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朱翃

当代信息社会,手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事情、生活用品。
当手机遭遇故障无法正常利用时,每每让民气神不宁。
而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急于维修手机的心态,线上精心制作以假乱真的网页“引流”;线下设计话术,虚构或浮夸手机故障,乃至以次充好失落包零件,目的只有一个——骗取高额的维修用度。
从开始表示两三百元维修费即可,到终极两三千元的实际付出,消费者便是在不法分子的“连环套”中,陷入被骗深渊。

手机维修诱骗线上李鬼线下狠贵说好两百涨到三千 汽车知识

上海警方日前成功打掉一个线上客服低价揽客、线下门店虚假维修的诱骗团伙,在全国多地抓获以吴某为首的2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超过3000万元。
翻看警方干系资料,并与办案民警、被害人互换后,不得不“感叹”犯罪嫌疑人为了诱骗真是动足了歪脑筋。

200涨到3200,高价换屏却维修“无痕”

今年年初,家住上海长宁区的倪师长西席不慎将某国产有名品牌手机摔落在地,手机屏幕摔出了几条缝隙,虽然手机仍能正常利用,但倪师长西席以为它并不雅观观。
于是,他通过网络搜索该手机的品牌维修商,浏览了“品牌维修商”网页后,他拨打了排名靠前的“客服电话”。

“当时客服职员详细地讯问了我手机的型号、购买韶光、故障问题等,然后表示仅需200元就可以维修。
但客服也奉告,手机在屏幕拆机时会存在风险,因此要看到实物后才能终极确认。
”倪师长西席见告新华逐日电讯,“当时我以为他们说的也有道理,也就没有多想,预约了韶光,前往客服指定的位于中山公园附近某写字楼内的实体门店。
”由于对方还通过手机给倪师长西席发了“预约码”,让他以为该当是“正规店”。

倪师长西席说,门店店面不大,也没什么顾客,店铺分为外间的接待柜台和里间的维修操作间。
门店一位工程师在收取预约码、听取故障描述后,将手机拿进操作间进行“拆机检修”。
数分钟后,工程师奉告倪师长西席,开屏检修后创造,手机不仅外屏碎裂,内屏也已经破坏,无法正常利用,只能改换屏幕。

眼见原来还能利用的手机,彻底变成了黑屏,加之各种信息都还没来得及备份也没有准备备用手机,倪师长西席只能无奈赞许改换所谓的“原装屏”,价格为3200元。
约十分钟后,工程师从操作维修间出来,表示手机已“修睦”,倪师长西席测试创造也能正常开机利用。

不到2个月韶光,倪师长西席手机再度涌现故障。
倪师长西席有感于上次维修费“贵到离谱”,没有再上网找客服了,而是直接前往该品牌手机的官方维修点。
在维修过程中,事情职员见告倪师长西席手机的内屏并没有修理或者改换的痕迹,也没有明显故障。
“我听了当时脑袋就‘嗡’地一下,意识到之前肯定是被骗了,于是立时向长宁公循分局新泾派出所报案。
”倪师长西席说。

低价引流以次充好,诱骗团伙“线上线下”互助紧密

上海长宁警方接到报案后,根据倪师长西席供应的线索,经由数据剖析和综合研判,锁定了一家位于福建、名为“量子穿梭传媒有限公司”的企业。
经由警方排查,创造这家“传媒公司”竟然在全国6个城市开有20家手机维修实体门店或加盟店,同时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设立了15家网店。

“经由我们的调查创造,虽然这些店铺在网络搜索中都声称是‘品牌官方维修点’,但却常常发生消费轇轕。
”新泾派出所司法办案队副队长高飞见告,“一方面是‘挂羊头卖狗肉’假冒官方维修点,另一方面还消费轇轕不断,各类迹象表明,这是一家‘线上李鬼、线下狠贵’涉嫌敲诈的店铺。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联系上另一名被害人高女士。
她在4月份通过网络找到该公司名下位于上海黄浦区的一家手机维修店铺,花费4000元“改换”了手机主板。
事后,由于用度远超之前网络客服的报价,高女士还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投诉。
而经由检讨,高女士手机的主板实际上并未改换。

