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男孩住在许冠杰曾经住过的村落庄里,拿着一台破旧的录音机听许冠杰的《半斤八两》,然后愉快地买了一把吉他,并在日后成立了喷鼻香港压倒一切的殿堂级乐队,Beyond。

这个男孩便是黄家驹,那年他14岁。

黄家驹去世25周年在这个娱乐至去世的年代怀念曾经的粤语歌 休闲娱乐

1992年,Beyond对喷鼻香港的音乐氛围感到不满,远赴日本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问黄家驹:为何不满喷鼻香港乐坛?

黄家驹撂下一句话,“如今的喷鼻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

让人忍不住怀念,当年的喷鼻香港乐坛,究竟有多牛?

01

说到喷鼻香港乐坛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提许冠杰,他由于首创了粤语歌潮流而被称为“第一代歌神”。

在六七十年代,喷鼻香港影视迅速崛起,影视剧主题曲也一改粤剧的小调风格,粤语盛行曲逐渐被人熟知。

1975年,许冠杰和哥哥许冠文主演电影《天才与白痴》,他创作了主题曲《天才白痴梦》,歌曲随着电影的热映而走红。

后来,兄弟俩再次互助主演的电影《鬼马双星》大火,票房乃至高于当时巨星李小龙的功夫片。
许冠杰自弹自唱同名主题曲《鬼马双星》,歌词大胆用喷鼻香港鄙谚,富有节奏感,成为划时期意义的粤语盛行曲。

喷鼻香港人也是在这时才创造,原来粤语歌这么好玩,这么带劲!

此后,诸如《半斤八两》《卖身契》这类描述草根市民心态的粤语歌蹿红街头巷尾。
1976年的专辑《半斤八两》卖到脱销,唱片市场上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半斤八两,卖到要抢”。

许冠杰带给人们的可不止是这些经典金曲,他的音乐精神影响了几代人。

许冠杰和张国荣

1992年,许冠杰退出乐坛,在告别歌坛群星演唱会上,他压轴唱了一首《急流勇退》。

这首歌原来是他写给张国荣的,但得知张国荣早已为他写了一首《风中兴时》,便悄悄把这首歌录入自己的专辑中。

许冠杰和张国荣

当晚,远在日本的黄家驹没能到场,专门翻唱了《半斤八两》向许冠杰致敬。

不仅是张国荣和黄家驹,许冠杰在奇迹顶峰时还曾以前辈的姿态,提携了很多精良的乐手,是喷鼻香港盛行音乐的“带头大哥”。

02

1989年,许冠杰写给张国荣的歌词道尽了张国荣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求名逐利时常多争斗/尽圈中的欢笑泪流/在那高峰始终都不免跌后/日担忧心神倦透。

这段歌词写的便是80年代喷鼻香港乐坛最震荡的事宜:谭张争霸。

80年代起,喷鼻香港乐坛已经是巨星如云,徐小凤、罗文、林子祥、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叶倩文、陈百强……

王杰,陈百强,张国荣,梅艳芳宝贵合影

“众神”之中,谭咏麟的王者之位是无可撼动的,他保持的111张个人唱片、276场演唱会的记录,恐怕再无人能超越。

港乐史上的经典唱片《爱的根源》

在这么多明星里,“争霸”的事情偏偏发生在谭咏麟和张国荣身上。

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六十年代末提及。

当时谭咏麟和陈百强已经在酒吧唱歌了,13岁的张国荣还在英国念中学。

谭咏麟早早就红了,从温拿乐队单飞之后的第一张专辑就拿到了金唱片奖。

这时的张国荣还是一个刚出道的小角色,他在台上唱歌,把自己心爱的帽子仍给台下,却被不雅观众又仍回来。

就在谭咏麟如日中天的时候,张国荣以一张《风连续吹》迅速崛起。

第二年他趁热打铁,以自己的英文名命名的《Leslie》,在喷鼻香港本地销量打破四白金,一首《Monica》大红大紫。

张国荣后来居上,一口气在红馆开了十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很快成为可以和谭咏麟比肩的歌手,各大音乐奖项两人常常“狭路相逢”。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媒体成了“谭张争霸”的始作俑者,他们疑神疑鬼,胡编乱造各种噱头,制造“神仙斗殴”,鞭策歌迷感情。

