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晚推出“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技能品牌的发布会上,吉利自己也没有回避那些略显灰暗的历史。

我们经历了初创期间的一穷二白和懵懂无知;经历了第一次转型期间的壮士断腕和拨云见日;经历了国际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和理念打破,全体创业、创新过程波折起伏、艰辛非常。
正如李书福董事长所说,汽车工业是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我们要耐得住寂寞,苦练基本功,从描红、写字、造句,再到写文章。
”——在汽车圈以儒雅睿智著称的吉利总裁、CEO安聪慧如是说。

都是黑科技下一个30年吉利要逆天 汽车知识

曾经“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吉利

抛开冰箱和摩托车的历史不谈,吉利集团正式成立的韶光在1996年,在1997年前后,吉利完成了干系厂房的培植以及前期投资准备,自此吉利才算是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了。
以此为出发点,到本日,恰好20年。

▲1998年,吉利第一辆汽车豪情下线

只管当年的吉利仍旧十分孱弱,但这一事宜的历史意义十分主要——它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企业。
在此之前,长安、奇瑞等自主汽车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吉利绝对可以说是中国自主企业工业的领军者。

1998年,吉利第一辆汽车豪情在浙江临海市下线。

▲吉利豪情

在当年,这款两厢小车可谓饱受嘲笑。
外不雅观后进,技能和做工上更乏善可陈,方向盘没有助力,夏天空调不给力,各种小毛病更是令人发指。

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辞吐,更让坊间认为吉利便是个业余玩票的。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实际上,在吉利汽车下线后很长一段韶光,吉利都还没正式得到国家的生产容许。
2001年的时候,吉利汽车才得到国家正式汽车容许,因此,吉利汽车真正开始量产的韶光该当算是2002年。
2003年3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4年,吉利操持上市,并在2005年5月成功在喷鼻香港上市。

▲吉利集团参加2008年的底特律北美车展

这一年,羽翼稍丰的吉利大胆地走上了在德国最有影响力之一的法兰克福车展,接下来又在2006年参加了底特律车展。
然而,直到这时,吉利汽车仍旧没有本日的风光,乃至一度还成为车迷们的笑柄。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个屁股像GT-R,但动力却是1.3L 86马力、提速还不如捷达的“国产第一辆跑车”吉利美人豹;以及前脸与梅赛德斯奔驰神似,被戏谑地称为“远看四五十万、近看四五万”的吉利豪情。

▲“国产第一辆跑车”吉利美人豹

联手沃尔沃,吉利“内力”大增

品牌向上,险些是每一个中国汽车企业,不,该当说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都梦寐以求的目标。
而吉利在短短5年间就初步实现了这个颇为困难的目标。
只由于一件事——李书福带领下的吉利,做出了另一个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里程碑的决策——并购沃尔沃。

▲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

在吉利和沃尔沃汽车联姻的5年间,不仅让曾经陷入低谷的沃尔沃汽车重现活力,也同时带动吉利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

从多年前那个产品略显粗糙和山寨的“吉利”,到如今这个产品力、品牌力都堪称自主品牌领先、乃至能够寻衅跨国车企的“吉利”。
个中除了吉利苦修内功的成绩,也与沃尔沃对吉利的提升不无关系。
既有沃尔沃带来的品牌影响力,也有设计、研发、营销上的积极影响。
吉利从沃尔沃那里得到的东西,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原沃尔沃设计副总裁、现吉利集团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

博瑞、博越等新车创造的成绩,一定程度上来自于沃尔沃的“反哺”,这种反哺不仅限于技能支持、职员输入,还包括品牌理念和运作思路等方面。
以形状为例,近年来,吉利的产品与此前吉利的产品比较,有了洗手不干的变革,而这一变革的操刀手是原沃尔沃设计副总裁、现吉利集团设计副总裁彼得·霍布里。

▲沃尔沃XC60

从博瑞开始,吉利汽车的营销和卖点显得更加的突出,而“安全”和“智能”已经开始逐渐成为它的一个标签。
比拟沃尔沃,安全一贯是沃尔沃所最突出的卖点,而在汽车智能化方面,沃尔沃也一贯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领克

30多年前,中国车企试图“以市场换技能”的手段得到前辈的汽车制造技能,但如今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反而是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先后得到了精良的汽车人才、前瞻的造车技能——吉利正在全力打造,目指高端市场的领克品牌,其利用的CMA平台模块架构正是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打造并技能共享的全新平台。

从饱受嘲笑到备受尊敬,该当说,得益于吉利找到了一个好老师“沃尔沃”,更得益于包括吉利的高瞻远瞩。

用沃尔沃标准造车,60亿打造新研发中央

下一个30年,吉利还要做什么?

