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巷砖塔

从“夹城”到“甲辰”,含义变革很大,但它们的读音附近。
谐音梗,这一在相声、段子等措辞艺术中广泛利用的艺术手腕,在现实社会中同样引人瞩目。
类似“甲辰巷”这样的讹变征象在苏州非常普遍,如嘉余坊旧称嘉鱼坊,马济良巷原名马脊梁巷,阊门外的南浩街、北浩弄本叫南濠街、北濠弄……

江南遍地谐音梗 休闲娱乐

很多路名沿用了错讹称谓,但也有一部分规复了原名。
在2023年被列为省级地名文化遗产的专诸巷因在清代聚拢了很多玉雕匠人而改称为与原名谐音的“穿珠巷”,现已规复成清代以前的古称;金狮巷内古代名人辈出,边知白、何焯、石韫玉、俞樾等人都曾居住在此巷,因此此巷一度被叫作与“金狮巷”谐音的经师巷、经史巷,今日同样改回更古老的“金狮巷”。

苏州路名的“谐音梗”乃至还和方言干系。
外地人可能根本搞不清养育巷为什么曾名羊肉巷,二郎巷是什么缘故原由又被称为宜兰巷,皇废基因何也叫作王废基。
但如果理解苏州话或者苏沪嘉片吴方言,就会创造旧称与新名在方言里实在属于谐音。

皇废基

苏州路名之外,长三角各地的自然山川、城乡聚落、道路桥梁等的名称设置中广泛存在“谐音梗”征象。
上海松江的五厍由“吾舍”讹变而来,杭州金鸡岭旧称“京基岭”,嘉兴徐步桥应是“徐婆桥”,常州青果巷本是“千果巷”,盐城蚌蜒河实为“驳盐河”,苏州太仓的卖秧桥曾又叫“卖羊桥”,南京的老虎头实际上是“娄湖头”。
诸多古城都有一条皮市街,如扬州、苏州的皮市街很有名,南京却未见皮市街之名,原来它被讹变成为“评事街”。

乃至连主要的行政区划名称也难免因讹变而来。
上海旧设有卢湾区,听说“卢湾”本是“罗湾”,因罗氏居住于此而有此称。
常州溧阳因地处溧水之阳而得名,而溧水实为“濑水”之音讹。
如此,常州溧阳连同南京溧水均为谐音地名。
其余,常州武进区的行政中央为湖塘镇,“湖塘”为“浮荡”的音讹。

群众口中以讹传讹的地名可能会变雅为俗,比如杭州风沟弄在口口相传中成为“疯狗弄”。
这时人们可能会再度雅化地名,造成地名的再度变更:疯狗弄后来又因谐音改为“风沟弄”。

刻意雅化是与音讹相反的一种行为。
苏州枫桥原称“封桥”,因张继《枫桥夜泊》而改名;上海闵行区颛桥镇之名听上去比较典雅,镇因桥得名,但桥本称“砖桥”,人们觉得这一桥名比较俗气,重新取名“颛桥”;宁波宁海在近代有一地叫作野猪岙,当地人认为名称不幽美,改成了方言谐音“文雅岙”,果真很文雅。

枫桥景区

个别地名在改来改去的过程中乃至会同时保留一俗一雅两个称谓。
南通海门城区有一座土山叫作狮山,又称师山,此山名被广泛利用于地标称谓中,如狮山宾馆、师山广场。
地标名中有时用“狮”,有时用“师”;南京六合与滁州来安之间有座界山叫作止马岭,别号芝麻岭:其自然山体唤作芝麻岭,景区地名称为止马岭。
两名并存大概是地名“谐音梗”的最高境界。

栏目主编:孔令君 笔墨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