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共享充电宝每小时4元起步贵吗”、“共享充电宝电用完只充了30%”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再次将共享充电宝的收费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共享充电宝是在“共享”风口上涌现的细分行业。2017年,随着共享经济观点的火爆,已探索好几年的共享充电宝也被成本推上风口,在成本的加持下,共享充电宝得以在各城市迅速铺货。当时,用户利用前30分钟乃至1小时都是免费,超出规定韶光后1元/小时,每天封顶价格为10元。
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餐馆、酒吧、甜品店等餐饮场景下消费者对付共享充电宝的利用率超五成,其次分别为KTV、电影院等室内娱乐场所和商超。飞机场、火车站等跨市交通场景和景区游乐园等有室外永劫光驻留需求的场景也是共享充电宝的核心场景。
与之相对的,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却并不“亲民”。在上海,共享充电宝价格普遍在3-5元/小时,在热门景区与商圈,其周边共享充电宝价格达到7元/小时,在酒吧,价格可达到8元/小时。
即便是以最低3元/小时的价格打算,共享充电宝5年间价格也涨了3倍。
共享充电宝价格多在4元/小时以上
在网络平台,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及性价比引发争议,也有不少网友投票。比如,在一项“你认为共享充电宝每小时4元起步贵吗”的投票中,共1.2万人参与投票,个中有1万人认为“太贵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用”,646人认为“轻微有点贵,但还可以接管”,149人认为“不以为贵”。
上海的共享充电宝如何收费?澎湃新闻对各大品牌的共享充电宝价格做出统计。
以上海地标建筑东方明珠为例,其周围充电宝价格在4~6元/小时不等,24小时价格多在30元,99元封顶。
位于黄浦区的新天地附近,其共享充电宝价格在4~7元/小时不等,24小时的价格起伏较大,在30~50元之间,相较于东方明珠附近稍高。
在上海嘉定区的沿街商铺中,各家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整体价格降落,整体单价都保持在3或4元/小时,24小时的收费大多数为40元,也有部分品牌较低,24小时价格定价30元。
除上述地点价格外,通过小程序搜索创造,在位于静安区的一处啤酒吧内,搜电的共享充电宝高达8元/小时。
在价格高昂之外,更加为人诟病的是共享充电宝的性价比。不同于家用充电宝,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率慢已经成为了共识。有网友“吐槽”,以往利用快充头仅需20分钟便能将手机充满,而利用共享充电宝时仅仅能担保手机不掉电。
此外,共享充电宝所标注的24小时价格,性价比很低,有网友称共享充电宝内的电量耗尽后,手机电量也只上升了30%。
共享充电宝企业回应:未涨价
对付自家品牌是否存在涨价的情形,8月1日,小电方面人士回应澎湃新闻,该品牌今年以来未有调价,“目前行业整体没有集体调价的情形。其余,小电的定价会参考行业的市场价格,且符合监管和市场供需规则。”该人士说。
当澎湃新闻以消费者名义讯问美团充电、怪兽充电客服充电宝价格争议时,美团充电的客服向澎湃新闻表示,为贴近市场,美团充电业务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在定价的过程中,美团充电业务会参考行业报价以及详细互助商家的建议进行详细价格设定,其做事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目前定价严格按照《中华公民共和国价格法》实施明码标价,消费者须要关注详细的“计费规则”的提示解释,根据实际须要确认是否利用充电宝做事。
怪兽充电的客服则表示,受各地掩护本钱与各种成分的影响,每家门店的收费标准各不相同,由地区代理与商家共同协定,就如“山下和山上的价格也是不同的”。
竹芒科技旗下有街电、搜电两品牌,截至澎湃新闻发稿,竹芒科技未有回应。
在过往的采访中,竹芒科技曾在接管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共享充电宝价格是根据各地区场景去定价。如果消费者在四五线利用充电宝肯定没有一线城市贵。同样的,如果你在一个高价格门票的景区里利用充电宝,也会比路边小店贵。搜电品牌为代理商模式,由代理商采购搜电的设备后,向下铺点。实在,搜电的定价权并不在我们公司,是代理商自行定价,但我们会有价格约束,这个模式已经做的很成熟了。”
一位不愿具名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人士见告澎湃新闻:“共享充电宝行业已经被渠道绑架,过度市场化以及过度竞争,行业开始招代理,卖设备,对品牌而言这样旱涝保收,但定价上也会涌现相应问题。比如,怪兽充电是直代共营,搜电、小电则是纯代理模式。”
央视网也在宣布中指出,充电宝的价格一样平常由代理商和店铺共同商定,代理商卖力充电宝的租用本钱,店铺只需承担充电站的电费,末了收入由代理商、店铺和平台方三方参与分成,店铺一样平常分成30%旁边,人流量大的店铺话语权也比较高,平台方抽成10%旁边。也便是说,10元一小时的充电宝,平台方赚1元,店铺分成3元,而代理商则有6元。如果消费者忘却还,末了购买了一个充电宝,则一样平常店铺可得2元,代理商得16元旁边。
关于共享充电宝的收费问题,监管部门实在早已关注。
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曾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辅导会,哀求美团、怪兽、小电、来电、街电、搜电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实行明码标价,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当时,各品牌均匀价格为2.2-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而两年纪后,各品牌严格实行明码标价,与此同时共享充电宝价格水涨船高,成了新型“刺客”。
今年以来,遍地所再次关注到共享充电宝引发的消费投诉问题。今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针对多种品牌共享充电宝进行了干系调查。调查结果创造,归还后仍在计费问题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7月24日,四川省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了2023年第二季度重点经营者消费投诉信息,个中,巴中市精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江县天幕银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未在限期内将整改情形向市场监督部门报告,整改方法不力被公示。巴中市精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被公示缘故原由显示,(怪兽)消费投诉量排名靠前;而通江县天幕银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则是(搜电)消费投诉量排名靠前。
值得关注的是,因用户需求在,行业研究报告依然看好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复苏。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整年数据表现趋于守旧,行业规模为100亿元。到2023年,随着居民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的稳步规复,行业景气回温,行业容量有望增至近170亿元,并于2028年超过700亿元规模。
来源: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