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生平难忘的影象,童年的玩乐办法是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呈现。喷鼻香港历史档案馆2月25日起举办《童趣·童游:喷鼻香港儿童玩乐点滴》展览,展出档案馆馆藏的历史档案、照片和视像资料,让不雅观众理解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喷鼻香港的儿童福利政策、儿童娱乐举动步伐和儿童的娱乐办法。展览分《日常儿乐》、《游乐空间》、《小区童乐》三个部分,既唤起了喷鼻香港市民的共同影象,重温当年闲童趣童心,也反响出其间喷鼻香港的社会发展变迁。
上世纪50年代,喷鼻香港儿童人口上升,相应的社会做事、玩乐举动步伐的需求随之增长,但那时喷鼻香港社会尚未普遍富余,儿童多低廉甜头玩具,瓶盖、折纸、糖盒都是玩具,“麻鹰捉鸡仔”“何济公”等是大家都玩的游戏。60年代往后,喷鼻香港为儿童兴建游乐园地,并组织各种儿童活动。喷鼻香港制造业起飞,成为玩具王国,到了80年代,儿童低廉甜头玩具险些消逝,芭比娃娃、卡通玩偶、组合玩具等盛行。
回归后的喷鼻香港特区政府于2018年景立了儿童事务委员会,将保障儿童权柄视为施政重点之一。儿童事务委员会通过制订政策和推动落实,帮助儿童康健发展。(邰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