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明珠陶瓷的绿色智能工厂。受访者供图
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由陶瓷烤花车间改成的餐厅。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虽然China(中国)与china(陶瓷)尚有同形异源的考据之争,但陶瓷作为中国与天下对话的国家名片则口碑载道。
以瓷砖为主的当代建筑陶瓷,大多是舶来品。1983年,我国引进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此后,建筑陶瓷家当发展迅猛,逐步形成以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江西为主的五大产区。
“南有佛山,北看淄博”的业内说法,颇具行业风向标意义。在转型升级、构造调度与环保整治多重压力下,这两个全国建陶主产区相继遭遇发展阵痛。2008年,佛山市决定推进建陶家当“双转移”,大批企业远走他乡;2016年,淄博市开始对建陶家当履行精准转调,减少产能近八成。
虽然都是地方政府强力主导,两地的转型机遇却相距整整8年。它们究竟碰着了哪些相同的困难、不同的迷惑?新华逐日电讯试图通过南北两大产区的“对话”,勾勒出传统家当转型升级的完全图谱。
盛夏,从广东佛山到山东淄博,马洁内心并未感想熏染到家乡宜人的清凉。在她身后,中国(淄博)陶瓷家当总部基地“凉意袭人”,购销生僻景象远非淡季所能阐明。
2013年,这个按照全国第二大产区方案的陶瓷商贸园区,由佛山中国陶瓷城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马洁被派回老家淄博,做项目卖力人。彼时,淄博市有近200家建陶企业,370条生产线。
2016年,淄博市为改变建陶行业“产品低档、技能掉队、污染严重”的被动局势,通过“提升改造一批、迁居入园一批、关停淘汰一批”,将全市建陶产能与其最高峰时比较减少了近八成。
产能规模和品牌容量的急剧低落,令投资方始料不及。马洁表示会增加一些业态融入,但不会偏离家居家当,至于后续方案是否仍与陶瓷有关,则尚无定论。
“原来操持5年景熟的商圈,现在已经第4年了,看来还得3到5年。”她对产能规模减少、集中度低落带来的市场冷落不无忧虑。
时隔不久,马洁远在佛山的集团公司总部,迎来了一批到访的北方客人——淄博市委布告周连华率领党政稽核团一行,对标佛山家当转型升级、前辈制造业发展等履历,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
产能调度,转型越早越主动
“2008年,我们在佛山的4个厂就关了3个。由于我们主动率先转移,没有感到太大压力”
2016年9月19日,淄博市发布建陶家当精准转调事情方案。下决心关停散乱污企业,推动家当升级改造,终极形成2亿平方米的高档佳构建陶产能。
聚拢了淄博市80%旁边建陶企业的淄川区,通过转调关停,由2015年的149家企业、261条生产线和6.36亿平方米产能,调减至20家企业、49条生产线和1.37亿平方米产能。
如此壮士断臂去产能,无异于改变了行业生态系统。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宋超谋认为,无论生产还是发卖,淄博产区真正缓过来须要一段韶光。
淄川区双杨镇建陶企业密集。当地一位基层官员向新华逐日电讯证明,此前建陶家当占镇级财政收入“半壁江山”,现在不到三分之一。曾经车水马龙的三大建陶市场,已经门可罗雀。
“前几年陶博会客商云集,手机旗子暗记都是满格的,便是打不出电话。”如此冷热分明的市场变革,令宋超谋唏嘘不已。
金狮王陶瓷发卖总经理袁桂玲见告,为降落产能调减的影响,他们从退出建陶生产的同行手中,以1300万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条生产线的停产指标。现在卖方停产的生产线,已经改种蘑菇了。
“我们一共6条生产线,现在只许可3条线生产,只好在佛山又租了一条生产线。”统一陶瓷营销处总经理陈世伟并不讳言,面对600多家经销商,他最怕接到对方质询断货的电话或信息。
说话间,这位3年前因看好淄博建陶家当发展前景,从杭州诺贝尔瓷砖“跳槽”而来的营销高管,随手打开一条经销商的微信留言:“去世定了!又是月尾,客户都等了一个月了!”
