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长西席在2017年2月份购买的汽车,最近创造变速箱涌现异响,开去4S店检讨维修,却被奉告这次维修得自掏腰包。“车子购买不到3年,且行驶里程也没到6万公里,按理说还在“三包”期内,为什么要我自掏腰包呢?”对付他的质问,4S店干系卖力人表示,因他没有在4S店做保养,按照公司规定,不在店里保养的车辆就算脱“包”,不再享有“三包”。
对付这种说法,张师长西席很是无奈,他见告笔者,之前的3次保养,他全部是在4S店里做的,但之后朋友见告他,4S店保养比表面的维修店要贵不少,他这才换了地方。可汽车保养怎么能和“三包”挂中计呢?
然而海州区消保委在调度时,4S店又表示,张师长西席车辆涌现的问题,并不在“三包”范围内,以是谢绝调度。
类似投诉时时发生。就如赵师长西席去年购买的新车至今还没有1年,可厂家随车附送的脚垫已经破坏。“买车时他们称送的脚垫质保三年,坏了直接拿来换新,可我前几天去找他们,却被谢绝了。”4S店谢绝的情由依旧是“没在4S店做保养”。不过经由调度,车商已经帮赵师长西席订货了,并表示到货后将为其免费改换。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维修店维修保养
“消费者有权选择去哪里维修保养车辆!
”海州区消保委秘书长沈兆宏见告,2017年1月1日起履行的新版《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毛病汽车召回、汽车质量“三包”任务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逼迫或者变相指定维修经营者。
此外,逼迫消费者必须在指定的特约维修店或4S店等保养,超出了汽车“三包”规定的任务免除范围,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柄。据笔者理解,不少车商在理直气壮地说出“不在4S店保养就不给‘三包’”的时候,都会拿出汽车“三包”第六章第三十条的规定作为“后盾”———在家用汽车产品保修期和“三包”有效期内,因消费者未按照利用解释书哀求精确利用、掩护、修理产品而造成破坏的,经营者可以不承担本规定里的“三包”任务。车商表示,“我们的车辆保养手册里规定了,必须要在我们指定的特约维修店或4S店,并按照手册内容保养,以是按照规定我们就不给你‘三包’!
”
然而实际上,精确利用、掩护、修理产品与消费者去哪里保养车辆没有因果关系。“家用汽车产品不在生产者授权的特约维修店、4S店等保养,涌现的质量问题只要与该保养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说在其他维修店保养未造成破坏的,经营者便不能免除‘三包’任务。”沈兆宏表示。
很多消费者为何不愿意去4S店保养维修
那么,为何有那么多消费者不愿意去4S店保养维修车辆呢?
“说到底还是一个字,贵!
”张师长西席见告,就如一次普通的保养来说,在4S店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而差不多的保养程序、差不多的零配件,在汽修厂保养却可以省下将近一半的用度。维修同样如此。张师长西席见告说:“一次我在夜间行车撞到障碍物,第二天才报警,由于是在国道出的车祸,找不到现场了,以是保险公司只赔70%。”本来想把车送去4S店维修的,没想到仅仅换个大灯以及前保险杠的喷漆,4S店的报价居然达到4万多,后来又是打折又找领导具名,才便宜到33000多元。考虑到自己要承担30%的维修用度,他决定将车送去自己熟习的一家汽车修理厂,末了花了18000多元就修睦了,而且用的也都是原厂的配件。“如果不是原厂的大灯,他们说最多一万出头就能搞定。”
不在4S店保养,如何做才不会脱“包”
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维修店保养维修,这样的政策确实大快民气,可既然是动了4S店的“蛋糕”,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找借口谢绝履行“三包”。那么,消费者如何做才不会脱“包”呢?
首先要仔细阅读厂家随车供应的保养手册,对哪个阶段该做什么保养该当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在保养时一定要留好证据,或者让维修店开一个证明,证明在这个阶段做了这些保养;其次,纵然不去4S店保养,也要选择正规的汽车维修店。据理解,一些小规模的汽车装潢店、修理店,大多没有专业的维修技能职员,为了招揽顾客,对外一味打“价格”牌,然而不仅是其供应的维修保养质量不过关,乃至还会用劣质的机油和零配件,这样一来,一旦车辆涌现质量问题便很难扯清了,末了让4S店抓到了痛处,“三包”也泡了汤。
末了须要提醒的是,虽然价格贵,但4S店所供应的做事、设备、配件以及安歇环境等也是普通维修店无法比较的。(李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