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良写《血溅津门》历时六年

《血溅津门》是作家张孟良创作的小说,和他后来续写的长篇小说《袁文会与刘广海》连在一起,再现了抗日战役期间天津人与日军和汉奸斗争的故事。
张孟良师长西席熟习天津生活,60年代创作长篇小说《三辈儿》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天津味十足,有点儿像老舍师长西席的名著《茶馆》充满地方特色。

海河掀巨浪怒火燃胸膛重温血溅津门你还记得哪些经典情节 休闲娱乐

张孟良的《血溅津门》前前后后写了六年,全书40万字,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
天津新华书店向全国征订初版第一次印刷,达17万3千册。
南市芦庄子袁文会府、玉清池过街楼、东北角中华书局大楼、鞍山道张园、老西开教堂、天津劝业场、惠中饭店、金钢桥、六国饭店、天津火车站等地标都涌如今这部小说中。
故事也是建立在现实的根本上,像武工队长郝明有原型人物,袁文会更是真人真事。

14集电视剧《血溅津门》轰动天津

小说出版后,评书演出艺术家田连元将其略作修正,在中心广播电台和中心电视台演说;天津美术出版社和河北美术出版社分别出版连环画发行数百万册,天津电视台拍摄了14集电视连续剧,播出后轰动天津,反响热烈。

天津电视台为拍《血溅津门》,解放北路的邮局停业,借给剧组利用,解放北路上的武警总部大楼成了袁文会的第宅,湖北路上的盐务局也借给剧组做日本宪兵司令部。
剧组到哪,老百姓就跟到哪,马路常常戒严,好在那时候也不怎么堵车。
这部电视剧有14集,在当时来说算是最长的电视剧。
剧中大胆采取了天津话对白,这也并不多见。

《血溅津门》人物成为经典影象

《血溅津门》里有很多人物都给不雅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郝明、于芬、冯老辛、多多良、袁文会、郭运起、阎家琦、王德春,当时天津人没有不知道的。

武工队队长郝明的原型叫冯景泉,是河北省大城县人,外号冯老三。
1937年参加革命,次年入党,1943年奉命来津郊组建敌后武工队。
听说在电视剧中扮演郝明的演员叫王坤,是著名作曲家、《歌唱祖国》曲作者王梓的儿子。

《血溅津门》导演是天津人艺已故演出艺术家路希师长西席,同时他还出演了袁文会这个头号反派,以至于良久以来人们都以为他是专演反派的演员,有人在街上瞥见他,都喊他三爷,乃至有人问他是不是姓袁,弄得路希哭笑不得。
后来他在《大决斗》中演任弼时,人们都不能适应这种转变。
实在路希师长西席年轻时在晋冀察根据地冀中七分区做卫生员,是革命干部出身的演员。
他在改编《血溅津门》剧本的时候,还融入了自己当年的抗战经历。

金书贵1960年在天津公民艺术剧院任演员,1979年调天津电视台任导演、演员。
他演完郭运起后,天津人没有不恨他的,走在马路上就被人指指示点,有一次他在二宫演出,演完后出来,竟然被几个小玩闹以除暴安良为名拦住,要揍他,幸好围不雅观百姓报警,警察来了给他解了围。
小玩闹拦他也有玩闹自己的规矩,揍了袁三爷的部下郭运起,那不就名扬天津卫了嘛?后来金书贵老师还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饰演了庞统。
(文:何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