最受欢迎男歌手毕竟只有一席,以是当谭咏麟获奖,媒体就说这奖是他费钱买来的。

是日然就触怒了张国荣的歌迷,谭咏麟领奖时台下张国荣的歌迷一片嘘声;反过来,谭咏麟的歌迷认为事情是张国荣挑起的,把他的车刮花,给他写谩骂和威吓信等等。

两派歌迷方枘圆凿,硝烟弥漫,乃至发生了打斗流血事宜。

主持人汪涵回顾,高中时宿舍分为谭派和张派,两派常常发生口角,他则是不折不扣的张派。

实在私底下,谭咏麟和张国荣并未反目,早期谭咏麟获奖时,台下的张国荣还像迷弟一样愉快地鼓掌,只是后来失落控的局势让他们无可奈何。

争霸的结果是,深陷买奖泥沼的谭咏麟不堪流言和诋毁,在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仪式上,宣告不再参加任何有比赛性子的音乐活动。

坐在场下的张国荣极度震荡和难过,他末了没有上台,跑到后台一直地吸烟。

黄耀明、张国荣和谭咏麟

后来每当张国荣获奖时,谭咏麟的歌迷都会站出来说:要不是校长退出,你会获奖?

不堪重负而且本身就有完美主义的张国荣,随后做出了更令人绝望的决定:宣辞职出歌坛。

1990年,张国荣在告别演唱会上说了一段颇为凄凉的话:

谭张争霸就这样以两败俱伤的结局遗憾停止。

多年后汪涵仍旧感慨:那时媒体太猖獗,那时歌迷,更猖獗!

张国荣告别演唱会,1990

后来张国荣破例再上舞台,是在许冠杰的告别演唱会上,俩人合唱了那首《沉默是金》。

这首歌当初为电影《最佳拍档》而作,张国荣作曲,许冠杰填词,俩人合唱,得到88年的劲歌金曲奖。

多年后许冠杰回顾说:张国荣的离世,是我最大的痛。

03

“谭张争霸”造成的一隐一退,让喷鼻香港乐坛元气大伤,好在这时“四大天王”涌现了。

四大天王中,张学友是公认的唱功最好,他的《每天爱你多一些》横扫各种颁奖仪式,霸占金曲排行榜冠军位置超过半年,他也从红馆走出喷鼻香港,成为四大天王里第一个进行环球巡回演唱会的歌手。

四大天王里,成名最早和资历最老的,是刘德华。

80年代刘德华发的唱片大多反响平平,90年代起他进入新的公司,《爱不完》和《一起走过的日子》大卖特卖,“刘天王”就这样走上了神坛。

1989年之前,形状俊朗的黎明根本没考虑过出唱片,后来他去台湾拍戏,唱了主题曲,戏红了,歌也随着红了,宝丽金才签了他,给他找了一个阵容强大的词作班底,推出了第一张大碟《LEON》,黎明就这样在乐坛迅速崛起。

四大天王里,郭富城是公认舞蹈最好的,他的涌现也是最有戏剧性的。

刘德华大红大紫时,郭富城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演员。
1990年,郭富城给人拍了一条摩托车广告意外走红,星探直接打电话到电视台讯问模特是谁,他的第一张专辑《对你爱不完》一推出就大卖20万张。

让郭富城意外走红的机车广告

这本来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四个人,有一次他们同台演出,有时被人称为“四大天王”,这种说法迅速被媒体炒作,公司亦借此招牌宣扬艺人,所谓的四大天王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此后好些年,“四大天王”险些把喷鼻香港乐坛垄断。
1992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里,有7首来自四大天王,剩下的3首才分别是林忆莲、叶倩文和王菲。

这种垄断的局势到第二年愈甚,十大劲歌金曲四大天王占了8首,其余两首才是Beyond的《夸夸其言》和王菲的《执迷不悔》。

四大天王在“天王效应”下,唱片销量节节攀升,张学友乃至跻出生界十大销量歌手,喷鼻香港乐坛进入顶峰期间,追星征象也狂热到了顶点。

这种狂热势必造成当年“谭张争霸”的悲剧。

1994年,四大天王同时入选十大中文金曲最佳男歌手,歌迷蜂拥而至,颁奖仪式成了四拨歌迷的沙场,这边高喊刘德华,那边高喊黎明……当金庸把最佳男歌手奖杯颁给张学友时,现场的混乱达到白热化……

