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渠道改革”。
首先,我先把叫了良久的“渠道”说清楚吧,格力的渠道框架便是“总部-发卖公司-代理商-经销商-消费者”。
格力渠道改革由三部分组成,难度依次减低:
理顺渠道框架:降落渠道加价率和统一层级减少过程中的渠道利益补齐线上短板:推进线上线下领悟完善仓储物流和数字化:强化系统布局与配套举动步伐1:理顺渠道框架理顺渠道框架,降落渠道加价率和统一层级减少过程中的渠道利益。说白了便是在各环节降落加价率:
省级发卖公司:从10~15%低落至5~8%代理商:从5~8%低落至3~5%(全国各省不一)这样就可统共开释出5~10%的利润了。
“削藩”是上述三部分里面最敏感的。
目前为止,安徽、云贵、长三角、珠三角转型顺利,当地的发卖公司已逐步向做事上转型。
然而,山东、河南、河北传统发卖大省、老牌发卖商改革就有阻力。《胜算在提高》、《反叛》里的事情可以看到减少渠道利益的部分进程。
那么,格力对各省经销商做了上述那么多事情后,目前经销商整体对格力抵触力度大吗?
我从这个角度看一下:资产负债表里的条约负债增至161.2亿元,同比增长65.2%,比年初增长4%,可见经销商连续积极提货:
其余,应收同比微涨,存货金额持平(占总资产比例还下跌了1.34个百分点),无任何恶化迹象。
不过,从预收/营收比例的角度来看,目前这比例是16.83%,与2008年格力强化渠道掌握期间比较已有所低落。格力在2009~2012年间预收/营收比例均保持在20%以上,大幅高于行业均匀水平。
2:补齐线上短板
在补齐线上短板,推进线上线下领悟方面,格力:
加强与三方电商互助推动线上经销模式(2021年线上经销商超70家)通过社交平台“董明珠的店”和直播拓宽私域流量格力在这部分的推进事情还是很明显的。乃至有热心股东每天关注线上直播人数和发卖情形,有点像当年老股民去超市不雅观察双汇火腿肠、海天酱油、白酒等商品发卖情形。
3:完善仓储物流和数字化
在完善仓储物流和数字化系统布局配套举动步伐方面,格力积极加码配套培植:
仓储:已建11个基地仓,未来操持多建4个,并在各省增设配套区域仓物流:成立物流公司,操持与发卖公司互助的模式转向“干线自建物流+支线/城际第三方外包”的模式,线上发卖利用电商平台的物流数字化:建立“格力云网批”,串联渠道系统、仓储系统、物流系统和派工系统美的:渠道改革如果格力完成渠道改革的话,效果会是若何呢?
我们来看参照一下美的集团,由于现在格力走的路和当年美的所走的差不多。
美的原来实施渠道改革之前是跟随格力自建经销商体系的,可后来却成为了渠道改革的先锋者:
2014年:成立集团电商子公司,加码线上发卖2017年:进一步推动渠道扁平化,将区域发卖公司转变为运营中央,同时精简经销层级,代理商转型做事商,不断优化渠道效率,降落渠道加价率,改进企业盈利能力从“632”计策统一集团IT职能,到探索“T+3”产销模式精益化生产流程,内生孵化安得智联自建物流仓储体系,强化渠道运转效率美的在2013年~2020年先后投入了80亿元做数字化系统培植和开放,推动全流程信息化和数字化,提高物流效率。
我们看几个数据比较一下美的渠道改革的前后效果:
仓库面积:>550万平米(前),<170万平米(后)订单交付周期:45天(前),20天(后)存货周转天数:>50天(前),30天(后)格力:成果目前,格力的渠道改革仍未100%完成,但已初见成效。
通过参照美的上面这个案例,就不难阐明为何格力今年半年报显示存货占总资产比例同比低落1.34个百分点。
而且,格力上半年的用度率(即:在发卖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6.4%,同比低落2.2个百分点。个中,发卖/管理/研发/财务用度率分别为4.9%/ 2.1%/2.9%/ -0.6%,同比-2.5/ +0.1/ -0.6/ +0.2个百分点。
发卖用度率下滑比较明显,带动整体用度率大幅改进。
上半年,其他流动负债中发卖返利余额环比年初低落7亿元至520亿元,侧面印证格力在疫情扰动、渠道经营环境充满寻衅的背景下,持续通过返利兑付冲销用度开释古迹。
在我看来,董总的留任也是希望能自己在任期间基本完成渠道改革,系铃还需解铃人。
经销商这块在我《胜算在提高》、《反叛》文章都有提到,紧张便是坚持高分红稳定经销商利益,以便加快大省转型速率,老牌经销商逐步退出。
长期来看,渠道改革顺利完成后,以往的中间环节略弱将有望调低格力产品价格,提升格力产品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