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王贤
“金子山隧道出口小时雨量、连续雨量分别达35.4毫米、178.9毫米,超过封锁鉴戒值,须要封锁!
”7日16时51分,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宜昌综合维修段防洪办值班职员刘德财一边盯着电脑监控数据,一边紧急向防洪办主任李维东报告。
“收到,立即启动应急相应。”李维东说。随后,干系职员迅速办理封锁报告,13分钟后,宜(昌)万(州)铁路利川至恩施区间封锁,后续处置事情随即展开。
宜万铁路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区,岩溶、暗河等不良地质遍布,桥梁、隧道里程占总长的74%,被业界称为“桥隧博物馆”。因地质条件繁芜,一遇暴雨等恶劣景象,线路渗水、危石滚落、岩溶陷穴等风险隐患增多,线路安全保障压力大。
6月以来,宜万铁路沿线多次遭遇强降雨。7月7日,滂沱大雨再次来袭。金子山隧道出口安装有雨量计,雨量值通过光纤传输到200多公里之外的宜昌综合维修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央,一旦雨量达到一定数值,将由轻到重相应启动出巡鉴戒、限速鉴戒和封锁鉴戒。
随着降雨量加大,宜昌综合维修段已派出多人巡查。区间封锁后,恩施综合维修车间利川综合工区工长熊文敬又组织职员,顶风冒雨乘轨道车从恩施、利川两个方向分别检讨。他们站在司机身后,查看线路两侧及隧道内举动步伐设备,经由K1331+280处时,熊文敬让司机降落时速。
这里前年汛期曾涌现岩溶陷穴,虽当年整治完毕,但每次巡检,他都会格外留神不雅观察。确认无问题后,熊文敬乘坐的轨道车连续向前。20时06分到达恩施站时,熊文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起上,他们只创造沿线山体有一处溜坍迹象,不影响行车。
雨逐步小了,金子山隧道口的雨量值持续降落至限速鉴戒值以下,检讨职员反馈线路安全。20时08分,利川至恩施解除封锁,线路规复通畅,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熊文敬又坐上轨道车巡检至利川,直到深夜23时往后才结束当天的作业。
“今年以来,宜万铁路沿线降雨量明显增多,我们已对干系区段下达了3道封锁命令,而去年整年仅1次。”李维东指着各个关键防汛点的视频监控画面说,“尤其是云雾山、大支坪等终年夜隧道,必须全面排查病害、及时整治,每晚我们都会安排职员进入隧道巡查作业。”
夜越来越深,宜万铁路恩施至巴东区间雨下个一直。荒野小路上,几缕头灯灯光闪过,恩施桥隧车间助理工程师李亚俊和隧道一工区的工人们正赶赴吴家湾隧道进行敲击检讨。预定的韶光一到,李亚俊带领同事们迅速进入隧道,搭起脚手架,作业职员昂开始用敲击锤敲打隧道的拱顶和拱腰,李亚俊在脚手架下仔细分辨音质。
“如果敲击声由‘铛铛铛’这样清脆的声音忽然变成‘咚咚咚’的沉闷声音,表明可能有空洞,便要爬上脚手架再次确认。”李亚俊一边听敲击声,一边查看隧道拱顶及两侧是否有掉块、裂纹、渗透水等,对隐患问题逐一拍照、记录,交给后续军队处理整治。
“今年是宜万铁路大规模隧道病害整治的第3个年头,整治后隧道掉块、渗漏水情形比往年好了很多,近两年来没有发生断道,但今年雨水太大,我们还是要小心戒备,容不得半点闪失落。”李亚俊说。
隧道外,沿线山体的危石是宜万铁路的主要风险点。开通运营10年来,沿线已有近千处危石得到整治,但不同类型的危石仍有百余处,个中,位于巴东至长阳区间榔坪2#隧道出口的K1206防洪点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唯一的一处一级防洪看守点。在这里,恩施桥隧车间巴东巡山工区的青年工人刘可和另一名同事正紧盯视频,24小时看守。
“K1206看守点,K1270次列车靠近。”8日凌晨4时34分,看守点外下着小雨,刘可接到K1270次列车司机的联控电话。
“K1270次列车,K1206看守点正常。”刘可查看监控视频,确认安全后回答道。每一辆列车经由这个看守点前,都要有这样一次短暂而主要的对话。4分钟后,K1270次列车安全驶过防洪点。
汛期值守的每一个昼夜,刘可都要通过监控视频、上山巡查,密切不雅观察危石变革,碰着危险则及时采纳方法,确保行车安全。
清晨6时多,雨终于停了。凌晨2时才安歇的李维东走出办公室,到段里的安全生产指挥中央理解涌现险情的另一条铁路的抢险情形,投入到新一天的防汛事情中……
“入汛以来,全段2000多名职工昼夜奋战在管内1053公里长的线路上。今年梅雨期将延迟至7月中旬,安全任务重于泰山,我们坚持防疫防汛两手抓,努力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宜昌综合维修段段长代云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