一片嘘声中,只见张学友缓缓走上舞台,淡定地接过奖杯,然后邀其他三位天王上台合唱了谭咏麟的《朋友》,再然后他揭橥了获奖感言:

当年谭咏麟同张国荣的歌迷相互斗气,末了受伤的是歌手,我同其他歌手都不肯望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在那之后,四大天王只管即便避开了互助和同台,后来我们所能看到的,一次是喷鼻香港回归,一次便是2003年思念张国荣意外离世,四人合唱了《英雄本色》的主题曲《当年情》。

当时郭富城由于哽咽而走音了,但没有人笑话他。

“四大天王”同台合唱纪念张国荣

04

1999年,黎明率先宣告不再领音乐奖项,张学友随后也退出领奖,刘德华和郭富城虽然没有公开声明,但颁奖礼上再也没有他们的身影。

黎明效仿谭咏麟的举动,被认为是喷鼻香港乐坛由盛转衰的一个标记。
在那之后,乐坛再没涌现四大天王期间的盛况。

张学友、陈百强和刘德华

黄霑曾说,四大天王的涌现,让喷鼻香港乐坛晚衰落了十年。

但也有人认为,四大天王的“刷榜”,给喷鼻香港乐坛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拿张学友和刘德华来说,顶峰期间唱片销量动辄两三百万,而一样平常的歌手能有5万销量已是不俗,同期间的精良歌手被笼罩在天王的阴霾之下,新人的出头之日更是遥遥无期。

1996年,陈奕迅在他的首张专辑里,第一次跟黄伟文互助了一首《时期曲》,可以说是道尽了当时乐坛新人的凄凉心态:故事尾声方进场,时期还留有我的位置吗?

故事尾声,黄金年代不再,但随着四大天王的“逊位让贤”,乐坛新人得以崛起,比如陈奕迅、谢霆锋、陈慧琳、容祖儿等;当年活在天王光环下的老将们也终于熬到头了,比如许志安、郑秀文、苏永康和梁汉文等。

“新四大天王”梁汉文、古巨基、许志安、李克勤

在那期间,颇为“忧郁”的还有陈百强,他在70年代末进入乐坛之后,以“康健阳光”的形象迅速发展,但后来碰上“谭张争霸”,风头全被盖过;

80年代末谭张的事情过去后,他带来了《生平何求》,却又碰上了“四大天王”……

1992年5月18日,陈百强在家中离奇晕厥,此后他再没有醒过来,只能靠呼吸机坚持生命。

第二年,1993年10月25日,这位乐坛闪耀的明星,停滞了呼吸,享年35岁。

罗文和陈百强

17年后,喷鼻香港乐坛追颁陈百强以最大声誉——金针奖,头发花白的陈爸爸上台领奖时说:百强遗留下来的歌曲,本日依然有很多歌迷喜好听、喜好唱,我感到很欣慰……

梅艳芳任性地坐在陈百强和张国荣腿上

唱功轶群的李克勤,唱现场和CD一样稳定,被人称为“CD勤”,谭咏麟更称他为自己的接班人,但由于四大天王的涌现,只能坐着“第五天王”的尴尬位置。

1995年,张学友、刘德华和黎明在红馆的演唱会开得风起云涌,李克勤也信心满满地登上了红馆,结果台下一片空空荡荡……

容祖儿和李克勤

演唱会的末了,“第五天王”终于忍不住揭橥了一番感言:

天降四个大神,每年的“最受欢迎男歌手颁奖仪式”我都能站在台上做陪衬……后来我想通了,我比他们年轻,我能等!

李克勤就这样等啊等,等啊等,等到了2002年,他终于等到了“最受欢迎男歌手”。

那年,他已经35岁了。

05

从70年代开始到世纪末,喷鼻香港盛行音乐走过了30年的辉煌历史,呈现出了许许多多精良的创作人,词曲作者和制作人。

许冠杰、卢国沾、郑国江、黎彼得、顾嘉辉、黄霑、林振强、潘源良、周耀辉、刘卓辉、陈少琪、林夕、黄伟文……

个中,鬼才黄霑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

八十年代初,周润发和赵雅芝的《上海滩》风靡内地,内地粉丝纵然不会讲粤语,也能哼出《上海滩》。

听说有天夜里黄霑闹肚子,蹲坑时有了“浪奔,浪流”的灵感,他提上裤子,用20分钟填完词,天亮他就接到录音棚的电话:“黄霑,很好,这个词很好!

