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后,很多风骚人物可能都会被淡忘,但一定有人记得喷鼻香港有过一位顾嘉煇

处在喷鼻香港乐坛金字塔顶真个教父级人物,乘风远去了。

港乐第一人走了我很怀念他 休闲娱乐

据多家媒体宣布,喷鼻香港粤语盛行曲的殿堂级人物顾嘉煇于加拿大温哥华当地韶光1月3日辞世,享年92岁。
姐姐顾媚接管采访时称,顾嘉煇传染新冠病毒,离世时家人陪伴在侧。

传来,让所有人顿感错愕。
好友汪明荃接管喷鼻香港电台访问时,赞赏顾嘉煇在上世纪80年代将粤语歌大众化、提升粤语歌地位,对乐坛贡献巨大,对他的离世感到溘然和可惜。

顾嘉煇末了一次涌如今"大众年夜众视野之中,还是在2015年5月的“顾嘉煇荣休盛典演唱会”上。
郑少秋、汪明荃、叶丽仪、陈洁灵等与他互助过的歌手、演员涌如今喷鼻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唱他创作的经典歌曲,用音乐向这位“乐坛教父”致敬。

2015年5月19日,顾嘉煇在末了一场“顾嘉煇荣休盛典演唱会”上。
/视觉中国

早在演唱会开始之前,顾嘉煇便决定正式退休,不再举办类似的音乐会以及担当指挥事情,重新投身绘画创作。

封刀之前,顾嘉煇创作的曲目数量绝冠天下。
据统计,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作曲起,顾嘉煇一共创作了超过1200首作品,作品质量甚高,《上海滩》《当年情》《沧海一声笑》《铁血赤心》《世间始终你好》《何日君再来》等作品更是成为隽永之作。

这些曲目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让人耳熟能详。
上世纪70年代起,顾嘉煇在奇迹的顶峰期创作了大量粤语歌曲,将过去闻所未闻的粤语盛行音乐带进了大雅之堂,闭幕了喷鼻香港“只盛行英文歌”的历史,更影响了一代喷鼻香港人的精神内核。

2012年12月5日,末了一场“顾嘉煇大师经典演唱会”在红磡体育馆开唱。
第一个登场的林子祥唱完一曲《蝶变》后,走到坐在第一排的顾嘉煇面前鞠躬,随后站在他身旁,面向所有不雅观众说道:

“这么多年,煇叔(创作)的歌和才华,传染并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

“音乐的魅力,能够把空间变为旋律”

1933年,顾嘉煇出生在广州的一户家境殷实的艺术家庭里。
他是家里的第一个男孩,最开始,父母为他取名为顾嘉煇,但后来由于笔误,“煇”字误作为“辉”。

父亲顾淡明是岭南著名画家高剑父的学生,与浩瀚画坛名流多有交往,既擅图画,更富收藏。
凭借这样的艺术熏陶,顾家三姐弟继续了父亲的衣钵,对绘画非常着迷,而顾嘉煇本人则尤其钟情于写生及素描。

按照最开始的设想,顾嘉煇会连续专注绘画,并在日后成为著名画家。
只可惜由于战乱家道中落,专攻绘画的创作之路被迫中断。

如果不是由于战乱导致家道中落,顾嘉煇该当会成为著名画家。
/TVB-東張西望

1948年,顾嘉煇姐弟三人离开广州南下喷鼻香港,定居在九龙的木屋区。
初到喷鼻香港,生活穷苦,顾嘉煇白天在洋行的化验室事情,晚上到夜校学习;而姐姐顾嘉弥为了补贴一家人的生存,早早弃学养家,到市区的歌厅和夜总会里唱歌。
后来,顾嘉弥正式进入乐坛,并取艺名“顾媚”,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叱咤乐坛的、有名的歌手、演员。

耳濡目染之下,顾嘉煇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自学钢琴和声乐。
空隙之时,姐姐练习唱歌,他便在一旁弹琴伴奏。
数十年后,回顾起那段往事,他自述道:“从小酷爱音乐,音乐的魅力能够把空间变为旋律,把韶光变为节奏。

音乐带来的魅力改变了顾嘉煇的人生之路。
上世纪50年代,顾嘉煇分别在湾仔仙掌夜总会和东英楼的一家夜总会里担当琴师,其间曾调集过几个人组成了一支乐队,名字就叫“顾嘉煇大乐队”。

1961年的一天,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的院长到了顾嘉煇所在的夜总会,适值遇见正在弹琴伴奏的顾嘉煇。
一曲弹毕之后,院长对他赏识不已,当即约请他前往美国深造,并主动为他申请了一笔奖学金。
在姐姐顾媚和当时已经红极一时的歌星方逸华的牵线搭桥下,顾嘉煇得到了邵逸夫的资助,踏上了前往美国波士顿的学习之路,成为该校首名中国学生。

