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易地迁居是办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穷苦群众超过式发展的根本路子,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要路子。
习近平总布告始终心系百姓安居乐业问题,强调“要完善移民迁居扶持政策,确保迁居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易地迁居挪出穷窝窝创造新生活 汽车知识

搬出土坯房、茅草房、危旧房,迁进宽敞通亮、安全稳定的新居;住有所居、住有优居,勤恳奋斗有了生活保障,幸福日子“芝麻着花节节高”。
我们约请四位亲历者,听他们讲述迁居带来的喜人变革,感想熏染创造未来的昂扬信心。

贵州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落麻窝寨易地扶贫迁居集中安置点。
新华社发

把家搬下来,手艺传下去

讲述人:青海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落村落民张卓麻什姐

班彦,在我们土族话里是“富余、幸福的地方”。
可在2016年以前,我们世代住在山沟沟里,靠天用饭,离富余还很远。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把我们住在山上的5社、6社搬到了山底下。
新村落就修在省道阁下,路面平得很,不管晴天雨天,走在上面,脚底下都干干净净。
俊秀的新居子里,自来水、天然气、电热炕搜罗万象。
娃娃们高下学也有校车接送,村落上还给每家每户配备了家庭年夜夫,每隔一段韶光就来给家人量血压、检讨身体。

搬下山住上了好屋子,我和老伴除了高兴,也有些担心:种了一辈子地,现在没了地,靠啥生活啊。
这时,村落上找到我,说想成立一个盘绣园,让我来当卖力人,每个月给我开2000多块钱人为。
盘绣是我们土族独占的一种绣法,我从十几岁起就向家里长辈学习盘绣。
提及我的手艺,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朝我竖大拇指,可我从没想过,靠这个还能挣钱。

2018年,我们的盘绣园张罗起来了。
报名的人很多,粗粗算了算,全村落足足有145个绣娘,来盘绣园固定上班的有23个,上班一天拿20元补助,完成绣品还有额外抽成,均匀每个月就能挣1000多元,一年能增收1万多元呢。

以前住在山上时,我们这些老阿奶只能围着锅台转,挣不着一分钱。
现在坐在通亮的盘绣园里,既能打工又能照顾家庭,关键是盘绣这门传统技艺也能传承下去了。

除了盘绣园,村落上还成立了酩馏酒坊、生态农庄,建成了上百个猪舍,挣钱的道路越来越多,好多外出打工的娃娃都回到村落庄里谋生计。

每年8月23日是我们班彦村落的大日子。
在2016年的这一天,习近平总布告来到班彦村落,勉励我们“新村落培植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做事结合起来,同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色及风貌结合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信念和力量。
每年这一天,村落民们都会自发组织土族美食展、篮球赛、歌舞演出,还有盘绣展示和盘绣大赛,发自内心地表达戴德之情。

现在,盘绣坊订单不断,有时候还要加班赶工。
盘绣有一个我们最喜好绣的图案,叫“太阳花”。
党的好政策就像太阳一样照亮了我们致富奔小康的路,我们一定要努力干,把日子过得像太阳花一样繁荣发达。

在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落当代化智能玻璃温室,村落民在管护串番茄。
新华社发

勤恳人家,幸福生活步步高

讲述人:山西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村落村落民沈姚付

每年种土豆的时候,我都会回到以前住的口子村落,把地清理干净。
看着那片熟习的地方,心里感慨万千。

2017年5月31日,带着大略的生活物品,我们一家从口子村落搬到了宋家沟村落。
远远瞥见新居,大门上方写着“温俭居”三个大字。
一进家门,屋内装修得温馨文雅,沙发、茶几、衣柜等家具准备好了,水电暖一应俱全,还特意保留了晋北人间代住的土炕。

想想过往的日子,真是感慨万千。
我们一家在口子村落的老屋子里住了近60年。
门窗裂痕,挑水要去500米外的地方,做饭只能烧柴……百口仅靠12亩地生活,吃水难、看病难、出行难。

2016年,村落干部动员我们穷苦户先迁居。
当时也有闲言碎语,说搬到一个新地方会被排挤,生活更不便。
可我想着,人挪活、树挪去世,搬了就会改变,只要自己肯吃苦,到了哪里都不怕。

刚搬进宋家沟村落没多久,习近平总布告就来看望我们了,并嘱托“履行整村落迁居,要方案先行,尊重群众意愿,统筹办理年夜大好人往哪里搬、钱从哪里筹、地在哪里划、房屋如何建、收入如何增、生态如何护、新村落如何管等详细问题”。

很快,宋家沟村落火了,南来北往的游客多了。
我和老伴摆起了凉粉摊,没想到大受欢迎,人多时一天能卖500多元。
加上种地收入,2017年年底我们就脱了贫。

搬来宋家沟村落后,村落里给了我们很多照顾。
2021年,村落里统一采购回一批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村落民们先不费钱,把货拿回来,等卖出去了再和村落里互助社分红。
我和老伴第一韶光报了名,短短3个月,就捎带着赚了3000多元。