1982年,日本在教科书上修改侵略中国的历史,愤慨的黄霑写了《我的中国心》。

央视导演有时听到这首歌,把它带到了1984年的春晚上,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不雅观众演唱了《我的中国心》,这首歌瞬间捉住了所有中华同胞的心,轰动一时。

1988年,王祖贤和张国荣主演的《倩女幽魂》风靡东南亚。
个中,由黄霑作词、张国荣演唱的同咭片子主题曲也红遍两岸三地。

黄霑和张国荣关系甚笃,曾当众kiss

两年后,黄霑为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曲写词。
他写了六稿,徐克都不满意。
有次他在半醉半醒间写下第七稿《沧海一声笑》,然后传真给徐克,附言:爱要不要。

徐克和黄霑

徐克收到《沧海一声笑》,欣喜若狂。
《笑傲江湖》在台湾上映时,《沧海一声笑》曾连播五次。
电影完场,剧院变成了KTV,不雅观众不谋而合合唱《沧海一声笑》。

1983年,罗文与甄妮合唱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赤心》等,再次让罗文声名大噪。
当时,黄霑为这部剧写了包括《铁血赤心》在内共六首歌。

多年后,黄霑参加罗文的葬礼,他想到了当年给罗文写的那首《家变》,悲哀地感慨说:“世事有变,就世事常变,变换原是永恒。

两年间,黄霑接连出席了罗文、张国荣、林振强和梅艳芳的葬礼。

张国荣的葬礼上,黄霑悲痛地致以悼词:是否上天要透过Leslie,令我们明白人生根本便是无常,尘凡是永久多苦?

黄霑、罗文和张国荣

人生无常,尘凡苦短,不久后黄霑也去了。

他走后,无数网民伤悼:黄霑走了,音乐哭了。

07

黄霑的生平,创作了超过2000首作品,他与顾嘉辉的互助被称为“辉黄”,一词一曲,相得益彰,他们见证了喷鼻香港乐坛的崛起、辉煌与没落。

犹记得1982年,梅艳芳在首届新秀歌唱大赛上唱了徐小凤的《风的时令》,黄霑打了分,顾嘉辉以艺术无满分为由,硬扣一分。

19岁的梅艳芳就这样在两位大师的庇佑下,开启了她的芳华时期。

此后十几年,这项比赛还捧出了吕方、张卫健、郑秀文、杜德伟等等,成为娱乐圈最有威信、最具影响力的选秀节目。

1995年,还在英国念书的陈奕迅回港参加这项比赛,终极凭借模拟张学友的唱腔而得到冠军。
那一年,还有一位护士小姐在比赛中得到季军而步入乐坛,她叫杨千嬅。

那年在舞台上的陈奕迅还由于紧张而满头大汗,后来张国荣开演唱会,自作主见把他拉到台上,向现场所有人先容:

他叫陈奕迅,别看他傻傻的样子,他唱歌很厉害,总有一天他会站到我的舞台上。

陈奕迅没有辜负张国荣,他做到了。

有人说,现在的喷鼻香港乐坛,是陈奕迅一个人在苦苦独撑。

就连林夕也说,如果往后喷鼻香港乐坛还会有巨星的话,那个人只会是陈奕迅。

陈奕迅、林夕和杨千嬅

实在,陈奕迅并不是一个人,同样苦苦支撑的,还有两个“伟文”。

一个叫黄伟文,一个叫梁伟文,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林夕。
林夕曾说,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一件事便是给张国荣写了一首《我》。

2003年,金融风暴,非典肆虐,张国荣从喷鼻香港文华东方酒店24楼纵身跃下,全体喷鼻香港笼罩在一片悲哀的阴霾之中。

张国荣走后,梅艳芳忍着悲痛,带着重疾,在红馆做告别演唱会。
演唱会上,她与陈奕迅合唱一首经典的对唱歌曲《有心人》,然后对台下的数万歌迷说:

陈奕迅是个天才,有着天衣无缝的声线,往后你们会知道的。

不久后,梅艳芳走完了她残酷而短暂的人生。
喷鼻香港人给她修了一座铜像,说梅艳芳走了,再也没有喷鼻香港的女儿了。

“DUO”演唱会上,陈奕迅身着“鸳鸯西装”,一人分饰两角,模拟张国荣与梅艳芳的唱腔演唱《芳华绝代》。
唱罢,他回顾起一段往事:

有一次陈奕迅出席活动,在露台吸烟,溘然有一个人对他说:“你有一副唱歌的好嗓子,别吸烟了!

