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打破200万辆,同比增长1倍,冲破自主品牌出口长期在百万辆徘徊的瓶颈。

个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31万辆,同比增长3倍之多。
除出口销量大幅增长外,中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正加速驶入发达国家市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此时不出海更待何时 汽车知识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位国家依次是比利时、孟加拉国、英国、印度、泰国、德国、法国、斯洛文尼亚、澳大利亚和菲律宾,个中一半为欧洲国家。
去年中国汽车对欧洲的出口增长最快,增速达204%,对北美洲的出口增速超过100%。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汽车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离不开在技能创新上的厚积薄发:有过硬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中国品牌才敢进军欧洲这样的成熟汽车市场。

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纯电动车上发力较早,在产品研发、质量验证以及动力电池等家当链布局上都有较为明显的上风,品牌运营也较为成熟,这是走出去的根本。

韶光倒回三年前。
2019年,MG名爵旗下首批ZS EV(彼时命名为“EZS”)出口英国,开启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岸欧洲市场的大门。
此后,一批批中国新能源企业前赴后继,扬帆出海。

这个中,有具备百口当链上风的比亚迪,有“大部分车都卖到国外”的爱驰,也有自建发卖做事体系的小鹏和蔚来,以及刚出口不到四个月的岚图等等。

据不完备统计,截至2022年3月,至少有12家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或即将在欧洲市场推出新能源汽车。
这些勇立潮头者目前发展情形如何?碰着哪些困境?它们的出海履历或许值得后来者参考。

1、比亚迪:商用车奠定品牌出海根本

作为一祖传统车企,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开始深度布局外洋市场,多年来,比亚迪的外洋计策,紧张以对公业务的商用车为主。
目前,比亚迪已累计向环球互助商交付了超7万辆纯电动客车,新能源产品足迹遍布环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及地区,助力了400个城市的绿色交通和出行。

以欧洲市场为例,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在100多个城市运营,占到欧洲纯电动大巴市场约20%的份额。
这也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的“计策出海”奠定了市场根本。

2021年被称为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出海元年。

2021年5月19日,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之际,比亚迪发布品牌出海赴欧操持,第一站为挪威,并操持年内将1500辆唐EV发运至欧洲,首批100辆于8月份交付。
这标志着比亚迪在外洋乘用车市场迈出了主要一步。

同时,比亚迪与北欧领先的经销商RSA互助,为当地终端消费者供应市场、发卖、售后以及零部件供应等一体化做事。

2022年是比亚迪计策出海元年。

今年2月19日,比亚迪的e平台3.0首款A级SUV元Plus正式上市,这是比亚迪首款“计策出海”的环球化乘用车,在澳洲市场同步开启预售,命名为ATTO 3。

根据先容,元PLUS是比亚迪第一款海内、国外同步开拓及批量生产的车型,即将上岸亚太、欧洲、美洲、中东非地区发卖,针对澳洲市场,元PLUS还特殊配置了外洋版app生态系统。

除了元PLUS之外,比亚迪还将在澳洲推出第二款乘用车“海豹”,在接下来2年里,比亚迪将在澳洲推出6款新能源车型。

在拉美市场,比亚迪也再下一城。
根据最新,继进入哥伦比亚、乌拉圭、巴哈马、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哥斯达黎加,比亚迪汉EV正式上岸巴西,与当地著名汽车经销商开展互助。

估量到今年年底,比亚迪巴西分公司将携手各经销商将纯电动乘用车业务覆盖到巴西的 45 个紧张城市,并操持在 2023 年底之前拥有 100 家指定经销商。

此外,不同于纯挚的产品出口,近年来,在外洋投资建厂、履行本土化计策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共同路径。
因此,除了产品出海之外,比亚迪还通过投资建厂的策略,进一步深入当地市场。

目前,比亚迪已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匈牙利和印度等地设立了生产基地,生产产品涵盖纯电动巴士、纯电动卡车、动力电池包组装、太阳能组件、汽车模具等。

不过,受限于发卖规模,新能源车企外洋建厂还为时尚早。
事实上,在规模未成景象之前,即业内常说的10万辆这个盈亏平衡线,车企在外洋投建工厂,要冒很大的风险。
即便是像上汽这种体量较大的车企,在外洋培植的工厂也大多是组装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全流水线工厂。

爱驰:两年覆盖外洋十五国

海内市场上,成立于2017年的爱驰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起步相对较晚。
造车新势力群雄逐鹿,爱驰汽车选择以出口为导向,秉承“海内+外洋”市场的双线发展。

