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驾车驶入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富联村落多彩的野外里,水稻、茄子、冬瓜等农产品硕果累累。放眼望去,一片压满枝头的稻谷映入眼帘。金黄遍野,稻浪滚滚,阵阵稻喷鼻香随风飘来。收割机在稻田内来回作业,沉甸甸的稻穗被“吞”进收割机嘴里,又从后方吐出金黄的稻谷。
谁会想到这样的良田,曾是旱地乃至是丢荒地、荒野,田间道路高低不平、杂草丛生。丢荒地变良田,这得益于右江区对绩效考评社会评议见地建议的高度重视。一年来,伴随整改事情的高质高效推进,撂荒地、旱地变身良田,村落民喜获增收、村落落大变样,喜悦“丰收曲”在右江大地奏响。2022年右江区立项履行垦造水田项目19个,1.1万亩,估量总投资4.1亿元,涉及龙景街道、四塘镇、龙川镇、永乐镇、汪甸瑶族乡、阳圩镇、大楞乡、泮水乡等8个州里(街道)、85个行政村落,受益人口约4万人。截至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有7个。近几年,右江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25万亩,连片活化的良田为当地村落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2年4月,右江区收到自治区反馈2021年度社会公众年夜众评议见地建议,涉及右江区四塘镇富联村落村落民提出“以前农田有水的可以栽种,现在都是长草,没有水”的问题。为了做好整改事情,垦造水田事情,该区高度重视,迅速对整改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成立事情组,深入开展调研,同时建立机制。先后出台《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安全生产事情方案》《撂荒耕地管理事情方案》《右江区垦造水田项目培植事情履行方案》,通过制订和出台干系的事情方案、管理方法,压实任务,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确保事情井井有条地顺利开展。
前不久,四塘镇的黄保国完成了自家的10亩水稻收割事情,亩产994斤,他高兴得合不拢嘴:“此前,这里都还是旱地,谁能想到如今这是丰收的良田,今年区里面帮我们平整地皮、修水渠、送技能,辅导我们种完秋粮连续栽种蔬菜,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
水田垦造完成后,让这片地皮不仅旋转了以往各户分散经营、农业集约化程度较低的局势,还为开展机器化耕种打下了根本。栽种业务由原来单一的家当向多元家当发展,当地群众不仅可以实现家门就业,还为增收致富“再添一把火”。(周胜伟、梁卓豪、黄素旋)