答案是:成为环球一流车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吉利开始了新一轮发力。

昨天是首个“中国品牌日”。
正犹如葫芦兄弟提到的,品牌计策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意味着品牌培植进入技能质量时期。
当日,吉利汽车(杭州湾)研发中央全面启用仪式在宁波杭州湾新区盛大举行,与此同时,吉利还正式发布了 “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技能品牌,并将每年的5月10日设为吉利汽车技能开放日。

2017年也被吉利称为技能品牌元年。

▲吉利汽车(杭州湾)研发中央

占地415亩,总投资62亿元的研发中央,是吉利汽车打造的海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研发中央。
拥有海内目前最前辈的研发技能中央、整车试验中央、动力总成试验中央和整车试制中央。
整车试制中央引进了沃尔沃技能标准,采取柔性化新开拓车型试制模式,能够完成产能为单班年产2400台的小批量生产及涂装总装事情,是目前海内最大、最前辈的试制中央。

▲试制中央

随着杭州湾研发中央全面启用,吉利汽车将形成在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和英国考文垂环球四大研发中央,以及上海、西班牙巴塞罗那、美国加州和瑞典哥德堡环球四大设计中央,构筑吉利汽车环球化研发体系。

▲试验中央

逐步都是“黑科技”,吉利的iNTEC要逆天

“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则是领悟环球智能科技而构建的汽车驾乘技能办理方案,并将在五个层面塑造iNTEC:“iN”代表智能(Intelligent)、领悟(Integration)以及潮流趋势(IN Trend),“TEC”代表着科技(Technology);高效动力技能G-Power、人本安全技能G-Safety、智能驾驶技能G-Pilot、康健生态技能G-Blue、聪慧互联车行技能G-Netlink。

▲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胡峥楠讲解智能驾驶技能G-Pilot

▲吉利汽车动力技能研发工程师沈源讲解高效动力技能G-Powe

在昨晚的发布会上,吉利描述出的宏伟蓝图给在场的所有人都打了一针鸡血——2024年实现能做到“门到门代驾”的完备自动驾驶、下一代新能源车实现百公里1.5L超低油耗、纯电车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2025年往后内燃机热效率达到50%、保护行人的四维立体行人保护系统、2025年实现没有人由于驾乘新款吉利汽车导致重伤或去世亡……每一个目标,都堪称“黑科技”,无法不让民气潮澎湃。

▲吉利汽车研究院资深总工程师刘卫国讲解人本安全技能G-Safety

中国品牌一度被诟病没有正向研发能力,如今领军的自主品牌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正向研发体系;一度被诟病短缺整车设计能力,而现在精良的自主品牌整车设计已经接轨国际。
中国汽车制造要立足环球,成为真正叫得响的中国品牌,剩下须要走的路是建立核心技能自主以及持续创新研发能力。
吉利汽车正在完成这一步的关键考试测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做强中国品牌的一次关键考试测验。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CTO冯擎峰现场演讲

安聪慧曾经说过,汽车工业本身便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当下吉利汽车所经历的就如一场马拉松比赛,始终要调度节奏,要忍辱负重、耐得住寂寞。

基于产品力的提升,吉利旗下的博越、帝豪GL、帝豪GS、新帝豪等款款都是爆款,取得了市场和品牌口碑的双丰收。
今年前4个月,吉利总销量达365308辆,同比增长94%,已具备和合伙主流品牌反抗的实力。
但很显然,吉利的野心不止于此——放眼更远的未来和环球市场,吉利的目标是成为环球有竞争力的、受人尊敬的天下五百强企业。

“iNTEC人性化智驾科技”技能品牌的背后,是吉利汽车对技能发展计策的布局。
而环球研发与设计中央的建立,则使吉利汽车的技能发展始终与同行业保持同等,站在世界前列。

吉利目前唯一所缺的,或许是品牌的文化内涵。
但不用焦急,与历史动辄以世纪打算的品牌比较,吉利还只是一个少年。
立足于中国最有文化秘闻省份之一的浙江,或许再过30年,杭州就会成为中国的都灵、中国的底特律、中国的斯图加特,而吉利也将成为环球有名的“中国智造”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