经由深入调查,警方创造这是一个通过网络发布广告招揽客户,以低价诱骗客户上门或者寄件维修,进而骗取高额维修用度的新型诱骗团伙。
9月中旬,上海长宁警方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忙下,在广东、湖南、山东、安徽等地同步集中收网,成功抓获团伙紧张犯罪嫌疑人吴某等人。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了犯罪手腕和作案过程。
42岁的福建人吴某,其在福建开设了“量子穿梭传媒有限公司”,紧张分为“线上客服”和“线下维修”两个部分。

“线上客服”安排专人在各种搜索网站进行掩护操作,确保消费者在搜索干系手机维修关键词时,优先看到该团伙所开店铺和联系办法,并误导消费者以为其搜索到的是品牌官方维修点。
客户来电或在线联系后,客服会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一整套话术,针对手机故障情形给出低于市场价的报价,吸引客户前往实体店铺维修;如果所在城市没有实体店铺,则会推举网店勾引客户邮寄手机进行维修。

“最关键的是,客服在沟通中会提示拆机维修风险,即可能会造成内屏等其他部件破坏,为后续实体店履行诱骗行为进行铺垫。
”长宁公循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钱俊表示。

“线下维修”由该团伙在各地招募开设的实体手机维修店铺进行,一样平常配备1名店长和3名工程师。
“客户到店后,工程师首先会设法让客户认可‘风险协议’,然后以检测维修为借口,将手机拿到里面的维修间操作,使其分开客户视线。
之后采纳虚构、编造、浮夸手机故障并制造黑屏、无法开机等假象,终极迫使客户赞许支付高额维修用度。
”高飞先容说,“实际上,所谓的‘原厂配件’都是假冒或者二手配件,有的乃至根本没有改换。
而如果客户谢绝维修,工程师也会暗中将手机原装置件拆下更换,将原装置件倒卖获利。

一样平常情形下,手机经由维修都能正常利用,大部分客户虽然以为用度昂贵但也没有办法。
而针对少部分投诉、质疑的客户,团伙会安排客服专门协商,以减免、退回部分维修用度等办法应对化解。
“前端客服‘引流’,后端客服‘灭火’,这也造成了很多消费者把这一敲诈行为误认为是维修轇轕而已,一定程度上也给警方的侦破造成了难度。
”钱俊说。

小维修做成“大买卖” 维修做事还需多重视

钱俊在接管采访时认为,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履行诱骗有两个关键步骤,一是线上招揽客户,二是线下履行诱骗。

“从我们的调查中创造,线上客服除了低价招揽客户、提示维修风险外,还会在沟通过程中只管即便网络客户个人信息,剖析脾气性情,研判是否理解手机专业知识,这样既能选择高端手机,提升获利空间,又能帮助线下工程师履行诱骗提高成功率。
”钱俊说,“尤其在维修阶段,团伙成员还专门精心体例了一整套话术来培训员工。

另一方面,犯罪团伙将线下门店都开设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中央城区商务楼里,给消费者“高大上”的觉得,误以为是正规的品牌维修点。
此外,不法分子开设的店铺均没有明显的店招和广告牌,客户必须凭借预约码在指定时间上门。

钱俊先容说,“这样做的目的,便是避免接待自行上门、未经事先沟通节制信息的客户;同时也确保在某个韶光段内只接待一位客户。
消费者以为自己是享受了‘VIP做事’,殊不知这是犯罪团伙为了避免客户间相互沟通,造成‘穿帮’的风险。

上海太平洋数码城某官方授权的手机维修点事情职员孙浩说,消费者须要维修手机时,应该通过手机品牌的官方渠道理解维修办法和官方授权维修点,要只管即便前往授权实体店铺维修。

“最主要的一点是,维修过程中,只管即便避免手机分开视线。
”孙浩说,“如果实在要选择寄修模式,要提前备份保存个人数据,取出手机卡和存储卡,并将手机规复出厂设置,避免个人隐私信息透露。

“现在很多手机、电脑等价格昂贵,换配件、维修的用度相称高,这让不法分子看到了造孽牟利的空间,警方也将不断加大对维修类做事诱骗行为的打击。
此外,警方还提示大家,无论选择何种维修办法,一是要选择正规渠道,二是在维修做事完成后,务必保留干系维修和交易凭据,便于事后追查。
”高飞说。

来源: 新华逐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