似也发生了明显变形。在驾驶员25%偏置碰撞测试的项目评测中,乘员舱上部入侵量只取得了A评价,其车身构造也只取得了A评价。更为严重的是,侧碰B柱与驾驶员中央线间隔为14.5cm,比同期测试的空想L9短了将近一半间隔。”
↑懂车老王微博截图
问界M7是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品牌推迟的第二款车型。这款大型电动SUV售价31.98-37.98万元。自开启交付以来,问界M7在两个月内已累计交付1万辆。问界M7上市时,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曾表示,M7的目标是超越百万豪车的舒适智能体验。他还称,问界M7最大的缺陷便是“太便宜了”。
@懂车老王表示,“这款车型起售价高达31.98万元,在车身强度方面该当做出更多努力”。问界M7的碰撞测试成绩引发广泛谈论。
华为工程师:
A柱变形不即是安全性差
11月9日,认证为“华为智能汽车办理方案工程师”的微博博主针对问界M7的碰撞测试成绩做出解读。他表示:“正面25%偏置碰撞A柱变形≠安全性差!
还有A柱变形≠A柱断裂!
断裂与变形完备是两个观点。”
他强调,“车内成员安全指数及其内的四个子项目,问界M7全部得到G,以及车外行人安全指数G、车辆赞助安全指数G。整体从碰撞安全性上来说,问界M7全部达到了最高安全标准G。中保研的公示成绩可以证明,问界M7在保护乘员舱的安全上毋庸置疑。”
对付A柱变形,该工程师阐明是由于问界M7在整车的形状构造上做了一定的安全性优化。A柱要承担并分解大分部冲击力才能对驾驶室形成保护。他特殊指出,“中保研曾做过关于A柱变形不是作为判断车辆好坏的标准回应,个中明确指出,A柱与车顶的交卸点并不在考察指标范围内,其次考察的指标是集中在车辆和乘员舱,以及防火墙后面的一些部位。”
这被网友认为是避重就轻、失落包观点。11月10日,#华为工程师回应问界M7安全性子疑#登上微博热搜。
↑华为工程师解读
有业内人士表示:“A柱跟防火墙是担保职员生存空间最主要的东西,并不是吸能变形的地方,也该当是最能检测车辆刚性的地方”,还提出B柱及门板上的防撞梁强度不足、没有第三排侧气囊等安全问题,哀求问界M7公布白车身的超高强度钢分布占比,以及解释构造设计方面是否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工程师以三款同样在25%偏置碰撞中A柱发生变形,但全部得到G的安全评级的车辆做了类比。这三款车分别是:奥迪Q5L(2020款40TFSI荣享进取型,售价25.80-34.80万元)、空想one(2020款增程6座版,售价34.98万元)、小鹏 P5(2022款,售价17.79-19.39万元)。而一起参加测评的空想L9、领克09、一汽丰田皇冠陆放三款SUV在“乘员舱上部入侵量”和“车辆构造”两项都取得了“G”评价,AB柱无缺。
11月10日,红星成本局向问界方面讯问M7碰撞测试争议问题,截至发稿没有得到回答。
专家解读:
这次碰撞测试侵入量不大,但有点到临界点
“碰撞测试A柱变形不即是安全性差”,这种说法有问题吗?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见告红星成本局:“现在汽车都是弹性车身,碰撞后A柱肯定会变形,碰撞后车门能打开便是合格的。还要看车头往里缩了多少,变形有多少,这都是有严格规定的。”
有网友提出,碰撞测试的时速仅为64.4km/h,问界M7的A柱就发生变形。而在高速路上的时速更高,问界M7的安全性值得担忧。
陈全世对此表示:“碰撞测试的时速一样平常是50km/h,这是国标、国际认可的。碰撞前肯定要踩刹车,实际碰撞速率都在50km/h以内。” 据理解,NCAP测试的正面碰撞速率为64km/h,侧面碰撞速率为50km/h。
↑7月16日,上海,市民咨询华为汽车新款SUV汽车问界M7 图据视觉中国
车身构造专家向红星成本局表示:“不管是ABCD哪个柱,都是支撑车外表的主要框架,也是在碰撞不可避免的情形下,保护车内人的末了樊篱。但A柱最主要,如果A柱受损,侵入造成的车内人员受伤几率会更大。目前车企都在A柱上做大量加强,汽车省哪里都不该省A柱强度。”
他指出:“汽车碰撞后A柱肯定会变形。合理变形是吸能,挤压乘员生存空间是侵入。这次碰撞测试问界M7的侵入量并不大,但有点到临界点,让大家不太能接管。安全还是希望能够余量多多,并不是卡着标准消费者就知足了。之前宣扬得太过了,消费者期待值太高。而且一起测试的空想L9、领克09都没变形,比拟比较惨烈。”
“如果把握不住变形程度,提升刚度则成为最优解。大略说便是加钱,用更好的A柱材料,只管即便做到不变形”,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钢材强度越高价格越贵,A柱一样平常都会用到900mpa,厂家要在材料强度和本钱上取舍。”
“举个例子,特斯拉Model Y的A柱采取超高强度的马氏体钢,屈从度可以达到1700MPa,相称于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1平方厘米)可以承受17吨的巨大压力,其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得到了G评价。”该业内人士表示。
红星新闻 吴丹若
编辑 余冬梅 何先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