牵线搭桥之下,顾嘉煇得到了邵逸夫的资助。
/视觉中国

而在留学期间,顾嘉煇参加了邵氏电影《不了情》的作曲比赛,以一首《梦》成功获选。
经由词人陶秦填词后,这首《梦》通过姐姐顾媚的嗓音传遍港九内外,同时也开启了顾嘉煇的音乐生涯。

“顾嘉煇便是喷鼻香港的贝多芬”

两年之后,顾嘉煇返回喷鼻香港,投桃报李加入邵逸夫旗下的邵氏影业。
1967年TVB成立之后,顾嘉煇成为了音乐总监,专注于影视剧主题曲和插曲的创作。

年轻时期的顾嘉煇。
/TVB-東張西望

那个年代,以披头士乐队为代表的欧美音乐是市场上的盛行音乐,国语歌还勾留在三四十年代,从粤曲演化而来的粤语歌——或者说广东歌,根本谈不上文化,只是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边角料。

真正让粤语歌的地位发生改变的,是1974年发行的两首曲子:一首是许冠杰创作的《鬼马双星》,另一首便是顾嘉煇操刀作曲、叶绍德填词的《啼笑分缘》。

《啼笑分缘》本是TVB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曲。
这首歌最初操持用国语演唱,后来顾嘉煇与编导王天林切磋后决定改用粤语,并约请当时大红大紫的歌手仙杜拉演唱。

“为怕哥你变咗心,情人泪满襟。
”/《啼笑分缘》

电视剧播出之后,主题曲大受欢迎,一韶光唱遍大街小巷,“为怕哥你变咗心,情人泪满襟”的歌词,成了一代经典。
《啼笑分缘》后来被无数歌手翻唱,更有陈小春演唱的带R&B风格的致敬版本。

也是在这个时候,顾嘉煇开始和“一代鬼才”黄霑互助写歌。

顾嘉煇和黄霑二人,其实在这之前早已认识。
顾嘉煇从美国学成归港的同一年,黄霑刚刚拿到喷鼻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文凭,刚当上老师的黄霑放工后常常在仙掌夜总会消遣,常常与顾嘉煇不期而遇,终极成为了伯牙、子期般的心腹。

1972年,两人首次互助,创作了舞台剧《白娘娘》的主题曲《爱你变成害你》,此后一发不可整顿。
五年后,二人携手为TVB剧集《家变》谱写同名主题曲,不仅将粤语歌变得更加充满当代感,“不必怨世事变,变幻才是永恒”的经典符号更成为喷鼻香港人的集体影象。

而1980年的《上海滩》,更是“煇黄”二人默契互助的典例。

直到本日,没有人不会承认《上海滩》是港乐中的经典之作。
坊间有个段子:全天下有华人的地方,不论认不认识原唱叶丽仪,只要《上海滩》的前奏响起,就一定会随着唱。

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周润发和赵雅芝主演的电视剧《上海滩》播出前夕,导演希望顾嘉煇能在三天之内创作出同名主题曲,但等顾嘉煇谱好曲,已经由去了两天半。
凌晨两点,顾嘉煇给黄霑打电话,在电话里见告对方乐谱,然后哼唱了一遍。
挂了电话的黄霑最开始一头雾水,后来溘然肚子疼上了个厕所,而就在冲厕所的一瞬间灵感涌动: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只用了20分钟,黄霑写好了歌词,当天早上交给了顾嘉煇,顾嘉煇看完后下午便关照叶丽仪录歌。
这首《上海滩》后来也便成了叶丽仪的代表作,只要她开演唱会,《上海滩》就一定是指定曲目。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上海滩》

但比《上海滩》更为盛行的,当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创作的那批经典武侠剧的主题曲。
不论是《近代豪侠传》《倚天屠龙记》,还是《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所有的主题曲,都由顾嘉煇亲自操刀制作,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

武侠小说家古龙曾经回顾,当时纵然是不懂粤语的台湾歌手去外洋演出,假如不唱《小李飞刀》,会有被轰下台的风险。

即便不用歌词,只有悠扬的萧、笛子、古筝、二胡、扬琴等传统乐器伴奏,这些经典的武侠曲目气势依然磅礴,让听者能够在某一个音符中找到打动内心的共鸣。

顾嘉煇创作的不少音乐,在本日成为了经典。
/《顾嘉煇音乐名作》

可以这么说,如果说金庸是将华人小说的造诣推广至全天下,那么顾嘉煇便是将华人音乐的魅力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

石友黄霑更曾经这样评价他:“顾嘉煇便是喷鼻香港的贝多芬。

他不但造诣了他自己

2003年,62岁的黄霑在其博士论文《粤语盛行曲的发展与兴衰:喷鼻香港盛行音乐研究(1949-1997)》中,这样评价顾嘉煇的音乐地位:

