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古称单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苏鲁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素有“四省通衢,中原锁钥”的美称。今年年初,这里被评为全国首批节约集约示范县,是菏泽唯一荣获全国首批节约集约地皮类示范的县区。近期,走进单县,看当地如何通过创新资源节约实践,推动发展办法绿色转型。
宜居宜业城市综合体
盘好存量培植用地
低效用地华美转身
2023年9月尾,单县舜师路路口,一座正在培植中的崭新写字楼舜师大厦即将封顶。在其隔壁,一所新建学校已投入利用,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时有所闻。
但在两年多以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的钢构造厂房,厂房内是一些缝纫机等服装加工设备,因订单持续衰减,设备很少会开机运转,工人们也越来越少。厂房培植韶光久远,有些地方已经生锈,下雨时乃至还会漏雨。
“这个地块原属于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山蠡特教制衣,从2005年至2021年利用了近15年。近几年工厂效益不好,生产险些陷入结束,也险些没有税收,属于比较范例的低效用地。” 单县自然资源和方案局地皮储备和征用做事中央主任齐桂花见告。
为更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家当升级,单县自然资源部门决定对该地块进行收购,并将该宗地由工业用地调度为教诲科研用地,履行舜师大厦就业培训中央项目培植。地块于2021年6月挂牌,同年7月由舜师大厦就业培训中央竞得,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培植,目前主体已经竣工,已进入装修阶段。
据理解,建成后的舜师大厦就业培训中央将涵盖两个基地,即残疾人培训基地与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培训中央估量2024年元旦开业,可直接带动近百人就业,同韶光接帮助近千名残疾人学习就业。
单县自然资源和方案局党组布告、局长李兰峰说,舜师大厦的再开拓,是单县推动低效闲置用地华美转身,实现腾笼换鸟的一个缩影。“夯实要素保障,建立如约评价和地皮退出机制,精准研判,分类施策,盘好存量培植用地,是腾笼换鸟的根本。2019年至今,单县已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9宗、4743.68亩。”
向地皮要效益
高标准培植多层厂房
为提高地皮利用率,单县提出了“向地皮要效益” 的经济发展思路,与辖区内的各个企业均签订了税收标准。个中农副产品加工厂亩均税收不低于5万元,一样平常企业不低于10万,化工家当不能低于30万。
“制订税收标准后,推动了企业主动去思考,如何减少用地面积,提高用地效益,向地上地下要空间。很多轻工业企业更多的开始选择培植多层厂房,还有一些企业通过挖掘地下空间,将大型机器设备放到地下,既起到减噪的浸染,还能防止灰尘污染。”李兰峰说。
单县山东朱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便是个中范例。朱氏药业集团董事长朱坤福见告,最初朱氏药业的一公司培植时全部为单层厂房,到二公司培植时,企业开始考试测验培植二层、三层厂房,三公司则至少是四层以上起步,六层厂房也随处可见。
朱氏药业的高标准厂房
“二公司培植时,单县地皮指标已非常紧张,县里也在提倡节约集约用地。多层的高标准厂房培植本钱会增高,建筑韶光也会长些,但却可以缓解企业用地紧张,优化生产车间布局,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升企业形象,因此为了企业长远发展我们决定接管政府部门建议,以多层厂房培植为主。” 朱坤福说。
在单县自然资源和方案局的勾引和全力支持下,很多企业培植了高标准厂房,优化了生产车间布局,大大节约了地皮面积,也进一步减轻了企业包袱,使企业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早投产、早收益。
退二进三
没落企业变身繁华人居
单县东南方向,一个叫做“明月东风”的住宅小区正在开拓培植中,小区领悟汉代建筑风格,引入宋式山水园林,灰白掩映葱茏,居住环境看起来清新美好。
单县自然资源和方案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迎春先容,该地块的前身为单县振鹏达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始建于2007年,占地123.69亩,多年来因其经营不善,企业早已濒临破产,一大批员工处在失落业的边缘。“经由我局联合其他部门多次折衷后,该公司赞许退出,由政府收储。收储后,我们通过‘退二进三’的办法,对该地块进了方案调度,由工业用地调度为住宅-商业用地。”
据理解,明月东风小区项目分两期投资,一期投资9.6亿元,培植用地103.7亩,建筑总面积159000平方米;二期投资1.7亿元,培植用地19.9亩,建筑总面积30580平方米。2022年该项目上缴地皮增值税547.7万元。
如今经由两年多的开拓培植与改造,一壁是繁华的时期人居,万象更新,一壁是浓郁的文化气韵和浓郁乡愁。明月东风在主城区人居品质生活的提升上进行着探索实践,同时也为城市老旧厂区地皮盘活再开拓供应了成熟方案。
“明月东风项目在培植期间,办理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安置劳动就业峰值时每天近1000余名工人参与到项目的施工培植中来。在收成社会效益的同时,我们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卖古迹,在整体楼市下行的背景下单盘年度发卖500套,为单县楼市注入了一支强心剂。”山东鑫鑫诚置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文涛先容。
收储后再出让
助力上风家当布局
单县的节约集约用地坚持方案引领,高标准划定“三区三线”,结合当地实际,打造“5+N”家当集聚共兴布局。在城区北部,单县的思路是打造机器制造家当集聚区,依托江华机器等龙头企业,聚焦拳头产品,造就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竞争上风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在单县自然资源部门的勾引下,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今年4月,已开工培植一年的江华机器开始投入运营。山东江华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志明先容,江华机器智能大型农机制造项目为2022年省重大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258亩,投资强度达到465万元/亩。项目投产后,实现年发卖收入30亿元,税收1.1亿元,亩均税收达到42.6万元。
江华农业智能制造项目
“我们新上了设备600台套,年产大型智能履带拖沓机、大型智能玉米收成机、大马力轮式拖沓机等3.16万台,产品在技能、工艺、安全、环保等方面,均处于海内领先水平。同时,以江华机器为龙头,将带动农机装备配套家当发展,吸引生产底盘、轿厢、割台、变速箱体、等配套企业来单县发展,配套家当产值可达到20亿元以上,进一步提升单县农机加工家当化水平,打造农机生产加工发卖百口当链,形成山东省主要的农机装备家当基地。” 贾志明说。
李兰峰先容,这个地块为收储后再出让模式,该宗地原属河北健泰钢构,始建于2008年4月,由于经营不善停产且拖欠贷款较多,被纳入低效闲置范畴。“我局第一韶光靠上做事情,一个月韶光内,经多方折衷该公司赞许退出,并与县政府签订收购协议进行收储,成功化解了历史遗留问题。”
“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的获评,得益于单县近年来坚持‘以公民为中央’的发展思想,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因时制宜,综合施策,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加快资源利用办法根本转变。下一步,单县将连续探索提高地皮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的新条件、新路子,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兰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