陈世伟皱了皱眉头,回答了持续串示意“尴尬”的表情包。
山东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姬文直言,光他知道就有10家淄博建陶企业,到外地去承包生产线,最远到了哈萨克斯坦。“亏多赚少,有些老板已经回来了!”他说。
相形之下,早于淄博建陶家当转型的佛山,更侧重转移“强体”而非关停“瘦身”。
2008年,在金融危急冲击下,珠三角地区很多企业订单骤减,利润低落。广东省政府履行家当和劳动力“双转移”计策,推动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家当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犹如淄川之于淄博,佛山大部分陶瓷企业都集中在禅城区。全区原有115家建陶企业,生产环节关闭和迁居的占大多数,如今保留下来只有15家。
据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陈娴回顾,当时企业外迁紧张转移到清远、肇庆、江西、四川、湖南和山东。走出去的企业,升级了环保;留下来的企业,环保提升更大。
“家当转移紧张是环保压力,也有企业寻求扩展的考虑。”陈娴向新华逐日电讯补充当时佛山陶瓷转移的动机。
年产超过2亿平方米的新明珠陶瓷集团,是从佛山主动走出去的范例。早在2004年至2007年,这家年产量相称于现在全体淄博产区的企业,先后在佛山三水、广东肇庆和江西高安建立了三大工业园区,提前谋划了家当转移布局。
“2008年,我们在佛山的4个厂关了3个,由于部分产能提前转移,没有感到太大压力”,新明珠陶瓷集团副总裁陈先辉体会尤深,“转型越早越主动!超前一步,高人一筹。”她说。
与家当转移同步,企业发展理念也在转变。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李凯认为,生产外迁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企业原有地皮可由工业改为商业用地,政府鼓励总部经济开拓,且有财税优惠政策,地皮增值收益高;对家当承接地来说,可加速其工业发展,壮大地方实体经济力量。
“家当转移迟早都得发生。新明珠如果不走出去,也不会造诣现在百亿级的体量。”他说。
据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统计,履行“双转移”后,仅佛山和肇庆、清远、恩平等地泛佛山陶瓷的墙地砖,年产能已超过35亿平方米,是此前佛山产能的2.5倍。佛山产区停产关闭的建陶企业,与向外扩展转移的数量基本吻合,都在300家旁边。
品牌赋能,“蹭佛山”不如“去佛山”
当年,人们对品牌观点模糊,乃至将产品名称与品牌相稠浊。有的企业,品牌竟达30多个
佛山与淄博,皆是历史悠久的陶瓷产区。
据考证,淄博陶瓷生产最迟始于新石器时期早期的后李文化期间,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先民们掘地筑窑,焚柴而陶。
佛山石湾河宕贝丘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片,证明了这里5000多年的石湾制陶史。走进佛山闹市区的“熏风古灶”,可以看到已烧了500多年的炉火。传统工艺在这里得到了活态传承。
1983年,佛山石湾利华装饰砖厂引进海内首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彼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短缺经济导致的巨大需求,推动我国建陶家当迅猛发展,加快与国际接轨。
1982年大学毕业就来到佛山的蔡初阳,见证了当地建陶企业引进国外前辈设备、快速完本钱钱积累的发展进程。“那时入口一台压砖机,就即是一台印钞机。”如今已是佛山众陶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的蔡初阳,追忆当年情景仍感慨不已。
在陈先辉影象中,由于产品供不应求,一条街全是专卖店,根本不须要打广告。当时,新明珠险些每年吞并一个厂,创一个品牌。
当年,人们对品牌观点模糊,乃至将产品名称与品牌相稠浊。有的企业,品牌竟达30多个。
“你看我们‘冠珠’品牌的LOGO,皇冠上有一颗明珠,外加一个小十字星光,不用放大镜都看不出来。”陈先辉对现在看起来有点土气的品牌标识并不避讳,称一贯没改与团队创业情结有关。
从低端打破到模拟创新,从产品思维到用户思维,已拥有2万多家专卖店的新明珠陶瓷,不仅独享4个“中国驰名牌号”、4个“中国500最具代价品牌”,产品还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明珠陶瓷的品牌之路,是佛山浩瀚建陶品牌发展的缩影。作为全国建陶行业品牌、发卖和信息的中央,佛山产区虽然也曾经历转型阵痛,但家当龙头的地位始终无人撼动,仅禅城区就有建陶行业“中国驰名牌号”19件,占全国同行的46%。
相对付海内其他产区,佛山建陶家当与品牌相得益彰。海内稍有规模的建陶企业,都在佛山注册了品牌。这种“蹭佛山”品牌的征象,在业内早便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蔡初阳给出一组数字,“大约有8000个建陶品牌在佛山注册,占全国所有建陶品牌的60%”。