官方资料先容,爱驰行政总部和技能中央位于上海,在江西设有生产工厂,在江苏培植有电池包工厂,在德国拥有电动跑车研发中央、制造基地和欧洲市场发卖公司,在丹麦拥有甲醇制氢科研中央和制造基地。

从其外洋发展进程来看,其外洋业务可以总结为:以欧盟国家、以色列为紧张市场,两年韶光覆盖外洋十五国。

2020年5月23日,首批出口欧盟的500辆定制欧版U5启运发往法国,爱驰汽车拉开出口序幕。

之后,爱驰汽车把业务拓展到外洋十五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以色列、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克罗地亚、法罗群岛、冰岛和斯洛文尼亚),并成功将爱驰U5打造为以色列市场爆款产品,在上岸以色列市场不到一年韶光,成为当地电动车细分市场销量前三名。

出口两周年之际,新一批次80台爱驰U5整装待发即将开启以色列之旅。
据统计,今年,爱驰汽车在港口拥堵的情形下已累计发运欧洲和以色列十四个批次的订单,累计近千台。

其余,旗下第二款准量产车型爱驰U6 正在欧洲九国的巡展,估量今年晚些上岸欧洲市场。

在发卖模式上,爱驰汽车采纳“直营+分销”相结合的发卖模。
在欧洲总部德国,爱驰汽车与欧洲电子零售巨子Euronics建立了线上轻运营的直销模式,联手德国互助伙伴finn.auto新辟固定月费租车模式。

在其他国家,爱驰汽车采取分区域代理商的渠道形式,互助伙伴包括比利时Cardoen集团、丹麦安徒生汽车公司、以色列AutoChen、法国本土Car East France、意大利Koelliker Group、瑞士Alcomotive、西班牙葡萄牙Astara等。

售后做事方面,爱驰汽车与德国当地的汽车快修连锁店ATU建立互助,每十公里就有一个做事网点。
同时,爱驰汽车还在阿姆斯特丹郊野建立了一个12000平方米的零件仓库,为欧洲各地的互助商供应600多种零件。

据爱驰汽车表露数据,2021年爱驰汽车整年出口新能源汽车1676台,同比增长62.9%。
自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份,爱驰汽车累计出口2783台。
目前在钻营出海的中国品牌新势力车企中,爱驰汽车称得上在欧盟市场销量第一的新势力了。

“蔚小岚”:以挪威为出发点,走向环球

小鹏:两年出口三款车,直营+代理

小鹏在2020年启动出海计策,目前已在欧洲五国设立六个办公室。

2020年9月,100台超长续航智能SUV小鹏G3i从广州启运欧洲,2020年12月小鹏G3i向挪威28个城镇用户交付,成为小鹏开拓欧洲市场的第一个关键里程碑。

2021年2月初,小鹏汽车在荷兰都城阿姆斯特丹设立了欧洲总部,并在丹麦、德国、挪威和瑞典设立了办事处。

继G3i出海一年之际,2021年8月,首批小鹏P7也正式出口欧洲,小鹏P7已经得到欧盟整车型式认证(WVTA),标志着小鹏P7已经得到欧盟认可,可以进入欧盟各个国家上牌发卖。

今年2月份,小鹏汽车宣告开启中国品牌出海2.0模式,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荷兰EmilFrey NV集团以及瑞典Bilia集团达成计策互助协议。
2月11日,小鹏汽车在欧洲的首个直营体验店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开业,率先在欧洲市场导入“直营+授权”的新零售模式。

今年3月11日,小鹏P5正式上岸欧洲,将在丹麦、荷兰、挪威和瑞典四国同步开启预订,与此同时,荷兰首家小鹏汽车品牌直营体验店开业。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鹏汽车算是布局外洋最早的品牌之一,先后在欧洲的瑞典、荷兰、丹麦开设了直营店。
目前在外洋市场已经投放了G3、P7、P5三款车型。

小鹏今年交付的G9,也是一款专门为出海打造的高端SUV车型,从开拓之初就按照中国和欧盟整车双认证标准开拓。

未来,小鹏汽车将逐步在挪威构建包含发卖、交付、售后、充电、做事以及生活办法在内的完全运营体系。

除此以外,何小鹏还透露了小鹏汽车在国际化市场的系统布局。
即从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2-3款同时支持国际市场的新车。

蔚来:把基建和用户运营体系搬到国外

2021年5月6日,蔚来召开拓布会正式宣告“挪威计策”,将自建由车、做事、数字化和生活办法构成的完全运营体系。
这是蔚来出海第一步,即进军欧洲市场。

2021年9月30日,蔚来ES8在挪威上市,其外洋首个NIO House也随之开业。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蔚来今年已在挪威市场注册404辆ES8,尚有604辆ES8等待到货交付。
而蔚来ET7估量将于今年年第四季度抵达挪威。