“《啼笑分缘》标志着喷鼻香港粤语盛行曲再兴起,《家变》才真精确立了喷鼻香港旋律的新风格。
由于《啼笑分缘》仍有传统的粤曲影响,《家变》却完备摆脱了粤剧粤曲影子,旋律与歌词,演唱和编曲当代感浓郁。
港产粤语盛行曲,由这首歌开始,正式迈上雅俗共赏大道。

有乐评人认为,顾嘉煇的作曲风格是范例的“喷鼻香港制造”。
他领悟了中西音乐风格,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壁,又通过在美国学习的经历,借鉴了泰西曲风和乐器,同时受传统粤曲影响极深。
三者领悟之下,粤语歌的品质和地位从根本上上了一个档次。

这和喷鼻香港文化碰撞交融的氛围离不开关系。
在喷鼻香港这片地皮上,传统、古典、舶来品和盛行,每每会融为一炉。
音乐人可以古为今用,也可以洋为中用——就像这座城市的气质一样。
这种又江湖、又古典、又摩登的审美表达,只有在喷鼻香港才能出身出来。

在喷鼻香港这片地皮上,传统、古典、舶来品和盛行,每每会融为一炉。
/unsplash

回溯历史,当喷鼻香港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物质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努力奋斗就能创造”成为每个喷鼻香港人信奉的精神内核——只要你有聪慧、有双手、肯坚持,就有成功的机会;而即便失落败是家常便饭,最最少也有能用饭的机会。

这样的社会环境无疑给了粤语歌翻身成为主流的机会,由于草根百姓有了他们表达自我的载体,有了能够概括喷鼻香港文化精神的旋律,粤语歌成为了喷鼻香港民气目中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粮。

喷鼻香港本日的繁华,靠的是无数草根的努力奋斗。
/unsplash

唯一能够用来概括的代表作,当数早已超出歌曲本身意义、凝聚成为港人精神的《狮子山下》。

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顾嘉煇不但造诣了自己,也见证了喷鼻香港盛行音乐史上浩瀚经典人物从默默无闻到乐坛俊彦的全过程。

也正如此,顾嘉煇在音乐领域得到的造诣也无人能比,各种各样的“最大声誉奖”“终生造诣奖”拿得手软。

但面对功成名就,他却说:“一开始,我没有想到要名成利就,只是一种兴趣、一种狂热,演化下来,能得到广大听众的喜好,我当然感到很愉快。

功名之外,顾嘉煇更是一位乐意提携子弟、对人和蔼可亲的“煇叔”。

1983年,顾嘉煇在TVB的电视节目中现场演出杂耍。
/TVB《欢快满东华》

顾嘉煇个中一位爱徒、喷鼻香港音乐家徐日勤数年前接管媒体采访时曾回顾,他第一次做演唱会的音乐总监是陈百强的演唱会,是顾嘉煇亲自向主理方推举的。
“如果不是师父赏识,我可能会在夜总会里弹一辈子《上海滩》。

“我跟了师父几十年,从来没有听他骂过人,连一句语气很重的话也没说过,说得最严重的也便是一句‘做咩咁噶?(怎么会这样?)’”

就连顾嘉煇心目中的“最佳拍档”黄霑,也认可这一点——两人互助30年,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

黄霑在其著作中回顾,顾嘉煇的音乐知识和教化都很高,又多奇想,每次黄霑想和他聊人生,但每每聊着聊着就聊到音乐上了。
“每次和他谈一个晚上,都要消化几天,细细回味,每每从中觅得终生受用的座右铭。

毕竟在贰心里,一个作曲家源于生活深刻体验的灵感很主要。
当然,这之后还有下半句话——“词作者也是作曲家灵感很主要的组成部分。

顾嘉煇和黄霑,是生平的石友。

1981年,顾嘉煇准备再次前往美国深造前夕,在TVB举行的告别晚宴上被黄霑“点名”上台,与许冠杰一起当场即兴作曲。
毫无准备的顾嘉煇一边和黄霑谈笑风生,一边便在钢琴上行云流水地弹出了旋律,和许冠杰唱了起来。
这首即兴创作的曲子,后来命名为《为我献上心韵》,被关菊英传唱成为了经典之作。

20年后的《喷鼻香港煇黄2000演唱会》里,“煇黄”组合再次重演了即兴创作一幕,只不过这次的被点名者换成了黄霑。
才华横溢、童言无忌的氛围让在场不雅观众欢快不已,而这也是“煇黄”组合的绝唱,让全天下的港乐爱好者永久怀念。

2004年,黄霑因肺癌离开人间,顾嘉煇从温哥华返回喷鼻香港悼唁,给这位昔日心腹带去了一份挽联:

沧海一声笑,笑傲江湖一绅士

忘尽心中情,情牵当年每段词

18年后,顾嘉煇也乘风远去,探求故友。
大概用他生前最喜好的《忘尽心中情》作结,最得当不过了:

昨天各类梦

难望再有诗

就与他永久别离

未去想那非和是

未记起从前名字

作者:良豪

编辑:萧奉

校正:黄思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