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在医师节来临前夕,谢蜀祥特意来看看母亲的铜像,怀念与母亲一起事情生活的光阴。
2024年8月14日,谢蜀祥在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内与母亲乐以成塑像合影。
“妈妈曾启示我医学的梦想,也曾带领我武断地前行,更在平凡的日子里点亮我的事情生活。”提起母亲的点点滴滴,谢蜀祥非常感慨。
面前的铜像身姿挺立,右手握着胸前的听诊器,武断地望向前方……在谢蜀祥的影象中,身为年夜夫的母亲脸上常常浮现这样执着的表情。“母亲是一个严谨坚毅的人,她常常跟我们说,年夜夫便是要一辈子学习,停不下来的,由于医学在不断进步。”
谢蜀祥的母亲乐以成教授是我国妇产科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在妇产医学界享有盛誉。
20世纪80年代的乐以成。
1932年,乐以成得到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并同时得到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四川首位医学女博士。她从医60年,长期从事妇产科医疗、传授教化、科研和管理事情,实践着终生奋斗的誓言:“为妇女同胞解除疾病痛楚,为每一位母亲和每一个孩子送去康健。”
1932年,乐以成(一排左二)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
20世纪70年代,乐以成(左)和助手一起修订书本。
20世纪70年代,乐以成(左三)带领青年年夜夫为病人诊断。
深受母亲影响,谢蜀祥从小也立志成为一名妇产科年夜夫。
1957年,她从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就一贯留校从事妇产科医疗、传授教化、科研事情60年。在此期间,她还多次到西藏和四川屯子开展巡回医疗做事。
1952年谢蜀祥大学入学时的照片。
1975年,谢蜀祥(左一)在西藏昌都为患者做手术。
在妇产科学领域,母亲乐以成在外伤性受孕子宫分裂的治疗研究和内分泌与生养关系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华西终生造诣奖得到者”,女儿谢蜀祥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也颇有建树……母女俩共守“医”心,接力奉献,托起生命的传承。
乐以成著作。
“我们不仅是母女,还是共事30年的同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谢蜀祥说。
这是一份超过两代人的接力。母女俩学医从医,变的是与时俱进的诊疗能力,不变的是她们的坚守。
20世纪50年代,乐以成(中排左四)与科室同事合影。一排左二为谢蜀祥。
20世纪80年代,乐以成(右一)在接诊患者。
20世纪70年代,谢蜀祥(左)在接诊患者。
虽然已89岁高龄,但谢蜀祥思路清晰、腿脚机动,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每周还定期坐诊带教,培训年轻年夜夫。
2024年7月31日,谢蜀祥在家中查阅资料。
2024年7月31日,谢蜀祥在家中看书学习。
2024年7月31日,谢蜀祥在家中留影。
2024年8月2日,谢蜀祥(左)在四川省生殖康健研究中央附属专科医院与同事谈论患者治疗方案。
“谢老师非常耐心,对病人很激情亲切,常常亲自手写病例,随着她看门诊,我们学到很多。”作为学生,四川省生殖康健研究中央附属生殖专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何庆对老师充满崇敬之心。
“当年夜夫便是要负责,要对病人好,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提起当年夜夫的初心,谢蜀祥非常武断。
2024年8月2日,谢蜀祥在四川省生殖康健研究中央附属专科医院接诊患者。
2024年8月2日,谢蜀祥在四川省生殖康健研究中央附属专科医院安慰患者。
她还小心翼翼地保留着母亲乐以成50年前写给她的一封家书,在信中,母亲仔细叮嘱了做手术的把稳事变之余,还不忘勉励她,“千万要经得起磨练,不要灰心丧气,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
是志同志合的家人,也是言传身教的老师,代代相传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作为年夜夫行医救人、无私奉献的职业崇奉。
20世纪70年代,乐以成(右)辅导谢蜀祥做手术。
医者仁心,代代相传,秉承母亲的精神,谢蜀祥也期盼,将医学知识和崇奉通报下去,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刘坤 董小红
制作:方欣 张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