ET7也将同步进入德国市场。
据蔚来德国公司近期表露,上岸德国市场的首款车型将是蔚来ET7,而ET5则估量于2023年春季在欧洲上市。

根据方案,除德国外,今年蔚来还将进入荷兰、瑞典、丹麦等多个欧洲国家市场;至2025年,蔚来则操持在25个国家和地区供应产品和做事。

2022年1月,蔚来汽车在挪威正式启动了首个电池换电站,操持到2022年在挪威培植20个这样的举动步伐。
此外, NIO App欧洲版于今年第三季度上线。

近日,蔚来对其欧洲业务发展组织架构进行了调度。
欧洲业务发展卖力人陈晨及欧洲各国家公司总经理开始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申报请示。

岚图:国家队出海最快品牌

今年2月17日,岚图汽车宣告进军欧洲市场,首站将上岸挪威,成为新能源“国家队”首个出海品牌。

位于挪威奥斯陆市的首家岚图空间将于6月正式开业,估量首批车辆将于年内交付挪威用户。

同时,岚图将根据挪威和其它欧洲国家的消费需求、法规哀求、市场环境,开拓与测试相应产品。

比拟来看,岚图于2021年8月才在海内交付首款车型岚图FREE,目前在海内交付韶光不到一年,比较此前蔚来、小鹏等品牌在海内市场形成一定规模交付再出海,岚图汽车是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从本土走向天下最快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岚图为中国品牌在外洋市场创造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并与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和挪威当地领先经销商electric way达成了计策互助。
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首个经国家批准成立的外贸公司,出口贸易业务覆盖东欧、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总结

借助电动化、智能化先发上风,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发达国家要比传统燃油车顺畅许多,并成为新能源汽车时期中国汽车备受瞩目的亮点。
今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车出口达17.97万辆,同比增长278.7%。

在业内专家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更具有出海上风。
紧张表示在:第一,没有传统燃油车品牌包袱,溢价能力正在增强,不再是低价的代表;第二,中国新能源车起步早,具有规模生产履历;第三,拥有比较完备的供应链,个中电池是被反复提及的上风所在,节制核心技能为中国汽车“走出去”增长了底气,例如具备百口当供应链的比亚迪。

本轮走出去的车企,也从最初纯挚的产品出口,转向技能、管理、文化等百口当链出海和综合“软实力”的输出,并与当地社会产生更多的共鸣,为消费者带入更多创新式做事。
如蔚来汽车除了在挪威培植换电站之外,还将把在中国市场已验证成功的用户运营履历复制至挪威,打造以车为出发点的社区。

不过,也要看到的是,比较于特斯拉、丰田、大众等跨国车企,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基本是在海内设厂,然后把产品出口到外洋,仍属于比较低级的出海阶段。
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出海方面声势浩大,但间隔规模化出口还有一段路要走。

从出口总量来看,2021年我国出口的31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有16万辆来自特斯拉,新能源乘用车出海绝对数量还不足多。

2021年,欧洲市场共计交付新能源汽车230万辆,在欧洲发卖新能源汽车最多的中国品牌MG名爵整年仅售出数千辆。

作为最早开展出口业务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2021年的欧洲总销量为1676辆。
今年,爱驰汽车在港口拥堵的情形下已累计发运欧洲和以色列十四个批次的订单,累计近千台。
可以看得出,中国品牌在使出浑身解数钻营出海,出发点偏低,增长很快,是我国新能源车出海欧洲的特点。

同样关键的是,欧洲本土企业不容小觑,除了强大的德系车企,法意品牌同样在环球霸占主要地位。
欧洲本土车企纷纭制订了激进的新能源汽车方案,同时也在加速“补课”智能化。

不过,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的上风在于,海内的电动车家当链已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上,新势力无疑是出海的打破口。

有剖析师认为,在电动化智能化背景下,造车新势力与很多老牌车企险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欧美当地的新能源车型还不多,海内车企想要抢占先发上风必须要率先建立品牌上风,销量可能还是次要关注的。
造车新势力“出海”,更方向于一种远期计策布局。

毕竟造车新势力在海内本身也属于销量爬坡阶段,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效益,以是在外洋市场难以得到更多支持。
而这统统,须要韶光的累积。

鉴于目前欧洲地区有大量的补贴,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很大,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因此,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应借助出口的契机强化中国汽车品牌的品牌力。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指出:“对中国汽车而言,外洋市场的空间广阔。
中国汽车出口量增势明显,特殊是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十分强劲。
因此我们要捉住电动化浪潮下加速出海的机遇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