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00
摩托老玩家都知道德国迅达普是一家历史悠久,牛逼轰轰的摩托车企业,不仅成立韶光长,而且实力也不小,二战中德军大量采购迅达普KS750边三轮投入沙场,民国国民政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经用迅达普K800边三轮武装国军的摩托化部队并在后来投入抗日卫国战役,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第一辆国产摩托车也是仿制的迅达普K500,而迅达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倒闭之前末了的挣扎,将机器设备技能资料全部卖给中国企业,本日摩托砖家正要聊一聊这个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是迅达普K80.
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与当时的联邦德国(西德)迅达普摩托车公司1984年的互助曾经载入中国摩托车发展的史册,由于这是中国摩托车厂第一次从国外购买成套现成摩托车制造设备和全部技能资料,牌号。虽然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购买的是迅达普的二手设备和牌号,但开了行业的先河。现在来看,迅达普实在是在甩锅,由于不久迅达普公司即倒闭,在倒闭之前末了捞一把以减小亏损。因此迅达普K80的引进在一开始已经为往后的失落败埋下了伏笔。
左侧
右侧
一家老牌的欧洲摩托车制造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这本身就解释了很多问题,而引进的K80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后终极还是难以挽回末了的命运,迅达普品牌的闭幕末了是在中国。一个破产企业的迂腐车型引进海内,注定了未来比较黯淡,要想改变,除非有一个强有力并卓有眼力的领导人,否则于事无补。
让砖哥感到迷惑的是当年购买了迅达普的6个系列28个品种的摩托车技能软件和机器设备,当后来K系列的两款车走到走投无路的时候为什么不投产其他车型?砖哥至今不解。
在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的发展进程中,k80是第一代产品,当时的天津机器厂消化接管试制,于1988年投入大量生产,搭载K80-1E46FM发动机,单缸,二冲程,风冷,缸径46MM,行程47MM,气缸事情容积78ML,标定功率5.5KW,约7.5匹。8.5N.M.采取电子点火,其点火系统曾经有两种匹配。一种由意大利杜卡迪公司供应,这也算K80比较有名的一段历史轶事;另一种则是由天津航空机电公司供应。听说初期曾经有德制零件组装的K80。
K100
这台德国血统的K80有很多地方值得说一说。首先是由于它是一款欧洲从前的淘汰车型,排量小,格局比较老土。砖哥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只有一道活塞环,发动机声音比较怪异,很难用措辞描述,总之噪音大,震撼大,减震差,动力一样平常;和当年的欧洲车一样左侧设计了换挡杆和启动杆,国际档。龙头低矮,车身又短又矮,身材高大的驾驶者骑行比较局促。当年在砖哥所在的昆明配件难买,保有量少。听说在京津冀保有量大一些。
同时天津迅达于1987年开始研制K100发动机,K100-1E50FM,这台发动机是K80的扩缸机,对当时的天津讯达来说,扩缸是最随意马虎,本钱最低的优先选择。K80和K100的发动机只有6个零件不通用。通过相对大略的扩缸,马力提高了1.5匹,扭矩提高了1.5N.M,K100的发动机于1989年通过鉴定,K100当年即迅速推向市场。
通过现有的资料可以看到,当年的天津迅达一年的产销量在15000台旁边,后来的天津迅达与本田合伙后K系很快就停产,因此其总量不高,保有量肯定少,质量又谈不上出众维修配件跟不上,随着韶光流逝,逐渐淹没于韶光的长河里,甚至年轻的摩托车爱好者很多没有听过它的名字,更没有见过它,骑过它。
仪表
仪表
后来天津迅达摩托车公司于1992年与日本本田技研合伙,成立了天津本田,开始生产名噪一时的天虹TH90,TH100,从外不雅观上可以看到依然有迅达K系的影子.再后来,天津本田变成了新大洲本田,此是后话。关于这一点砖哥另一篇笔墨曾经说了一说天津本田TH90,有兴趣的摩友可以看一看参考一下。
韶光过得真快,当初修K80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成了两个小伙子的爹,而那些K80,K100已经踪影不见,只有影象仍存!
解释书
关注砖哥,有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