而最让佛山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潘勇文头痛的是,碍于各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他们每年花大量精力做品牌维权,效果并不明显。
“我们牵头会员企业报告的‘佛山陶瓷’集体牌号,已经拿到受理关照书。一旦注册成功,往后‘佛山陶瓷’须要审批才能利用。”潘勇文呼吁尽快将品牌保护落到实处。
淄博建陶险些与佛山同时起步,影响力一度超过后者。上世纪90年代初,淄川区杨寨镇建陶家当异军突起,皇冠、强冠等骨干企业快速发展。淄博与佛山两地的产能和质量基本上旗鼓相当。
直到2000年往后,聚焦产品差异化和渠道拓展的品牌计策,在佛山产区受到浩瀚企业追捧;专注产能规模和生产效率的增长办法,彷佛更符合淄博建陶企业的口味。
由于缺少品牌和渠道竞争力,难以消化不断扩展的产能,淄博建陶企业库存压力增大。而日渐强势的佛山陶瓷品牌,持续拉升产品的赢利空间,以至于同样的产品,价格相差1倍到2倍。
最先嗅到商机的浙江温州建材商,去佛山注册品牌,到淄博寻求互助,开启了淄博建陶OEM贴牌代工模式。福建、广东等地建材商和淄博本地零售商,也纷纭转型做贴牌商,诱使不少厂家直接取消了发卖部门。
有业内人士统计,淄博陶瓷贴牌商一度高达600多家。当地一家陶瓷城反响,市场在销的1000多个品牌,80%都是贴牌产品。
2014年,旨在促进南北互动、孵化当地陶瓷品牌的中国(淄博)陶瓷家当总部基地投入运营。园区商户虽多为淄博本地企业,但注册地在淄博的仅有30%,别的都是佛山品牌运营商。
马洁回顾说,她刚来时就觉得到了品牌之间的落差,深知淄博品牌“去佛山化”并不随意马虎。一些淄博当地的建陶品牌,羞答答不敢说自己是淄博的。
近几年,淄博建陶企业痛定思痛,奋起直追。除了品牌运营和市场操作仍有较大差距,瓷砖的品质和花色进步很快,令佛山同行刮目相看。纯平玻化大理石、禅意系列、木纹砖等产品,荣获西班牙、中意设计大奖赛等国家级以上奖项28个。
2016年广交会期间,马洁看到不少淄博建陶企业老板,拿着本地业务执照参展,向中外客商推介自己的产品。他们已悄然开始摆脱贴牌模式束缚,逐步找到了重修品牌的自傲。
稳定预期,企业也能算清“环保账”
环保政策不宜变革过快。用稳定的环保政策,来稳定企业家预期,稳定市场预期
多年来,在建陶行业盛行这样一个说法:中国陶瓷看佛山,佛山陶瓷看南庄。陈先辉还记得,南庄镇最多时有79家陶瓷厂,到处烟囱林立,尘土飞扬,随手一抹满脸灰。
“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陶瓷企业,老板自己住在空气清新的别墅里,当地百姓却生活在有害的环境中。”2008年,时任佛山市委布告林元和在接管媒体专访时,为老百姓算了这样一笔“环保账”。
陈先辉笑着承认,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当年确实都不愿住在南庄。
然而,无论是先行调度的佛山,还是刚经历阵痛的淄博,建陶家当环保水平大幅提高,但压力并未解除。环保整治的深度影响,逐渐由居民生活环境向企业生产领域转移了。
一些淄博建陶企业反响,受地理位置影响,近年来为华北地区的蓝天保卫战,企业没少限产停产做贡献。尤其是碰着举办一些重大活动,他们也会接到限产停产关照。有时候窑刚热好,还没生产几天又被限产,直到2015年环保整治重压下的大规模停产才算结束。
早在2013年,淄博被列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9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实行大气污染物特殊排放限值。淄博市决定实行最严地方标准,提前4年达到《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第四季段标准,迫使全行业必须统一改烧天然气。
“以80×80厘米规格的瓷砖为例,每块砖本钱将增加3元钱旁边。”陈世伟称,统一陶瓷今年已完成煤改气,年底前还将投资500万元,引进脱白冷凝回收技能,建成无白气工厂。
佛山面临的环保压力同样刚性。2017 年,佛山也出台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深化整治方案》等文件,实施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双达标掌握,并哀求陶瓷行业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排放限值,收严为每立方米100毫克。
广东省清远市佛山禅城家当转移工业园,集中承接了15家来自佛山的建陶企业。园区企业协会秘书长苏淑雯向新华逐日电讯反响,广东省环保厅哀求园区50条生产线今年6月份都要完成接入天然气的技能改造。
苏淑雯有些想不通,此前利用的煤制气技能成熟,也符合环保标准,且排放口都安装了24小时在线监测设备。现在改用天然气,原有的环保投入都变成沉没本钱了。
按照淄博市建陶家当创新示范园的方案哀求,园区将实现“利用天然气、标准化厂房、在线监测、处理废弃物”的“四统一”,建成海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建陶生产基地。
“有的产区哀求烧天然气,有的产区还可以烧煤,势必会造成企业本钱包袱不同,影响市场公正竞争。”前述双杨镇的基层官员担心,“一刀切”会危害当地建陶家当的竞争力。
