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蒲吕街道步辇儿街开街,一条百年迈街华美转身,成为全区首条州里商业步辇儿街。它是人口聚拢的结果,更是蒲吕城市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蒲吕扼守铜梁“东大门”,据主城仅41公里。几年前,它还是个郊区镇,如今则是铜梁培植“城市发展新区”的“主沙场”,GDP增速频年全区领先,形成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当代化的良性互动。
“做大家当蛋糕,自发吸纳人口;立足城区外延,打造铜梁城市副中央,便是我们蒲吕‘涅槃’的路径”。近日,蒲吕街道干系卖力人在接管采访时如是说。
傍身工业园区
三大家当集群夯实根本
几年前,蒲吕还依赖石料、水泥等的传统家当,人口聚拢条件不敷,城市化进程缓慢。随着我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计策的履行,铜梁跻身“城市发展新区”,作为铜梁向东发展的主要拓展地,2014年12月,蒲吕正式撤镇设街,纳入城区范围,迎来了自己的新机遇——承担了铜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主沙场、推动家当发展优化升级的重任。
铜梁工业园区集中了当地80%以上的工业产值,该区工业和城市发展精华大都在此。蒲吕傍身个中,先天条件得天独厚。如何利用这一上风?“依托和融入工业园区,升级传统家当,吸引新兴家当。”蒲吕街道党工委布告汪德富回答说。蒲吕应时调度了发展思路,逐步确立起机器加工、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家当集群,在升级原有家当的同时,吸引、承接新兴家当,很快取得了成效。
普利特新材料公司的入驻便是一个缩影。这家以生产车用复合股料而有名的上市公司,是长安福特和一汽大众的紧张配件供货商,将个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生产基地确定在蒲吕,看重的便是其区位和家当集聚上风。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当地新材料家当由弱变强,逐渐形成了以铝锂、复合股料、新型墙体材料等为重点的家当集群,估量今年产值可达到100亿元。
同时,以我市笔电家当为先导,蒲吕的笔电配套和数码产品、小型智能家电等电子信息家当也快速起步;汽摩整车及零部件,矿山、工程机器和加工设备等机器制造家当正发达发展。当地传统的建材家当也在加快转型升级,高耗能、工艺粗放的采掘企业相继被以西南水泥、重庆能投为代表的环保技能达标企业代替。
数据显示,蒲吕现有工业企业18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3家。2015年,该街道工业总产值完成5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近20亿元。新兴家当和传统家当齐头并进,为蒲吕城乡培植供应了有力的支撑。
当代农业“做事城区”
人口聚拢、转移更有力
家当发展有预期,人口即会随之聚拢。三大工业集群日渐撑起了蒲吕城区的“骨架”,在其2平方公里场镇和7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内,近年来已汇聚3万多人口。他们多为跟随工厂入驻的家当工人和进城做生意、务工确当地农人。
30岁的陈艳是蒲吕大坪社区11组居民,过去一贯在外务工,几年前生小孩回了老家。3年前,一家从主城迁来的机电企业招工,她报名后即被任命,每月人为近3000元。现在,她家已在当地购置了一套12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成为隧道的城里人。
屯子人口进城,并不虞味着农业萎缩,相反,蒲吕以做事城区为目标的当代农业正渐成景象。毗邻新城的沙心村落便是个中一例。2012年以来,该村落依赖面条加工、生猪养殖、生态水产和玫瑰花家当,形成了集特色种养、村落庄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不雅观光体系,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成为当地市民休闲不雅观光的新选择,带动周边200村落民实现稳定就业。
不仅是铜梁,在主城也有着蒲吕当代农业的印记。在新牌坊附近某大型超市生鲜区,每天100多斤的芽菜,过午就卖完。而这些芽菜正是来自蒲吕,凌晨3点多,它们还“住”在蒲吕绿油坡蔬菜公司的孵化车间里。据先容,该公司日均出产芽菜90余吨,通过冷链运输发卖至我市38个区县,市场份额超过了全市的五成。
从生产、包装到运输,在蒲吕芽菜的家当链条上,办理就业近1000人,大部分为周边村落民。这也正是蒲吕当代农业魅力所在——人口就地参与生产,产品做事城区,既助推了人口聚拢,又保障了新市民的生活。
根本举动步伐配套 文化凝聚灵魂
“形神兼备”新城初“长成”
根本举动步伐完备、文化传承有序的城市是产城领悟发展的主要载体。蒲吕正是秉持着这一理念,走上了兼修“城市之形”与“文化之魂”的道路。
“通了公交,我们这里和城市没多少差别。”蒲吕工人新村落居民陈朝会说,自打小区通上公交后,坐车到铜梁只要30分钟,且只要2元。她所在的小区是工业园区配套之一,2013年起陆续有居民入住,这里不但有超市、社区活动室,还有不少健身设备。
汪德富见告,为做事逐年增加的城镇人口,当地的交通、教诲和医疗一贯在稳步推进。去年开通的铜梁至蒲吕城市公交已顺利运行近一年。今年,位于蒲吕新区的铜梁第三公民医院即将动工。其余,设计容纳4000人的铜梁中学蒲吕分校也将开建。
在根本举动步伐方面,蒲吕新区污水处理厂、铜梁汽车东站、小安溪河风光带等工程相继履行;今年,还将陆续开建包括滨河广场、休闲公园等20余个城市根本举动步伐项目。按照方案,至2025年,蒲吕将建成配套完善、可容纳8—10万人口的城市新区。
城市之灵动还须要内涵。如何授予一座新城丰富的灵魂?蒲吕寄希望于生态文化和人文传承。背靠海拔800多米的毓青山,濒临小安溪河,授予了蒲吕人“望山见水寄乡愁”的天然禀赋。在当地民间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沙心村落的玫瑰园也以此为机遇,将赏花旅游与传统结合,发展玫瑰花文化旅游,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蒲吕人对文化传承和影象的重视,可从一座老桥的“保养”窥得一隅。蒲吕场镇中央有座九孔石桥,自清朝中期建成后一贯人车不息,致使其“伤痕累累”。为保护它,今年当地投入300多万元履行封闭改造,之后将作为景不雅观而不再通畅车辆。在城市化进程中,蒲吕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如人和寨、蒲家大院等也都得到了妥善掩护。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独特的气质。蒲吕在家当化、城市化中既建外在之形,又拓文化之神,可以预见:一座灵动新城将在历史大潮的涤荡中日益“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