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的创始人是谁?人们急速会想到三国期间蜀国丞相诸葛亮,由于他创造了“木牛流马”。史学家考证:“木牛流马”便是独轮车;“木牛”即车架和车轮,“流马”即推车人。宋代高承撰写的《事 物纪原》①中,也有诸葛亮创造独轮车的记载。此外,在古代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记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31年发明了木牛流马,并在对曹魏的作战中用做军需运输工具。裴松之在430年所做的注释中,详细描述了木牛流马的设计,说它有一个单独大型的中央车轮,在代表牛的木制支架下有一个轴。三国往后, 独轮车被广泛利用。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舟车》中描述并记述了南北方独轮车的驾法:北方独轮车,人推其后,驴曳其前;南方独轮车,仅视一人之力而推之。又据汉代画像和一些笔墨记载,独轮车的发明韶光可上推到西汉末年,或称为“鹿车”、“辘轳车”。
新中国元帅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公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个小车,即是独轮车,它为中国公民的解放奇迹做出了重大贡献。
独轮车的最大特点是一个车轮两根车辕。按材质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木制作的,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民用独轮车。一种是用木材和胶轮制作的,即新中国农人在生产队期间普遍利用的独轮车。按构造不同亦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架式的,可在车轮两侧和上端捆绑货色,适宜承运有一定间隔的物品;一种是半箱式的,可在箱内散装货色,便于装卸,适宜承载运距很近的砂石、肥料等物资。
纯木制独轮车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就不再利用了。当年我在生产队的墙旮旯里见过那种车的车轮子,只管已常常年闲置,但也能看出上好的材质和精良的做工。那上面没有可姑息的木料和可乱来的活儿,听说通体利用当地的粗榆木,制作人是远近有名的“王大木匠”。他是大师级工匠,我小时曾见过他给邻居家做活儿。由于活计好、速率快,人称“快木匠”。由于我叫不出轮体各部位的名称,故难于详细描述。只瞥见木轮外圈约有6厘米厚、10米宽,两侧铆有小穿钉,相称于当代车轮的车圈及轮胎;轴心圆木的宽度、厚度大致相同,至少有20厘米,相称于车轴及轴架;中间的10多根木橧相称于车条,跟两端的轴、圈全部是卯榫连接。木车轮的制作工艺独特,非一样平常工匠可为,70后出道的木匠常以此谈经论纬。为此我曾动过脑筋,但仅凭自身的木工技艺及模拟能力,是难以制成一个经得起韶光磨练的木轮的。它该当是具有代表性的木工活计之一,须要几何、物理知识,须要丰富的履历和高超的技艺。
我看到并制作、利用过的独轮车都是木材车厢(架)、铁轮毂、橡胶轮胎。车厢由两根车辕、四根横橧、一层底板、三块厢板、四根厢板柱、一副车梯、一组轮架和两块豁口角铁组成,车轮是沿用至今的由轴、架、条、圈、胎组成的成品胶轮。该独轮车制作大略,不须要有多高的手艺,只节制“干卯湿棒”的办法即可。现成的材料,一个木匠一天就能轻松地制作一台。
在没有装载机的时候,独轮车是最方便、最快捷的近间隔运输工具。当年生产队的独轮车频繁利用于秋末春初时令。大队或公社组织的修梯田、挖方塘、打水井、修水库、修干渠等大型农田水利基本培植工程,独轮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根据须要,有时一台车配备两人,即一人在后面推,一人在前面拉,二人默契合营,装、卸十分快捷,适宜独立运行,更适应大兵团作战。村落屯内部的生产队喂养处、牛羊圈及群众房前屋后的猪圈,每年都要起两次以上的粪肥,生产队把社员分成多少个小组,大约五人一组,配一台独轮车。我曾是起粪小组的个中一员,抡钢镐,挥铁锹,推独轮车,那活儿对年小力薄的我来说真是力不从心,特殊是推独轮车,在圈门口稍一乏力,不是张辕子便是打拐子,手被圈墙刮伤就可怜了。有“小车推得好,全靠屁股摇”的俗话,我看到高手推独轮车真是那样,双手推许车时屁股摇得浪里浪外的,推空车时单手撑车若无其事,玩耍时车厢一侧撑一个人、推起来满院转圈。我推独轮车最闇练的时候, 只能在平道上单手推空车,跟人家比差远了。
胶轮是橡胶制造的,提到橡胶,不禁想起那段“五万湖湘子弟下云南”的中国橡胶故事:1949年,新中国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开始栽种橡胶树,年产干胶不敷200吨。1952年,国家决定在云南开辟第二个橡胶基地。1954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试种橡胶树取获胜利。1958年,云南橡胶基地人力缺少, 举步维艰,严厉的局势惊动中南海,国家领导人专门开会谈论办理这个难题。王震向毛主席申报请示情形,毛主席略加思考,果断地说:“我们家乡人多,可以调一些去开拓边陲。”根据毛主席这一指示, 中心计心情密下达命令,调集5万名湖南青壮年奔赴云南。“我们是毛主席家乡的人,不能给毛主席丢脸啊!
”大概是这句话时候鼓舞着这些热血青年,他们挺过了饥饿,降服了毒蛇、马蜂、螟蚣、老鼠、蚊蝇及蚂蚁的侵袭,战胜了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扎根边陲,完成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分外任务,从而冲破了西方列强对中国橡胶家当的封锁,改写了《大英百科全书》“橡胶树仅仅成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赤道南或北10度以内,以外的地区为栽种橡胶的禁区”的结论。
我国橡胶很快自给自足。在中国大地上滚动数千年的独轮车的木制车轮很快消逝,与其同时消逝的还有大马车的木制“花粘 辘”和其他木制轮具及工具。
随着时期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须要,我们又看到了当代独轮车,它们成了人们健身、代步、娱乐和竞技的工具。
【释义】:①《事物纪原》是史学界对作者存在争议的一部书。有人认为 此书不是宋代高承所撰,其作者是明代人;有人认为此书是宋代高 承完成的初本,成书是在明代。
[作者简介]揣忠,1952年生, 绥中县前卫镇人。1968年离开学校,曾务农、干木工、做临时工、当车间卖力人,后来任林业财务司帐、林场场长、果品经销经理、森防站长、社会保险机构卖力人等职务。业余爱好文艺、体育。2013年在绥中县社会保险奇迹管理局局长岗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