对此,统一陶瓷集团卖力人袁国梁深有同感。他并不反对统一利用天然气,认为建陶家当市场竞争是全国乃至环球性的,此类事关产区发展大局的政策,亦应兼顾对企业及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影响。
“我们原操持投资5000多万元,再建一个数字化生产基地。现在非常纠结,怕投产之后没多久,环保标准再次提高,新投入的环保设备又要面临改造升级。”袁国梁的担忧在当地企业中并不鲜见。
部分受访建陶企业呼吁,各种环保政策不宜层层加码,更不能“翻烧饼”。有的地方环保标准提高之后,市场上又没有能知足其环保标准的设备,企业费钱也办理不了问题。
姬文则建议环保政策不宜变革过快,该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环保指标调度周期应公开明确,让企业家自己去算这个账。用稳定的环保政策,来稳定企业家预期,稳定市场预期。
如何破解建陶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差、家当构造层次低、节能环保压力大的难题,实现培植建陶行业“五个中央”、造就十大龙头企业、造就十个有名品牌的目标,成为淄博转型升级的必答题。
曾6次去意大利稽核的陈先辉,从为什么人家的陶瓷厂能培植在城市当中的疑问,到新明珠陶瓷环保设备14年仍不掉队的结论,举例解释企业有能力算清“环保账”。
陈先辉回顾说,当年很多厂家都投设备上产量,烟囱冒的是黄烟和黑烟,新明珠则选择投环保改环境,烟囱冒出来的便是水蒸气。只不过,现在水蒸气也不让冒了。现在转头看,环保投入不亏损。
她还以投资江西高安工业园区为例,揭开当年园区选址为何与其它集中园区相隔40多公里的秘密:“如果都集中在一起,万一哪家环保出问题,岂不要连带一起受拖累?”
动能转换,既要集聚度又添新业态
球磨机成为餐厅背景,泥浆池进了陶瓷博物馆,陶瓷烤花设备成了烤披萨的“利器”……
中国(淄博)陶瓷家当总部基地的“前身”,曾是佛山东鹏陶瓷集团在长江以北最大的生产基地;为理解决产能不敷问题,淄博建陶企业也到佛山去租借生产线,两地管理和技能人才交往频繁。
只管淄博建陶企业习惯用“江北”来框定自己的存在感,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南北两大产区互相交融的趋势非常明显,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家当集聚和业态更新。
今年7月3日,淄博新金亿陶瓷点火投产,给许多品牌运营商提振信心,加速此前外流客户的回流。新金亿陶瓷董事长孙兆波阐明了客户回流的缘故原由:“入园之后,无论是企业还是客户,大家都踏实了很多。”
这个家当园是海尔COSMO模式在建陶行业的落地实践。海尔集团干系卖力人表示,企业入园后不但可有效办理环保问题,还可以享受原材料集中采购、智能制造、物流配送、企业营销、投资孵化于一体的供应链一体化办理方案,加快家当智能化转型升级。
而千里之外的蔡初阳,不遗余力推广其众陶联模式——以供应链为切入点,以金融成本为驱动,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构建陶瓷家当链环球性集采平台,实现降本增效。
截至目前,众陶联14家股东企业,产值达到了800亿元,占了中国建陶产值的22%。东鹏陶瓷通过众陶联平台,一吨煤炭的采购价格,足足比同城的老对手便宜了103元。
“这家企业一共采购了8万吨(煤炭),由于没有通过众陶联,即是多掏了800多万元,老板破例冲卖力采购的老板娘发了火……”蔡初阳笑着说道。
球磨机成为餐厅背景,泥浆池进了陶瓷博物馆,陶瓷烤花设备成了烤披萨的“利器”……淄博1954陶瓷文化创意园,成为淄博陶瓷转型升级过程中一种引人瞩目的新业态。
这个陶瓷文化创意园坐落在淄川区昆仑镇,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原国有淄博瓷厂。1982年,该厂生产的鲁青瓷刻瓷文具荣获德国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
在上世纪90年代,受制于行业环境,这家国有陶瓷企业终极破产。从2012年起,淄博瓷厂“老员工”任峰,开始对该片区进行方案设计,专门聘请国内外专业设计团队现场驻扎厂区,对老工业遗存进行高出发点方案布局。
“已经投资了7个多亿,每年银行利息就得2000多万元,压力很大。”这位企业家坦言,对付文化创意家当的探索还在路上,将陶瓷和年轻人对接,将传统文化和当代设计对接的方向没有错。
在佛山,为“唤醒”建陶企业搬离后留下了的老厂房,“中国陶谷”应运而生。
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杨涛表示,几年前,企业还热衷于将这些空置的厂房用于房地产开拓,现在则更方向于承接文创家当。
坐在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的露天咖啡馆,杨涛将这个废旧厂房的改造过程娓娓道来。
由熏风古灶、石湾古镇文创园、泛家居电商创意园、新美术陶瓷厂等节点组成的“中国陶谷”,已成为广东省首批36家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之一,未来3年将推进重点项目24项,共投资超过55亿元,努力实现旧业的活化提升和陶瓷的文化复兴。(刘荒、黄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