在宋家沟村落,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多。
每年夏天,很多游客来体验晋北屯子特色民俗,我家小院也火了起来。
春天种土豆,夏天卖凉粉和旅游纪念品,秋日收土豆、磨土豆粉,冬天打零工……住得舒心、干得起劲,我做梦也没想到我这个60多岁的人,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记得刚搬来那年,我写了一副春联:脱贫致富奔小康,汗水换来幸福田;横批是走出穷苦。
今年春节,我写下另一副春联:学习党史好好干,迎新生活步步高;横批是幸福人家。
听说今年村落里要新开一条小吃街,我又有了新想法。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落是易地扶贫迁居移民村落,图为农人在隆源村落的蔬菜栽种园区育苗棚内劳作。
新华社发

绿了青山,富了口袋

讲述人:甘肃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落村落民何振田

大棚里的西瓜着花了,我这两天正忙着传花粉。
踩着黑洞洞的地皮,摸着绿油油的果苗,心里可真踏实。

我家原住在古浪县南部博识山区,年年种些小麦、洋芋、豌豆,大多数田地没有灌溉水源,收成好不好,全看老天爷。

住惯的山坡不嫌陡,可薄弱的生态环境难有发展前景。
政府号召我们下山入川,搬到黄花滩。
我是老党员,带头相应号召是我的任务。
可咱说句诚笃话,心里也打鼓呢。
不迁居,家里养上毛驴、骡子,再犁些地,虽然收入不高,但生活勉强有保障。
迁居往后没了地,这日子咋过?

喜忧参半中,2017年年底,我们百口搬进了富民新村落的砖瓦房。
在家就能吃上自来水,硬化路干净整洁,有个头疼脑热的,走几步路就到卫生室。

最主要的是,在这有活干。
我承包了一座日光温室大棚。
政府补贴49800元,自己贷了2万元贴息贷款,种起了西红柿。
村落里请来县上的技能员,一周来一次,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打药、防虫、施肥。
第一次试种就成功了。
看着红彤彤挂满枝头的西红柿,我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棚西红柿就收入2万元,快赶得上过去一年种地的收入了。
大棚阁下是高速公路,外地客商来收购蔬果,谁的价钱高我们就卖给谁。
大棚效益不错,2万元贷款早在2019年就还清了。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布告来到了富民新村落。
总布告说:“穷苦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扶贫政策和扶贫军队要保留一段韶光,从发展家当、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迁居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超越越好。
”我听后特殊冲动。

村落里按照“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哀求,支持我们发展养殖业和蔬菜栽种。
日光温室大棚节省人力,大棚卷帘、施肥、灌溉都实现了机器操作。
像我家这样的大棚,富民新村落有230座,一座大棚就能带动一户家庭就业。
村落里还建了当代丝路寒旱农业家当示范基地、当代智能玻璃温室、养殖暖棚、万只羊场……

搬出祁连山,住进黄花滩;绿了青山,也富了口袋,心里那叫一个美。

山西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村落是易地扶贫迁居的移民村落,如今这里成为游客体验晋北民俗的旅游胜地。
赵文君摄/光明图片

那一刻,我明白了父亲为何远迁

讲述人:宁夏闽宁镇福宁村落移民子弟、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何鹏飞

以前每次念自己的名字,我都不太喜好。
女孩家家的,为啥叫“鹏飞”?可父亲见告我,这是希望我出路似锦、展翅高飞。
当时,年幼的我还不懂,每天望着大山的他,在我身上寄托了多少希望。

我出生在六盘山区的西吉县平峰镇南方沟村落。
过去,这里的穷在联合首都是出了名的。
不到两岁时,我跟随“吊庄移民”的父母迁居到了一马平川、饮水便利的闽宁镇。
从记事起,就不用下河沟挑水、上田里帮农,也不用翻山越岭去上学。
我以为生活本该便是这样,直到2006年我第一次回老家。

回老家前,我激动得一晚上没睡。
坐了大半天的车,经由一弯又一弯的盘山路,我们终于不才午到达了平峰镇,可下车的地方离家还有半小时的脚程。
早春冰雪溶解,道路满是泥泞,没走几步,鞋子和裤腿上就糊满了烂泥。

父亲走一起、指一起、讲一起:这是挑水的地方,那是耕地的地方,还有上学、赶集必经的小路……那一刻,我溘然明白了一个从未张口问过的问题:父亲当初为什么舍得离开家乡、远迁闽宁镇。

在闽宁镇,黄河水的灌溉代替了以前的靠天用饭,收成是过去在老家的好多倍。
像我的父母一样,迁居群众在这片热土上开垦、劳作、生活,自此生根。
费力的努力换来了美好的日子。

搬到闽宁镇后,我们上学不用再像哥哥姐姐们那样,天不亮就出发,翻山越岭。
得益于党的教诲扶贫政策,我考上了大学,还读了研究生。
感谢这个时期,感谢父亲挂在嘴边的“移民机遇”。

现如今,光我们村落,考上本科以上的大学生就超过了100人。
作为“移二代”,我们倍加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立志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张胜、万玛加、王雯静、杨珏、王冰雅、宋喜群、王建宏、张文攀、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伏沼竹)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8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