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市场对付2022年海内新能源车的预期暂未达成共识,但500万辆的产销量是预测中普遍的底线。在新能源车迎来确定性机会的条件下,家当链机会已生变革,家当链的技能创新(如扁线电机,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动力电池复合集流体等技能),尤其是汽车智能化有望成为未来投资的热点。在方建华看来,电池行业持续发展等情形下,更应关注上游资源类(锂钴镍等)企业以及电池装备类企业的投资机会,方建华特殊强调,换电模式有望迎来爆发;
新造车势力值得期待 换电模式将受追捧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海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47.5万辆,同比增长128.8%,2021年整年新能源车零售达到298.9万辆。新能源车发卖量超出预期,A股曾被热炒的锂电板块却未形成有力反弹,但随着新能源车进入下半场,2022年或仍旧值得期待。
方建华表示,政策推动对付新能源汽车家当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浸染,新能源车未来市场渗透力会超预期。“考虑供应链等问题,估量今年新能源车的供应大约为500万辆旁边。从车企目标来看,500-550万辆具有可能性的。“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供应量可达900万-1000万辆,2030年环球可达4500万辆。”
近年来,在国家及各地政策鼓励下,全国已有多省市明确了公交车、出租车等运营车辆电动化的比例,运营车辆将率先实现电动化。方建华认为,碳中和大趋势不会改变和电动车智能化强于传统汽车等成分影响下,我国民用车量未来会逐步实现电动化。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方建华比较看好没有传统车稳定利润的束缚的新造车势力的表现。未来,智能电动车中国品牌在外洋市场霸占率有望超过10%。动力电池市场紧张由中韩日霸占,其占比有望从333,432,乃至发展到532,也便是说,中国有望为环球电动汽车市场供应超50%的动力电池。
“目前,环球市值20强车企榜单中,中国汽车品牌霸占7席,包括蔚来、小鹏、空想等新造车势力。海内市场,传统汽车自主品牌市场只占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有望霸占三分之二。”
充电桩承压是市场对付2022年新能源车发卖量守旧的缘故原由之一,对付新能源汽车根本举动步伐培植及里程焦虑的意见,方建华认为,随着电池行业持续发展,换电模式因车电分离降落购车本钱、电池集中进行监测提高安全性、办理老旧小区充电难问题等优点,有望迎来爆发。
方建华表示,从成本来看,电池占电动车费用的一小半,车电分离可以大大降落消费者的购车本钱。同时,利用峰谷电价差降落充电本钱,电池运营公司管理电池可以利用峰谷优惠电价韶光段来充电,降落租电池的本钱。换电池韶光乃至短于加油韶光,极大的提高了电动车的便捷性,降落了车主的韶光本钱。
在安全性方面,方建华认为,换电模式下,电池运营公司对电池集中进行监测、养护和管理,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寿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此外,采取换电模式,可以办理老旧小区充电难问题,并有望催生新的做事业态。“比如移动的换电车,10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这在技能上没有任何问题。”
锂电池仍为主流路线 下半场重点或在智能化
电池作为新能源车的主要零部件,三元和磷酸铁锂的技能路线之争成电池行业久经不衰的“热点”,方建华认为,磷酸铁锂在低续航车型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高端车型的续航水平是主要指标,高镍三元仍是主流发展方向之一。
方建华先容,除了材料技能的发展外,电池的构造和工艺改进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比如电池包一体化设计,便是是把电芯的无效质量掌握到最低,核心便是降落模组的利用数量乃至不该用模组,直接从电芯一步装到电池包(CTP)。
公开信息显示,宁德时期研发的新型创新技能——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技能,打破了传统内短路防护技能难以兼顾电池比能、寿命等性能的技能瓶颈,目前已经批量生产并运用于大批主机厂。
对付固态电池、氢能、钠离子电池等新的技能路径,方建华认为,这些路线分别存在家当化周期较长、能量密度较低和缺少本钱上风等问题,目前难以对锂电池形成根本性的寻衅。
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下半场,下半场重点可能在智能化的不雅观点,方建华表示认同。方建华表示,自动驾驶三大核心系统分为感知层、决策层、实行层。
感知层方面,紧张卖力网络车身周围环境信息,实时传至决策层。方建华表示,感知层目前紧张由零部件厂商主导,多而杂。
决策层采取算法处理传感器得到的标准数据,建模、方案、决策。方建华先容,决策层紧张由IT公司主导,低级别的芯片运用多,仍处于持续迭代演化中。算法方面,机器学习运用较多,深度学习仍处于研究测试阶段。
实行层方面,方建华认为,实行层实行决策层指令,由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导,紧张表示为汽车底盘由机器掌握迚化至电子掌握技能,核心技能大多被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大陆、博世、福特等)节制,目前基本可实现自劢驾驶Level2哀求,仍在持续演化中。
其强调,我国新能源汽车家当正呈现智能网联技能快速发展,核心技能的自主可控正变得愈发主要。宁德时期(300750.SZ)等企业在锂电池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履历,新能源汽车家当要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打赢市场化攻坚战,还须要看重传感器、智能化芯片、操作系统、域掌握器等关键技能链条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