陈奕迅举头一看,竟然是张国荣。
他懵了,愣着不知道如何反应。

“想不到哥哥这么关心我。
好后悔当时没有回答他,如果今日仍有机会,我想对他讲一句:哥哥,你身体好吗?”

08

让我们把光阴拉回1993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仪式,梅艳芳把名誉大奖颁给了陈百强和黄家驹。

可现场没有人笑得出来,由于斯人已逝。

梅艳芳和陈百强

颁完奖,现场不雅观众主动站起来,伴随大屏幕上陈百强和黄家驹生前的影像资料,全体合唱《生平何求》和《夸夸其言》,很多人唱着唱着,哭了。

当初黄家驹去日本钻营发展,便是由于对喷鼻香港乐坛翻唱泛滥和媒体炒作感到切齿腐心,没想到这首《夸夸其言》竟成了他的绝唱。

在日本,他们并没有失落去最初的音乐信念,不久便发行了《连续革命》,一张同时包含粤语、国语和日语三个版本的专辑。

1993年,Beyond成立十周年,他们又马一直蹄地发了专辑《乐与怒》,对过去的十年做一个总结。
接管采访时黄家驹还说,我对Beyond的下一个十年充满信心。

谁能想到,这竟是黄家驹的末了一张专辑。
专辑里的金曲《夸夸其言》有一句歌词,“哪会怕有一天会跌倒”,如宿命一样平常,预言了家驹人生的末了一幕。

1993年6月24日,Beyond在富士电视台录制游戏节目,游戏刚开始不久,黄家驹在奔跑中不慎滑倒,他同时与一名主持人翻落台下。
主持人无大碍,而他自己却意外地头部着地,当场晕厥。

六天之后,1993年6月30日下午4时15分,一代殿堂级歌手黄家驹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黄家驹葬礼那天,喷鼻香港万人街头为他送行,感情失落控的歌迷冲出交警的防线,在灵车旁失落声痛哭。

那天和他一起入葬的,还有他那把心爱的吉他。

他曾说:我背着吉他,就像背着一把宝剑。

09

Beyond让多少内地人喜好上粤语歌啊,他们的歌陪伴了几代人的青春,KTV的点歌榜TOP10,Beyond从未缺席。

本日的很多内地人不会讲粤语,却能像模像样地哼一首《光辉岁月》和《真的爱你》。

这在三十年前,却是其余一番景象。

1988年,Beyond第一次到北京开演唱会,崔健以私人身份与他们会晤,畅聊摇滚。

与现在不同,当晚的演唱会上,内地听众对他们的粤语歌并不买账,喊着让他们尽快下台,末了黄家驹不得不唱了一首《空空如也》,台下这才有了掌声。

喷鼻香港摇滚乐与内地摇滚乐初次互换,1988

二十年后,只有3个人的Beyond再到北京开演唱会,全场不雅观众险些是含着热泪、站着合唱完的。

25年过去,黄家驹依然用他的音乐,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和他不同期间的人们。

黄家驹走的时候才31岁,正是一个歌手创作力最兴旺的年华。

他的离开,让喷鼻香港乐坛风雨飘摇。

2000年之后,乐坛“四大天王”的光环已然暗淡,喷鼻香港娱乐界的整体疲软、精良创作人的匮乏、唱片业的不景气以及喷鼻香港文化新奇感的损失,喷鼻香港乐坛再也无法重现昔日的辉煌。

回顾过往,粤语音乐走过风雨兼程五十年,70年代许冠杰、80年代的“谭张争霸”、90年代“四大天王”……

如今在这个娱乐至去世的年代,存心做音乐的人越来越少了,像当初那些引发万人合唱口耳相传的粤语歌,也越来越少了。

黄家驹离世25周年,人们怀念的不止是他,而是全体喷鼻香港乐坛。

(来源:视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